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子不贰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的关键在于“有过能不能改”。古之“圣贤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有很多深刻的论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做过错哩!“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有错误而不改正,这叫做失去了本心。“过而不悛,亡之本也”——有过错不改正,这是失败的根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有了过失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3.
许锋 《廉政瞭望》2010,(13):67-67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江湖”说“小江湖”,“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晋江“能人”小议邬友关于晋江“能人”,也许人们并不生疏,到过晋江的人,听说过“晋江”的人,看到过关于“晋江”形象或抽象描述报道的人,都略知一二。一部洋洋30万言、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字集《晋江人》,其中百十号人物,──都是英雄好汉,─就是我们所说的晋江“...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中国第一监狱”、“最神秘的监狱”的秦城监狱,位于北京昌平,是1950年苏联援建的。过去,这里改造过高级战犯、收押过林彪和“四人帮”的主犯,也曾错关过我党的高级干部。如今,又成为关押贪腐高官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7.
江曾培 《学习导报》2013,(11):56-56
最近,不少城市在整治交通秩序中,将“中国武过马路”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一时成为热词,频繁现身在各种媒体上。与其相配套出现的,还有“中国武骑车”“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堵车”等词汇。  相似文献   

8.
孟红 《广东党史》2009,(3):42-45
提起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许多中国人曾身临其境、深受其害而终生难忘、反思不已,也大都知道那是中国人自己非常岁月的非常事。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竟然有不少外国人也亲自参与“文革”,数位美国专家还写出过“造反大字报”,与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红卫兵闯将一样搞过免费“大串连”,更不可思议的是“文革”的滔天风浪还波及到海外……  相似文献   

9.
华夏在线     
6月4日“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人民币成交价,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最终买家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共早期,几乎每个领导人都有多个笔名。比如,毛泽东在早年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石山”“子任”常作笔名,“二十八画生”(因繁体的“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周恩来的笔名有“翔宇”“飞飞”等,并创办专栏“飞飞漫笔”。刘少奇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又是党内杰出的理论家,他的化名多,笔名也多,曾用过“少奇”“肇启”“陶尚行”“莫文华”作笔名,还用过刘光明、刘作黄、刘祥、仲篪、尚陶、赵启、三敬、“K·V”等。  相似文献   

11.
党建简讯     
做到“三严”“四自”过好“五关”按照中组部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集安市委组织部要求组织干部自觉遵守条例中选任干部的标准、规范和程序,做到“三严”、“四自”,过好“五关”,即: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重、自省、自警、...  相似文献   

12.
“作揖”礼     
《党课》2013,(13):121-121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通常的“作揖”就是抱拳拱手,抱拳是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是将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一般施于平辈之间。这种“左手抱右手”的作揖方式称为“吉拜”,反之,  相似文献   

13.
先后在公园、园林所、城建局、环卫处工作过的鞍山市立山区环卫处党委书记李友昌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他先后获得“全国环卫系统十大杰出人物”“辽宁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连续两届当选市人大代表,2014年,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在秀山县一些乡镇,不少家庭一个月“过事务”(当地人把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称为“过事务”)要送脱上千元。该县平凯镇有个单身汉,爹妈死得早,修不起房子也结不起婚,被“过事务”过得只有出没有进,正巧他养的母猪下了14头崽,为收回钱财,闹出了母猪下崽办酒席的笑话。  相似文献   

15.
节日“五怕”任炳今年的春节过得丰盛、祥和、悠长。“七天假期怎么过?”曾是许多人精心思索过的问题。节日过了,答案可以说新桃旧符,交织穿插,五彩缤纷。热热闹闹的传统喜庆活动,庙会、冰灯、歌舞、影视,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各种聚会、整理家务等等,因有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16.
泊众 《新湘评论》2013,(23):44-44
中国的“三中全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其之所以备受关注,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决定未来发展的历史关口,所体现的战略眼光和“爬坡过坎”的改革精神。新一轮改革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险滩”“峻岭”,靠什么“爬坡过坎”,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自信。  相似文献   

17.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8.
大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对“革命样板戏”《沙宾浜》的剧情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一剧目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却未必人人皆知。在历史上,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刁得一都确有生活原型。“阿庆嫂”不仅掩护过以“郭建光”为首的新四军伤病员,而且还搭救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沙家浜》中的“沙家洪”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熟市董洪镇。当年,这里远离县城,地处水网地带,土豪劣绅势力薄弱,群众基础较好,被新四军开辟为抗日根据地。“阿庆嫂”的原型名叫陈二妹。受党组织的委派,她与丈夫陈关林(后壮烈牺牲)在董浜镇…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2):47-47
斯大林说:“真理在‘左’和右中间。”此话正确,也很精辟。斯大林自己把握得怎样,姑且不论,但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的儒家实早有此意。《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论语》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亦即“两端”。“过”与“不及”都不对,“用其中”才对。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据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过的张贻玖的统计,毛泽东圈画过的唐诗约600首,其中“三李”诗约占三分之一(200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