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志成 《刑警与科技》2013,(20):228-230
<正>市场概况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2012年作为监控领域高清产品的爆发年,"高清"和"IP"已经成为安防监控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两大热点,随着IP高清产品的快速爆棚,所有厂家都在加大投入,高清所带来的超高画质,超宽场景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IP高清摄像机已经成为监控领域增长,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在监控网络化大潮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IP高清摄像机获得了重大突破,并进入到重大安保项目的实际应用中,视频监控已经进入IP高清时代,高清成为安防监控新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2.
李增喜 《刑警与科技》2013,(Z2):262-264
<正>市场概况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2012年作为监控领域高清产品的爆发年,"高清"和"IP"已经成为安防监控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两大热点,随着IP高清产品的快速爆棚,所有厂家都在加大的投入,高清所带来的超高画质、超宽场景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IP高清摄像机已经成为监控领域增长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在监控网络化大潮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IP高清摄像机获得了重大突破,并进入到重大安保项目的实际应用中,视频监控已经进入IP高清时代,高清成为安防监控新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3.
季健佼 《刑警与科技》2014,(18):128-129
总所周知,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视频监控发展的趋势。当前整个安防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行业项目如平安城市、交通、银行、公检法司系统等行业系统,还是在民用系统如社区、楼宇、家庭看护等,都逐步迈入了高清时代,并且向高分辨率持续升级。高清视频监控在向着高清化、网络化持续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日, 一位安防企业老总与笔者交流心得时,谈到当前安防企业普遍生存困难的话题.他告诉笔者,近半年以来,他的企业订单都不是很饱满,资金回笼较慢且急需资金周转,找金融机构融资却因为企业规模小而被拒之门外,订单少、融资难是他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交流时,笔者明显体会到,他所创办的这家安防企业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5.
在天津,有这样一个企业,它有口皆碑;在安防,有这样一个企业家,他用奋斗来实现理想,这就是戴林和他的天地伟业。十六年,从十几平米的简陋办公室到50000平米现代化产业基地;十六年,从一个人白手起家到目前员工近800人;十六年,从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安防小字辈到获得中国安防十大品牌和安防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防行业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三十多年来,从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到今天的民族品牌崛起、百家争鸣的“盛世安防”,虽然有众多的新秀前赴后继,致力于中国的安全防范行业,但是总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从始至终都在追随安防、深耕安防、奉献安防,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就是其重中之重之一。本文简单回顾一所安全防范技术创新应用及安防事业发展历程,献给一所乃至全国广大热爱公共安全事业并愿意为之奉献终身的安防人!  相似文献   

7.
<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这样概括大多数人们追求的价值观。中国安防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迅速崛起为世界安防产业中的一支生力军。随着国内安防行业发展态势日益取得突破,行业科技含量提高,企业从早期的模仿到后来的设计到如今的创新,中国的安防行业也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然而,我们安防企业在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安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时值盛夏酷暑,但国内外安防市场需求的疲软却让中国安防企业尤其是安防制造企业感到了丝丝寒意。许多安防从业者都感慨今年的安防市场环境恶劣,疾呼安防行业的冬天来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和规律性,必须经历萌芽期、生长期、繁盛期、衰退期和死亡期,一个行业到了衰退期或者死亡期,这个行业将要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要么被相关的新兴行业所替代(覆盖),这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摆脱和逆转的宿命,安防  相似文献   

9.
当很多企业还在为安防市场的冬天是否已经来临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你可曾感觉到安防行业已迎来了风风雨雨的30年历程。目前,而立之年的安防行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第一应用。到2008年8月止,中国安防企业数量已达1.8万多家,年生产上万品种安防产品达到近10亿个,包括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在内的年产值近2000亿元。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中国安防行业的成就有目共睹。从最简单的对讲门铃到现在数字化楼宇对讲系统,从模拟监控到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型联网监控报警系统应有尽有。但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钳制着中国安防企业成为真正的行业之王,也使中国很难实现从安防大国到安防强国的跨越。也许,中国安防企业更该思考30年发展走过的路,才能看清自己在世界安防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走出盲目扩张、热衷于价格战、炒作战的怪圈。当我们在回眸安防行业发展历史的时候,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记忆。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中理清安防行业的发展脉络。从1978年公安部126所成立技术预防室开始,中国安防产业开始萌芽,由于当时技术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它的发展较为缓慢,在16年之后的1994年因银行上监控报警项目才迎来它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0.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3A):39-55
从安防制造,到安防创造,再到安防品牌,在这块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总有一些安防品牌赢得用户的尊敬,总有一些故事激励着安防的创新,总有一种力量推动安防的进步,安防品牌,影响安防,影响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安防运营服务是国外安防市场最大的组成主体之一,也是中国安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安防产业链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深入调整。从硬件提供商到系统与运营,安防行业逐渐成熟,产业链价值也越来越高。一些安防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充沛的现金流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从后端到前端,再到解决方案及运营,正在发展成为强势的专业安防运营商。  相似文献   

12.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0,(Z1):118-123
他,当选"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安防30人",当选"中国楼宇对讲产业联盟"主席;他领导的企业,被评为"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担任GE-Secu-rity亚太区总裁的韦保罗曾经说过,真正让他晚上睡不着觉的是中国本土安防厂商,这些厂商比起一起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竞争对手,更让他伤脑筋。韦保罗的话,几乎成了预言。十年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安防产业的重心,中国安防企业成为世界安防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4.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5,(7B):92-93
骆劲松,38岁,我国第一代安防人,在安防行业打拼了十多年,其间他选择离开过,如今又回到这个行业。用他的话说,对安防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5.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19):101-101
<正>还记得2003年的那一天,我敲开了位于深圳罗湖区金丰城大厦17楼的那扇大门,走入中国安防第一媒体——《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的怀抱。作为一本中国安防行业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中国公共安全》始终立足公安科技,植根安防沃土,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发挥安防主流媒体优势,伴随中国安防产业和安防企业共同成长,见证和引领了安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十年,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城市轻轨到城际高铁,从即时通讯到可视电话,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立足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3A):59-59
“我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太平洋安防专业市场。这个市场因为安防行业的发展壮大活了起来。安防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催生了安防专业市场。”当肖理作为中国安防2004年度人物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总是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17.
安防行业发展到今天,卖产品早已过时,方案销售已经成为主流。从模拟到高清,安防系统经历了从独立、功能单一到子系统简单联动到通过软件互联的层层升级。当前,作为统辖管理安防子系统的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正在向集成、互通、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开始,很多安防企业在人工智能(AI)的技术背景下开始新的征程,特别是从2017年安博会前所未有的火爆程度看出,安防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期。AI、安防、智慧城市三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种正向循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2017年7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12月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利好不断传来。安防企业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利好,结合技术与实战,立足智慧城市发展大安防,于企业于国民都是幸事。  相似文献   

19.
<正>物联网,席卷而来,牵动各行各业的神经。之于安防行业,除了贴上了物联网安防的新产业标签外,迎接的还有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如何能在物联网安防时代,通过端到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将信息进行及时感知,实时传送,让人与物能够实时地智慧互动,这是我们所渴求的。华为,时代的风云企业,他们正在全面拥抱物联网,深入挖掘行业用户信息价值,带来安全和智慧的安防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未来几年,基于联网系统的银行安防智能化建设将在中国逐步展开,这将根本改变人们思维中业已形成的银行安防工程的概念。为了把握银行安防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记者特别采访了Verint Video Solutions公司销售副总裁Roni Klein先生,由他谈谈对银行安防智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