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的发展之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科学内涵之一。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构建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校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通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和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健全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层次,健全人格的塑造体现了个体对于未来人格境界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终极关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关注个体独立自主的能力、积极进取的品格、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等核心要素,充分认识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把握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维度和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湘潮》2007,(6)
现代社会需要具备一定知识、能力、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表现,鉴于此,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成为教育的一个新重点。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寻找培育健全人格的途径,服务于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的新事物。近几年来,大学生走入社会,进入社区,积极开展“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并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它对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奉献精神、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具有思想塑造、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人格健全等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进取意识不足,个人主义倾向较重、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强,适应能力欠佳、应对挫折能力较弱等方面。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改进思想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的新事物.近几年来,大学生走人社会,进入社区,积极开展"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并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市抚宁区大学生村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于2014年初成立,目前拥有志愿者47人。自成立之日起,服务队始终秉承"爱心覆盖抚宁,真情奉献社会"的宗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琳 《世纪桥》2008,(12):102-103
奥运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树立高尚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0.
奥运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树立高尚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1.
胡新峰 《世纪桥》2009,(5):104-105
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大学是年轻人成才的摇篮。也是青年学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现代社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集中体现。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奥运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树立高尚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3.
刘禹彤 《世纪桥》2011,(15):101-102
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方面的规定,是个人的禀赋与后天的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内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养成需要在高校教育中树立人格教育的理念,需要大学生群体有培养健全人格的自觉和反思,需要高校教师自觉承担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3,(10):42-42
作为塘沽第一家街道志愿者协会和滨海新区首家协会党组织,新村街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着力健全组织体系,丰富活动载体,在奉献社会、播撒爱心的过程中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协会成立6年来,有注册志愿者7900余人,团体会员单位51家,培育出全国优秀志愿项目1个,18人获得天津市志愿者服务金、银奖,协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天津市社会组织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成为滨海新区志愿服务的一而旗帜。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8)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精神是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作为大学生群体之中的党员,更应该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既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宗旨,同时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素养。本文以学生党员参观学习李敏抗联基地为例,使学生感受抗战历史,汲取东北抗联精神,加深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人格冲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忧虑.以人格为本,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人格本位教育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新运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活动实施3年来,累计已有102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我省的基层提供支教服务,有力地支持了“两基”攻坚。“两基”攻坚县的领导及广大群众都说,“两基”目标的实现,志愿者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工作,即对图书馆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探索转变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观念,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最终为实现图书馆和志愿者的共赢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唐山市丰润区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强化干事能力"四带头四争先"活动,号召大学生村官依托优势、强化服务、发挥作用,不断提升从事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带头践行宗旨,在为民服务上争先。该区以大学生村官联络站为依托,组建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真情关爱活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1次关心关爱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