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建中 《唯实》2001,(2):43-49
普京的治国目标和国内政策取向2 0 0 0年 5月 7日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俄罗斯新世纪的首任总统 ,普京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带进 2 1世纪。对于这一问题 ,普京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言论已作出了回答。普京的战略目标是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富强的民族 ,即“强国”和“富民”。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精疲力竭”,“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1他说 ,俄罗斯已不…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普京连任总统后决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和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一年。这一年俄罗斯喜逢天时,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超常地上涨, 为普京实现自己的诺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政府经济计划的执行好于预测的目标。最近俄罗斯政府出台的《至2008年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提出了实现“翻一番”战略目标的增长模式和政策措施,预测了到2010年乃至2015年的经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普京曾经被媒体称为“危机总统”,在俄罗斯最危险的关头上台,上台以后又遇到车臣危机、库尔斯克号舰艇沉没,人质危机……,普京冷静、果敢、刚毅,每每化险为夷,成为俄罗斯支持率最高的领导人。2001年末,普京就曾经荣获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年度风云先生”称号,也受到俄罗斯人的拥戴。  相似文献   

4.
杨迅 《党建文汇》2014,(12):39-39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7日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全球百名思想家”。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普京在“全球百名思想家”名单中的“宣传家”类别。  相似文献   

5.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俄罗斯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经济秩序,强化中央权威。几年来,普京的拨乱反正和治理整顿的作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的支持,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外交更加灵活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然不喜欢俄罗斯的特立独行甚至“离经叛道”。他们既害怕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又不满俄罗斯“脱离西化的道路”。因此,近年来西方政要和媒体对俄罗斯的批判连篇累牍。他们批评俄罗斯政府“压制民主、控制传媒、损害人权、打压反对派、破坏司法独立、压制非政府组织、阻碍他国的民主化进程……”认定普京“在民主上退步,…  相似文献   

6.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28):8-8
关注 普京“迷人执政”秘诀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部分人担忧,如果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有可能实行独裁政策。但据最近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普京的支持率接近70%。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普京fA5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在此后的11年里,普京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领袖魅力、消除贫困、扫除黑手党、复兴俄罗斯,是普...  相似文献   

7.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 ,标志着俄罗斯社会进入“以稳定经济为头等任务”的新阶段 ,这是个历史性转机。普京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俄罗斯建成一个强国 ,使之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稳定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普京认为 ,虽然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如果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武装力量 ,也会处于受人支配的地位”。因此他强调 ,稳定经济“是国家的头等任务” ,必须使经济增长达到7—10 %。为此 ,普京组织三套班子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是以格列夫为首的“战略研究中心” ,它成立于去年底 ,其任务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张铁钢 《党课》2012,(8):4-12
随着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京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历时近半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虽说大选之途并不平坦,但曾经担任八年总统、四年总理的“硬汉”普京有惊无险地在俄罗斯人民的支持下击败其他四位竞争对手,成功地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为俄罗斯政坛书写了新的传奇。对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普京总统而言,能否带领“俄罗斯”号航船成功驶向大国复兴的彼岸,不仅为俄罗斯百姓所关注,也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9.
此前有舆论称乌克兰危机可能引发“新冷战”。普京5月24日在康士坦丁国家会议官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一说法予以反驳,同时。他还否认俄罗斯试图“重建苏联”。报道称,在当天的采访中,普京将乌克兰的暴力事件和政治动荡归咎于西方,警告称,欧美“将因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而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22):13-15
2012年是世界性的大选年,世界上不少重要国家都要“换届”。而如今,备受关注的俄罗斯大选“悬念”的结局似乎已被提前揭开了。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总统梅德韦杰夫玩了一出俄罗斯版的“二人转”:梅德韦杰夫宣布放弃参选连任,支持普京出选下届总统;普京则当场承诺,一旦自己当选,下届总理将是梅德韦杰夫。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20):62-63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签署法令,将2015年确定为俄罗斯的“文学年”。近年来,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俄罗斯人对阅读书籍的兴趣有所降低。201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只有9分钟。为此,普京提出设立“文学年”的设想,旨在唤起俄罗斯社会对文学和阅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稳操胜券而连任,既表明了俄罗斯民众对其执政方针的肯定,也使普京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继续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使改革方针逐步调整和更加明晰。经过了叶利钦执政时期的探索和迷茫,普京正试图开辟一条俄罗斯复兴之路。普京认为,“目前俄罗斯复兴和蓬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政治领域。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也应该拥有这样一个政权体系。”面对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民族分裂主义和地方分离主义甚嚣日上的局面,普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首先是加强国家垂直权力体系,调整…  相似文献   

13.
高飞 《廉政瞭望》2011,(20):50-51
“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这是彼得大帝的名言,普京也非常喜欢。 这一名言似将成为现实。2011年9月24日,在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梅德韦杰夫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次年3月的总统选举。如果不出意外,未来12年普京将再掌俄罗斯。普京也表示,如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14):4-11
5月初,强势复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不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集团(G8)峰会。事隔两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投桃报李”地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将无法出席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俄美两国元首“互放鸽子”,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他们彼此爽约的举动又将对未来俄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7,(4):48-48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26日晚,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在俄进行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7.
普京提出的建立“稳定弧线”构想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战略意图,其核心是突出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于国内的转轨和发展,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在这个战略构想中,独联体集体安全组织将构成“稳定弧线”的骨架,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俄罗斯保持地区力量均衡、推动多极化提供战略依托。普京建立“稳定弧线”的对外政策能否成功,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对俄政策和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关键是俄罗斯能否获得它想从西方得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取决于俄罗斯能否尽快摆脱危机,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俄罗斯政局的基本特点1.普京的总统垂直权力体系基本确立,同时又面临诸多变数。普京执政以来,通过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打击各种有碍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势力,确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权力体系。这种权力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现实选择。它以现有的宪政体制为基础,保证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强势地位。普京的权力体系在稳定中逐步加强完善,但也存在诸多变数。从外部因素看,普京的“强人政治”,尤其是一系列加强中央权力的行政改革遭到了西方的指责和批评。俄罗斯先后出现的“可控民主”、“主权民主”等概念,是对西方国…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粹     
朱锋在2002年《新思路》第1期撰文指出:普京政府在“9·11事件”之后所表现出的同西方扩大合作、建立新的国际安全结构的努力,既符合俄罗斯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的近期要求,也能从外交和战略姿态的重大调整中,谋求实现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关系的新发展,为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和避免在地区安全和战略安全上“受挤”开辟新的天地。普京政策调整的核心还是为了更好地追求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只不过,审视和追求国际利益的角度与方法有了明显调整。它也充分体现了普京开放式的国际思维模式以及既有原则、但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