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远 《世纪风采》2006,(11):4-9
老父乍逝,痛哭尽孝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住的时间长,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和邓颖超的母亲先后来此居住。  相似文献   

2.
李延  刘歌 《红岩春秋》2010,(4):30-34
我们的父亲李金德和母亲李玉明曾经长时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父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机要秘书,对外的身份是周恩来副主席的副官。母亲是周恩来副主席的译电员。每当他们向我们回忆起在南方局的战斗和生活,都非常激动和感慨。现回溯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几个重要时期的片段,以表追忆。  相似文献   

3.
罗小明 《党史博览》2010,(10):29-33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罗舜初曾经两次得到周恩来的鼎力举荐,从而使他这个闽西深山中走出来的贫苦农民的儿子,在历经20年战争的洗礼之后.得以有幸参与了人民海军的初创工作.并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直接受命于周恩来总理,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主持进行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和发射工作,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下面谨将我所了解的周恩来举荐我父亲罗舜初出任海军参谋长一事记述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诞生在江苏淮安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童年相当艰苦。他小时候过继给小叔父,但叔父却因病早逝。由于家道衰落,生母和养母又忧愤交加而在一年内相继去世。只留下他和父亲周劭纲先生及两个弟弟。12岁那年,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去东北沈阳学校读书。以后,在繁忙的学习和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从没有因为对事业的追求而放弃尽晚辈之职。1918年1月8日,周恩来的堂弟去信将叔父周贻奎病逝的消息告诉了在日本东京求学的周恩来,周恩来在回信中写道:“只恨我身在海外,不能够立时回去帮着四伯、干爹(指他的伯父、父亲)做一点事儿。”表达了他对伯父和父亲的思念之情。为了减轻父亲的失弟之痛,同年7月28日,周恩来  相似文献   

5.
2007年的9月11日.南方夏季的暑热还未完全散尽,笔者陪同淮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的刘臣林主任等一起驱车赶到扬州,会见了周恩来嫡亲表侄儿万竞成和嫡亲表侄女万文俊、万明珠、万端奎和万庆奎。万家五姐弟兄妹的父亲万叙生是周恩来嫡亲十三舅父万立铉的第三子。在万家众多的表兄弟姐妹中,童年的周恩来与表哥万叙生是玩得最亲密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西花厅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厅见闻彭伟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曾把周恩来总理一家和我们一家联结在一起。我的父亲彭干臣在周总理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是军校一期学生。1927年,父亲又随周总理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卫戍司令。周总理在上海党中央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时,父亲作为军事委员协...  相似文献   

7.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是周恩来之弟周恩寿6个子女中的老大,是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生于东北哈尔滨。周家一直是男丁兴旺,女性稀少。以周恩来这一支而言,祖父亲兄弟5人,没有女性;父辈亲兄弟4人,又没有女性;到了周恩来自己这一辈是亲兄弟3人,还是没有女性。所以,周秉德就是周家直系4代人中出生的第一位千金。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周恩来关怀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 1911年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的独子熊辉先生,谈起周恩来对他父亲及家人的深切关怀,如数家珍: 20世纪50年代初,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于百忙之中来到我家,转告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之情,并让我家搬到水果湖张家湾居住。父亲婉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南昌起义爆发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就常常想起父亲在世时给我们讲述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往事,尤其是父亲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那些令人难忘的经历……周恩来亲自派周肃清准备南昌起义我们的父亲叫周肃清,字一生,曾化名赵亦松、赵如松、赵一生。1926年从北大工学院投笔从戎参加革命。1927年7月中旬,武汉汪精卫政府"分共",周恩来亲自派周肃清和周邦采一起到南昌参加南昌  相似文献   

10.
张秋兵 《湘潮》2011,(3):49-49
用恩来在家乡淮安生活了12年.对他童年教育起到主导作用的是他的三位母亲。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忠厚朴实.为养家糊口.常年飘泊在外。周恩来的两个伯父,四伯父周贻赓在东北谋差,基本不在淮安。  相似文献   

11.
两代情——记周恩来对我家两代人的亲切关怀○阎明复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回想周总理几十年间对我父亲阎宝航和对我们全家两代人关怀备至的情谊,真是感慨万端。如今,我们的双亲早已谢世,我们也大都两鬓斑白,年逾古稀;但总理的教诲...  相似文献   

12.
1946年9月,周恩来曾在南京接受过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的一次专访。据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记述,周恩来在谈起家史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 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在京亲属,和他们谈家史。在这篇由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记录,邓颖超亲笔阅改的《七伯谈家史》上,周恩来说,“我们和尔辉父亲是一个祖父,……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这是周恩来两次在重要场合讲他的祖父的名或字叫殿魁。 然而经学者考证,周恩来祖父的名字叫“起魁”而非殿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庆来  华基 《红岩春秋》2009,(2):28-29
我们的父亲赖祖烈,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周恩来总理的财经秘书、政务院参事、中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主任、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局长、中南海管理局局长等职。  相似文献   

14.
16集电视片《伟人周恩来》的第14集《亲属们的诉说》一节中多次出现记者对周保章同志的采访.周保章(题图右一)是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的曾祖父,即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原是绍兴师爷,后来当过淮安知县.周贻谦是周殿魁的3子、周保章的祖父.他就是把周恩来带出家乡,走向东北,从而改变了周恩来人生、政治命运的三伯父.周贻能是周殿魁的7子、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谦只有一子周恩彦.周贻能有3子,周恩来居长.周恩彦有孩子3男2女.周恩来没有子女.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是排行在七,其实,七伯之称是缘于他的父亲.按家乡习俗也称邓颖超为七妈.  相似文献   

15.
作为周恩来身边的"老虎"护卫,我的父亲龙飞虎跟随了周恩来11年,情意终生。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者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品格,特作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6.
革命情谊深似海──周恩来总理与胡子昂的交往胡甫昌人生中,总有些事情没齿难忘。在我父亲胡子昂(1991年11月去世,时年95岁)生前紧跟中国共产党走过的40多年最有意义的历程中,令他最难忘的,就是与全国人民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结下的深厚革命情谊。在周总理...  相似文献   

17.
近读1997年第一期《党史纵横》的《心中无我身系天下—一亲属服中的周恩来》一文,发现文章有几处与事实不符。其一,该文所说“周贻谦是周殿魁的三子、周保章的祖父”,是不对的。据《周氏家表》,周贻谦(光名贻德,后改名济渠,字之)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字敦南)的独生子,按绍兴《周氏宗谱忖已载肩周家五十房大排行三,所以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谱名骏龙,后改名攀龙,字云门)是周贻谦的四伯父,而不是父亲。其二,该文所说“周恩来习惯地被他的后辈们称做七伯,外人还以为周恩来排行在七,其实…  相似文献   

18.
吕春 《党史文苑》2009,(3):13-17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还是朱德、邓小平,他们对父母感情的天平总是偏向于母亲。母亲在他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相反,父亲倒显得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周荣庆的父亲周恩溥是周恩来的亲弟弟,周恩溥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46岁,留下妻子王兰芳一人拉扯着儿子周荣庆生活。1950年,王兰芳带着周荣庆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第5期的《红岩春秋》上刊登了《周恩来夫妇的第三位干女儿谌曼里》一文,文末提到谌曼里在华北文艺工作团工作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寄养在延安一位老乡家中,她牺牲后,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谌曼里的父亲)等人都曾多方寻找却未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