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从50年代起,积极利用外资一直被视为工业化政策的重要内容。外资对泰国经济的起步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曾起到并将继续起着“输血作用”,对泰国争取在本世纪末成为亚洲第三代“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工业化的现况 首先,簡单地介紹一下关于泰国工业化进展的情况。 泰国的工业化只是最近才开始有了显著的进展。在此以前长期以来,泰国的工业絕大多数是家庭工业,所使用的机械陈旧,产量低,产品的质量也恶劣。品种也是只以碾米及鋸木为主,此外則仅限于纤維、橡胶加工、木材制品、机械修理以及鑄造业等等几个部門。至于具有近代化設备的工厂,則只有造紙、砂糖、  相似文献   

3.
EBA普惠制是欧盟用来推动贸易伙伴国遵守核心人权和劳工权利的一个政策工具。柬埔寨成为检验欧盟EBA普惠制的人权条件适用的典型个案。欧盟EBA普惠制及其人权条件在柬埔寨的适用形成了"贸易—人权"非同步发展效应:贸易的正向发展效应与人权规范的反向发展效应共存。面对EBA人权条件的失效,欧盟启动针对柬埔寨的贸易特惠撤回程序,使得柬埔寨的人权发展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贸易—人权"的同步正向发展效应。对此,本文基于外部激励模式,从条件的确定性、奖励的规模、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采纳成本的规模等四个方面解释EBA人权条件在柬埔寨适用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在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前,必须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发展工业。在50年代,泰国工业不仅势单力薄,而且门类单一,当时主要只有两类工业,一是采矿业,二是农产品粗加工。1961年,在实施工业发展战略以后,泰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初期由于发展战略失衡,工业化的成效不大。到了80年代,泰国受到高油价、高利率、发达国家贸易  相似文献   

5.
战后泰国的外资投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泰国的外资投资发展汪慕恒-、发展趋势概览根据泰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经济恢复与经济过渡时期(1945-54年);第二个时期,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54-71年),这一时期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由政府起主...  相似文献   

6.
1989年2月13至14日,在泰国曼谷的法政大学召开了题为“如果泰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泰人将会得到什么?”的全泰经济研讨会。这次学术会议在泰国各商会和私人财团的支持下由法大经济系主办。泰国政府重视这次会议,派出许多官员旁听。前总理克立·巴莫亲  相似文献   

7.
外国垄断资本对泰锡矿业的控制泰国工业中较发达的部门是采矿,如南部的锡矿、煤矿,西北部的钨矿,北部的石油等,而最主要的是锡矿,锡砂是泰国四大传统出口物资之一。锡矿主要产地在泰国南部的马来半岛上,其它分布在普吉岛、那空是贪玛叻、北大年和叻丕四个府。早在十四、五世纪以前,泰国就发现了锡矿,并进行设备简陋的开采和冶炼。十九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泰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使泰国一跃成为东南亚农业机械化最发达的国家。以下从七个方面,对泰国的农业机械化加以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9.
1932年,泰国军队首领与文官领袖合作,结成“人民团”,成功地变革了泰国政体——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从此,泰国军人在推动和改变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方向,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军人,由于受西方文化意识和民主改革思潮的影响,有着追求时代进步思想的倾向,因而以新时代的政治发展家和社会改革家姿态,在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与社会进步、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后来一个时期,泰国军人在政治上的积极作用改变了。从1947年至1973年,泰国先后经  相似文献   

10.
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出现经济滑坡。但是,泰国却经历短暂低潮之后奇迹般地迅速复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成为近年来除新工业化国家地区之外又一个经济“亮点”,被誉为亚洲“新星”。人们对泰国坚持以农业为依托、以加工增值后出口为手段、达  相似文献   

11.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据泰国内政部人口统计,1987年泰国总人口约为5,100万人,但各类文官总数却达799,491人(不包括在国营企业内任职的271,075名正式和临时雇员),平均约64个泰国公民中就有一个文官。  相似文献   

12.
泰语是泰国的标准语,泰国皇家学术院作为泰国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方面最具权威性的官方研究机构,对泰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地位相当于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本文主要从泰语标准的规范、新词汇的认定、泰语的宣传和保护以及对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等方面简要分析泰国皇家学术院对泰语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泰国自1961年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来,经济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的金融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泰国从事金融业的人员达13万。本文主要介绍泰国的农业金融制度。 一、泰国农业的基本问题 泰国是一个农业国,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140万,其中65%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5.7亩。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泰国佛教曾经达到鼎盛时期。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之后,泰国佛教开始出现下坡趋势。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泰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泰国佛教正在起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佛界的衰落现象日益突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泰国教育     
泰国大致分为四个地区: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多山,出产几种世界最珍贵的木材。东北部地区面积最大,是半干旱地带,土壤贫瘠。中部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也是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泰国南部毗邻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和锡。 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七七—八一年)的发展目标中,有一项是给农村地区提供  相似文献   

16.
李小军 《东南亚研究》2007,(4):41-45,81
二战后,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两个阶段.冷战期间,在泰美关系演变和泰国自身安全利益需要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敌视到合作、从合作到结盟两个阶段.冷战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调整和大变动的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较冷战时期虽有所下降,但泰国在一定程度上仍支持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发挥作用,对华奉行谨慎和务实的"调适性"政策,中泰从战略伙伴发展为经济伙伴.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泰国从依靠农产品出口开始其工业化道路,在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泰国从80年代开始的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泰国的经验说明,依靠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国投资可以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但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依靠外部市场的发展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而泰国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时所采取的市场发展与转移方面的措施说明,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建立较为稳固的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8.
泰国的纺织业开始于五十年代初,一九五。年陆军军粮厅从国外进口两万纱绽,披帕他那吉贴有限公司从国外输入三千六百纱绽。两年后,华人资本家带了八千纱绽到泰国,以上共三万一千六百纱绽,可以说这是泰国纺织工业的起点。 五十年代前期,泰国政府对纺织业不够重视,没有制订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当时泰国纺织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弱,在巴基斯坦的棉纱大量涌进泰国市场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在泰国的投资,以英国的历史为最悠久。远在十九世纪末,英国资本在泰国主要经济部门即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二十世纪初,英国资本开始在采锡业占支配地位。据统计,一九三八年外国在泰国投资共六亿二千四百万美元,其中英国资本占百分之八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资本逐步控制了泰国的采锡业、柚木业,占这两个  相似文献   

20.
泰国的合作社 泰国的合作社最初以信用合作社的形式在1916年成立于彭世洛府,创办时仅有16个社员,从泰国汇商银行贷得周转金额3,000铢,交付银行的年息为6%,再以12%的年息贷给社员。合作社的工作进行得颇为令人满意,也就是说,社员的债务减少了,产量增加了。从此,合作社事业逐渐发展;并且不仅限于信用合作社,其它合作社形式也有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