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江英 《理论视野》2015,(2):84-86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时代的特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人才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随着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如何改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和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永奇 《学理论》2009,(9):138-139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他在继承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许多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创新发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强,实践特色突出。总结和学习胡锦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科 《学理论》2012,(17):261-262
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越来越不适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建议如下: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化、目标清晰化、方法多样化。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子实 《理论导刊》2005,(12):89-91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努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田波 《学理论》2011,(11):256-257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真实、具体、丰富的社会为大课堂,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吸收消化基本理论,培养综合素质。以实践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集中体现,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系统阐述了实践的定义和内涵、当前中国以实践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践中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进一步发展,许多传统发生了变化,比如人们的交往方式、购物方式、教育方式、发表言论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依旧不能落下。传统陈旧的书本教育显然和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脱节,所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沈小丹  叶定剑  张逸阳 《学理论》2012,(25):221-222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年龄结构、视野与生活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0.
马惠芳 《学理论》2012,(32):275-276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兰州某高职技术学院百名本科生调查问卷为例,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加强高校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专业教育中灌输数学人文教育,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专业方面的"科学人才",也是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人才",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对此,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2)
个性化教育不等同于差异教育。在完整理解个性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古代教育理想的回归和自觉,是一种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立足人的个性中的差异与趋同,强调发掘个性潜能、发展优势个性,培养个性良好、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它强调特色化教育。现实给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条件,但也有太多现实的牵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不是直接谈美,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王阳明一生从事教育,其目标就是教人"致良知",体认自有本心,成就完满人格。明确人人具有成圣的潜质,树立成圣的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审美本质论,极大地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万物的本质向人开放,万物的意义向人生成。启示青年学子投身世界,拥抱世界,并具有为世界揭示意义的广阔胸怀和宏大气魄。王阳明以身心的体悟和实践为"致良知"的工夫,重视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化育人心。寓教于乐启示我们把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乐"的工夫来潜移默化地激发本心"良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王阳明"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引领学生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和有限的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去追求"万物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亦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宋桂珍 《学理论》2010,(19):218-219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是根据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的心理和教育规律所采取的措施,他的立足点是培养跨世纪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廖国胜 《学理论》2010,(10):230-231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应配合教学的要素之一,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为重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思想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19.
家庭德育作为对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家长应该重视家庭德育,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注意言传身教,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道德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