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佳 《法制与社会》2010,(19):93-94
驰名商标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使其成为假冒、仿冒的侵害对象,建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根据《Trips协议》和《巴黎公约》的规定,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大到未注册的商标上,将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确立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本文指出对于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认定标准、保护范围及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完善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条约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入手,分析了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性质和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几种侵权方式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影响,提出认定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应结合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实践,按照国际条约对确立驰名商标制度的实质原则,遵循“因需认定、个案认定和考虑相关因素”的规则进行,完善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瑞涛 《河北法学》2001,19(2):145-148
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 ,驰名商标认定的方式 ,驰名商标认定的前提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0,(16):110-111
驰名商标是指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虽然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但仍不够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协调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制,同时完善有关驰名商标认定标准的规定,以切实保护驰名商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不是荣誉称号。三鹿事件后,社会上关于建立驰名商标退出机制的呼声很高,但由于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制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立法本意以及个案认定、  相似文献   

6.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本文试从驰名商标的认定、世界公约和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以及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驰名商标等方面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驰名商标是指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一直是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作者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条约,分析了驰名商标的特点,认定原则的转变以及对驰名商标的新认识,明确驰名商标不是永远都驰名,驰名商标仅仅是一种法律保护手段,驰名商标的效力仅及于个案等。最后作者探讨了驰名商标的地域范围和保护范围,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驰名商标的认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作为其所标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载体,比较容易遭到侵害.《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保护和认定驰名商标都给予了规定.然而,中国内地、香港与澳门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方面存在差异;在香港、澳门签定CEPA之后,有必要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在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方面的交流协调,增进对驰名商标认定的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与保护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下面我就结合《解释》,谈谈对驰名商标认定标准和保护条件的理解:一、驰名商标认定标准(一)驰名地域。《解释》第1条  相似文献   

10.
刘亚军 《行政与法》2003,(11):107-108
本文通过分析未在我国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建议立法明确当事人未提出保护请求时,所谓的驰名商标由谁认定、其他自然人、法人或组织可否对所谓未在中国注册驰名商标的驰名度提出异议,协调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而引发的未注册驰名商标所有人与其他相对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1995年2月最终达成协议的一轮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驰名商标在注册上的优惠等问题,曾经是争论的重点。在更广的国际谈判范围内,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也曾是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争论的焦点;商标法条约缔结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家会议上也曾是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驰名商标侵权样态角度出发,审视和说明了我国驰名商标准确、系统而又富有弹性的认定标准,及以全方位管理和全面法律责任为内涵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有两种基本模式:主动认定和被动认定。被动认定方式.又称事后认定.是在商标所有人主张权利时.即存在实际的权利纠纷的情况下,应商标所有人的请求.有关部门对其商标是否驰名,能否给予扩大范围的保护进行认定。被动认定是司法机关认定弛名商标的基本模式:主动认定方式,又称事前从定,是在并不存在实际权利纠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驰名商标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成思 《知识产权》1995,5(3):5-8,13
在1995年2月最终达成协议的一轮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驰名商标在注册上的优惠等问题,曾经是争论的重点。在更广的国际谈判范围里,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也曾是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谈判时的  相似文献   

15.
范芙蓉 《法制与社会》2012,(15):242-243
实践中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驰名商标,我国也有相关的规定.本文从驰名商标的定义、认定来进行相关研究,探寻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缺失,试建立更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即将入世这一特定背景 ,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保护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比较 ,发现我国在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应建立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 ,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制度。论证了修改现行《商标法》的必要性 ,并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条款应规定的内容作了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使我国的驰名商标的评定和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协议,为中国早日加入WTO扫除了最大的障碍,所以研究驰名商标保护法律制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一、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巴黎公约》没有对驰名商标作出定义。TRIPS协议的第16条第2款也仅对驰名商标的认定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即:确认某商标是否系驰名商标应顾及有关公众对其知晓程度,包括在该成员地域内因宣传该商标而使公众知晓的程度。从这两个国际条约可以看出,对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上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已突破商标专用权的地域原则和注 册原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保护尚未在本国注册的外国商标,并扩大到非类似商品 及服务上,还在驰名商标对抗的要素上,除商标外,进一步涉及到厂商名称等商业标 记及域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在商标注册、地 域范围、认定方式等问题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的目标、 途径都应加强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1年确立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由于体制的不完备及种种客观原因,产生了系列问题。即使如此,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也具有其合理性及必要性,不应废除,但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制,使其充分发挥该制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功能及对市场经济的促进功效。新出台的《驰名商标保护司法解释》,针对目前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混乱状态,做了相应规定,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眼于审判实践中常见的涉及驰名商标认定以及保护纠纷,探讨在具体案件中如何把握有无认定驰名商标的必要、认定驰名商标的标准等问题,我们认为,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重点审查认定驰名的必要性,要强调“有跨类保护的需要”是司法认定驰名商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