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科学、全面、深入地研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毛泽东研究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其特点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十年“文革”,毛泽东被神化,毛泽东思想被教条化、庸俗化。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这是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门话题。在这场讨论中,理论工作者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1年6月为拨乱反正和探索研究阶段。第一阶段探讨的问题主要有: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政治上的错误?否定毛泽东晚期错误会不会导致否定毛泽东思想?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如何反对在此问题上“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以坚持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等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学术  相似文献   

3.
《求索》1989年第4期发表署名陈浮的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史研究》。作者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0年来党史研究发展的轨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2月至1981年6月,为党史研究的拨乱反正阶段;从1981年  相似文献   

4.
拨乱反正是中国所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大主笔,以其非凡的胆略和才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中国共产党在这段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在理论建设上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第三,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命题。总之,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圆满解决了关系党...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中,全面总结了历史经验,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重申它仍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强调要善于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和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他还向我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科学,运用和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解博 《世纪桥》2010,(19):11-12
邓小平的一生中三起三落,由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次起落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邓小平在第二次、第三次被重新启用时,领导了我党的全面整顿和系统的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的工作,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在他指导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文旨在研究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思想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有关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大体经历了五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并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历史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0.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成熟和发展的,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创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开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其中特别凝聚了邓小平同志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0月 ,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十年内乱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斗争也进入了拨乱反正 ,重视法制与民主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廉政建设纲领的提出1976年10月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 ,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拨乱反正 ,将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的组织、制度和优良传统恢复起来 ,使之走上正轨 ;同时 ,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党的反腐倡廉的工作 ,使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即开始了。在政治体制改革面临深化之际,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轨迹进行回顾和反思,对于我们沿着改革之路继续探索前进,或许会有所启迪。一、拨乱反正,开始改革的必然环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中心工作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实现这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帷幕,从此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划时代的。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它的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978年12月25-27日莆田、仙游县委召开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9年2月6-12日莆田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着手拨乱反正工作。5月17-20日仙游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讨论研究全县的经济发展思路。6月仙游县盖尾公社莲井大队农民李金耀向所在大队承包1200多亩荒山,办起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1981年9月1日,李金耀事迹在《福建内参》刊出。1981年10月6日,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拨乱反正,系统总结了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当代社会主义的转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极…  相似文献   

17.
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一个政党理论上、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核心即实事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努力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学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一、拨乱反正,正确处理政治历史问题l.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贺龙、乌兰夫。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等同志平反;对一些蒙冤多年的党的早期领导人霍秋白、张闻天、李立三等,也先后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对“文化大革命”中在各…  相似文献   

18.
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将永载史册。35年前,在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开启改革大幕。  相似文献   

19.
蒋永清 《湘潮》2014,(3):4-8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以此为标志,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是逐步深化的,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经过拨乱反正,对民主政治建设由不重视到重视,把民主政治建设摆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地位.第二阶段,以党的十三大为标志,把民主政治建设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上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和根本任务.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