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在存 《法学杂志》2004,25(4):75-76
正确适用和完善执行救济制度,是矫正违法或不当执行行为,对利益受侵害人合法权益进行救济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司法保护措施。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侵害执行相对人权益与执行救济制度缺失的矛盾十分突出,亟待从立法、司法上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2.
叶永禄 《法学家》2007,(3):132-139
尽管我国法律对丧失票据规定了公示催告和诉讼的双重救济,但由于该两项法律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因而并没有给丧失票据的持票人的正当权利实现有效的保障.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现行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之缺失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度和经验,对完善我国票据丧失司法救济制度提出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民商事仲裁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对于民商事仲裁采取司法救济的必要性,并概括介绍了该制度的基本分类和相应内容。接着,阐述了民商事仲裁司法救济制度的定位,用以指导该制度的构建。最后,分事中救济和事后救济两部分,全面展开了完善民商事仲裁司法救济制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决议瑕疵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可以就公司决议瑕疵提出请求确认无效或撤销的司法救济制度,这对中小股东权益保障和公司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股东要将上述请求权应用于司法实践中,仍存诸多障碍,需要从扩大可诉范围、明确具体案由、规范当事人资格、完善诉讼担保制度、赋予法官合理裁量权、寻求多种救济方式等方面将这一制度完善,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出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行政契约司法救济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政契约司法救济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我国运用行政契约管理国家事务的二、三十年间,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均深受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行政契约司法救济在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诸方面的发展。  对我国行政契约司法救济制度的现状分析和基本评价。  我国运用行政契约管理国家事务是在“责任制思想的出现和向行政管理领域渗透,以及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引发政府职能和管理手段变化”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大以后,更是被普遍应用到国家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它…  相似文献   

6.
李爽 《经济与法》2001,(12):14-15
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对专利法修改的决定。修改后的新专利法完善了对专利权侵权的司法救济,扩大了专利权作为一种绝对的民事权利所可以禁止的相对人行为的范围,对民事赔偿责任和赔偿的计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给予了专利权人在专利权受到侵害时可以选择更多的司法救济措施包括临时司法措施。这些新的、更加明确的规定,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自治权利的救济途径,实践中众多矛盾、争议却得不到及时解决,凸显了我国村民自治权利的司法救济严重不足。尽快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纳入司法审查,完善村民自治权利司法救济,是当下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执行救济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行救济制度是设置在执行程序中的一道防错纠错的“装置”,其对于维护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执行权的滥用,保障执行公正,树立法院的司法权威意义重大。但是,现行执行救济制度受立法和实践的种种因素的制约,远不能发挥这道“装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执行救济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的分析检讨,着力论证了执行救济行为本质上应属于司法行为,并提出必须按司法权的基本理论重构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构想。具体而言,执行救济程序模式应实行当事人主义,救济的机构应脱离执行局而单设;寻求救济的事项应区分程序和实体权利;救济的方法因救济的事项不同而有所区别;救济的程序事项应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重视,人们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人民法院主动查证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逾加暴露无遗。《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中第2条、第5条、第6条的规定,完善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加之第4条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设置,形成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立体体系,明确了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应由主张事实的当事人负担,同时,不再要求法院全面、客观地收集和调取证据,而是全面、客观地审…  相似文献   

10.
完善刑法制度推进依法治国郑增茂(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刑法...  相似文献   

11.
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救济最重要的三项法律制度: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已建立实施多年,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三项制度很多方面都已不适应实践的需要。《国家赔偿法》已于2011年修改,《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也亟需改革和完善。作为同是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两项制度,有同有异,但具有内在的联系,应该对之作比较性研究,以期这两项制度在保护公民权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中更能实现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不容置疑地认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法治建设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可以说在思想观念和司法体制上都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标志着我党关于法治建设发展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  相似文献   

13.
胡云腾 《法学研究》2007,29(4):154-155
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进步,包括法制进步。而从公权力运行的情况考察,法治尚处于低度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的司法救济权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消费者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对这种侵害行为进行有效的补救,对消费者给予必要和适当的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救济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而派生出来的社会关系、价值取  相似文献   

15.
一、依法治国,必须进行司法改革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而建立完备的司法制度是重要的途径和形式之一。1.加强司法机关建设,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依法治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陈勇  苏萌 《法制与社会》2012,(22):44-45
目前,我国很多出问题的政府采购往往并不是由于供应商提出质疑或投诉而被媒体曝光,而是网民在网上"溜达"发现之后曝光出来的。供应商往往对于质疑与投诉并没有很大的动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救济体制未能起到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的作用。本文从制度层面上找出我国目前第三人救济制度的缺陷,并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制  相似文献   

17.
卫学芝 《山东审判》2007,23(4):87-90
劳动权的救济包括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其中,司法救济又包括民事司法救济、刑事司法救济和行政诉讼救济;行政救济主要指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救济.私力救济主要指劳动权的自卫制度、自助制度、协商制度以及调解制度等.我国的劳动权的公力救济存在救济不及时、力度太小、成本太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加以完善.另外,我国的劳动立法尚未规定劳动权的私力救济制度,其适用范围和方式还需要法律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8.
羁押是所有的强制措施之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其运用会使受无罪推定保护之人自由被剥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未决羁押得到了广泛和普遍适用,成为一种常态。羁押措施在我国法律中不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措施,同时羁押的适用也没有制度化,没有一整套相关的制度加以规范。未决羁押制度的缺失,导致了我国未决羁押出现了恣意化、惩罚化的倾向。从无罪推定的理念考察,未决羁押应当受到比已决羁押更加严格的司法控制,被羁押人应当受到比已决犯更佳充分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须对我国现行未决羁押措施进行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提上日程已多有时日,许多司法实践部门、法律院校都针对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提交立法建议稿。本期特别策划约请部分专家、法官依据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以司法实践为视角,对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从司法改革的角度对当前行政诉讼法亟待修改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诉讼当事人的资格和法律地位、证据规则、行政裁判的执行以及行政诉讼程序的完善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甘文法官,依据有关司法解释,联系审判实践对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问题从几个层面加以论述:最高人民法院梁凤云法官,在对现行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包括撤销并重作判决)、变更判决、履行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等判决方式加以分析、提出完善建议的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例,认为行政诉讼法修改应当增加禁令判决,中间判决,舍弃、认诺判决等判决方式;江西高院徐英荣法官,在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关受案范围的立法规定及其在实践中的适用进程加以回顾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原则,对扩大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应确立概括式规定加否定式列举的立法模式;上海高院吴偕林法官,结合6个基层法院试行行政诉讼简便程序的试点调研,就行政诉讼简便程序的实践依据及具体运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撰文加以论述,相关内容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应是一份不错的经验性素材。希望这组文章能对行政诉讼立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相关立法的研究进展情况,也欢迎广大读者联系司法实践提出个人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0.
吴光红 《法制与社会》2013,(30):40+44-40,44
司法调解,在纠纷解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规定过于简单,案件调解结案率低。因此,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司法调解方法,提高案件调解率,切实案结事了成为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