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个人介绍:Tony Ball HID Global身份识别与门禁管理全球高级副总裁作为HID Global身份识别与门禁管理全球高级副总裁,Tony Ball自从2007年加入HID Global以来一直担任包括HID欧洲地区董事总经理在内的重要战略管理职务,为公司销售业绩的增长做出了贡献。Tony Ball具有丰富的门禁产品及信息安全登录产品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智能卡、安全卡片发行以及移动、无现金支付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2.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4,(24):180-181
HID Global为全球数百万客户提供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是深受信赖的业界领袖.凭借广泛认可的稳定质量、创新设计和行业领导地位,HID Global成为了服务于各类市场之OEM、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开发人员的首选供货商,涉足门禁和计算机桌面登录,包括认证及证卡管理,卡片打印及个人化服务、访客管理系统、安全政府ID、动物ID识别技术以及工业及物流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Z2):144-144
<正>作为深受信赖的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领袖,HID Global盛装出席了12月3日-6日在北京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展出了整体的行业门禁解决方案,包括移动门禁解决方案、HID一卡通解决方案、个性化证卡解决方案、访客管理解决方案、HID Connect合作伙伴解决方案、身份验证及证卡管理方案等,为用戶提供了完善的身份验证技术。特别是新一代EDGE EVOTM和VertXEVOTM控制器平台,受到了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贺小花 《刑警与科技》2014,(21):134-139
近年门禁系统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契机颇多。门禁市场需求涌现了向行业需求个性化、基于一卡一沓网的一卡通综合管理平台,大系统应用的智慧城市,智慧物联网,云门禁系统应用需求发展。除此之外,门禁系统市场还出现一个趋势,即早期的商业和政府建筑等高端市场由外资企业所垄断,但近来内资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一些—线内资品牌在高端市场展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据本刊"2011年门禁市场调查",2011年全球门禁市场创造了超过15亿美元的可观数据,国内市场也稳步以近30%的速率增长,2011年达到35亿元左右。2012年门禁产品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47亿元,其中国密CPU算法门禁一卡通系统产品市场规模为5亿元,普通CPU卡及相关配套设备市场规模为19亿元,两者占门禁产品市场约50%的份额。  相似文献   

6.
老生常谈,今日我们又一次讲起了门禁的话题。 如今的门禁厂商及产品数量之多足以令你难以置信。进口门禁与本土门禁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门禁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门禁市场将增长25%-28%。用户的需要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门禁技术明天将向何处发展?门禁市场又将呈何局面前进呢?门禁系统产品是继续沿袭单一发展,还是整合发展呢? 门禁系统产品看似简单的生产原理和其用途的广泛使用性,及其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再加上目前中国门禁市场产品品牌众多、质量不一,用户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门禁系统产品呢?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产化的市场进程,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端特种行业更倾向选用国内的产品。在门禁这个细分行业,面向司法、军工、核电、金融等特定领域的时候,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笔者从立体角度来分析一下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卡片的安全性以PHILIPS公司的Mifare1卡为例,其逻辑加密过程于2009年遭到了破解后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市场中到处充斥着门禁卡复制神器,3秒钟就能复制一张门禁卡。目前国内高端尤其是特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门禁市场稳中求进,在各细分行业或重要场合和部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尤其是这几年,门禁市场出现了不少改变与创新,虽然这种改变不像视频监控领域来得猛烈,但其积少以质变;IT产业与安防产业的融合给未来门禁产业引入了新的革命。本文将对目前门禁发展的机遇及新变化做简单的阐述。过去一年来门禁市场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安防行业的发展壮大也不断的推动着安防器材市场的发展,包括电子锁、电磁门吸、门禁控制器在内的众多安防出入口器材也已发展出众多类型。而伴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锁具生产基地,我国的锁具行业也不断的向高端化市场迈进。在这其中深圳市意林电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林电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第十六届CPSE安博会上,记者采访了意林电锁国内业务经理余健。据了解,作为国家高端电锁产品领导品牌的意林  相似文献   

10.
门禁行业正在快速变革,并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应用。其中基于手势的门禁控制技术尤其令人振奋,业界已经看到了手势指令技术对游戏行业的影响。这将为门禁市场带来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1日,全球领先的可信身份验证解决方案供应商HID Global宣布已收购面向政府安全身份应用的门禁及数字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Arjo Systems SAS公司。此次收购进一步加强了HID Global的业务实力,能够为政府项目提供更丰富的电子身份识别(eID)和电子护照解决方案。HID Glob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fan Widing表示:"收购Arjo Systems不仅显著提升了我们政府与民用身  相似文献   

12.
正门禁一卡通市场概述门禁一卡通市场经历了数十载的演变与发展,已经从单纯的物理防护及出入口管理演变成一体化管理。在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企业不遗余力地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打造品牌影响力,把门禁一卡通市场推向物联网化时代。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安防产品产值突破1800亿,其中门禁/出入通道/智能锁占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12%--14%,今年有望突破百亿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6日,全球安全身份识别解决方案领袖HID Global?宣布推出HID的移动门禁技术(Mobile Access?)解决方案,旨在以更安全、便捷的方式开启房门和大门,同时引入简单的安全身份管理流程。该解决方案包括企业机构在当今日益流行的自带设备(BYOD)移动环境中,实现即刻使用支持蓝牙和NFC的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替代钥匙和智能卡所需的一切。此外,该解决方案利用公司的旋转开启(Twist and Go)专利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5,(2):76-77
记者:智能门禁及生物识别产品是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门类,但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您能否向我们谈谈智能门禁及生物识别产品的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防产业市场蓬勃发展,已经引起全球市场人士的关注,其中门禁市场从1996年起每年以15-20%高增长率攀升,属于市场接受度、买家意愿、获利都处于成长期的产品类型,在安防行业内,其销售额仅次于监控类,位居第二。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门禁市场的需求量将呈持续增长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日,智能安防服务商安威士(Anviz)与安全身份识别解决方案商HID Global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就全球安全识别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上达成一致,携手共赢开拓市场,为用户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体验。安威士和HID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安威士的虹膜识别系统Ultra Match采用了HID模块后,丰富了生物识别高端市场,满足更高级别的安全需求。而在安威士近期发布的全功能性指纹卡识别终端C2 Pr o中,也集成了HID的i CLASSSE技术。值得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17.
在第十三届安博会上,HID Global的展位简约大气,其展示的新一代iCLASS SIO technology-enabled (SE)解决方案吸引了诸多参观者的目光.通过各类产品不同的组合方式,HID的方案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教育、能源、金融、医疗及民航机场等诸多行业.2011年10月31日,HID Global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丘雅舫、HID Global中国区营销总监赵建邦以及HID Global华北区销售经理李桢共同在深圳丽思卡尔顿酒店与媒体交流,介绍了HID新一代安全身份识别技术——基于iCLASS SIO technology-enabled(iCLASS SE)平台的新一代门禁控制读卡器以及非接触式智能卡.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门禁技术的发展潜力无限。随着人们对于安保的要求日渐提高,比如门禁权限控制和实时监控,市场需要超越机械产品限制的全新解决方案。目前,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应用于医院门禁、电脑、IT登录系统及配药系统,能帮助医院更好的控制人员安全出入、建立患者信息档案、保护患者隐私、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并预防用药医疗事故等。  相似文献   

19.
《刑警与科技》2008,(22):40-40
【本刊讯】日前,宏霸数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RCG公司)宣布高级生物识别门禁控制设备12全球发布。i2由RCG公司独家研发而成,主要面向的是需要既可独立运行也可在联网工作环境中运行的门禁控制设备的系统集成商和企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环境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量涌现门禁子行业,将大尺度地改变当前我国门禁控制的竞争格局,无论是新进竞争者还是传统厂商、集成商,都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当然,作为传统门禁厂家,站在科技的十字路口上,要坚定工匠精神,强化产品稳定可靠性的同时,充分迎合时代的变化,响应用户需求,关切用户体验,方能最终赢得市场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