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先被书名吸引住:<人的一生都在路上>--多么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让人思想.   印象中,建刚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长期的宣传工作让他养成了缜密和和睿智.这两点在书中都得到进一步印证.读"评与论",让人知道了他的尽职与严谨;读"观与感",让人感知了他的学识和文采;读"思与想",让人懂得了他的深刻和旷达.书的这三部分,恰恰是建刚精神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他是首先引导出西方近代哲学的人。"我思故我在"的思想理论是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理论在哲学史上也引起了许多哲学家对此的争议以及我对"我思故我在"这个思想理论阐发下我自己的看法和阐述"我思故我在"的起源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是张全新教授的《现代物理学中的“实在”与“时间”问题》,副标题是“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及当代宇宙学的塑造论哲学审视”。这是—本哲学著作,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难读的书,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不过我认为哲学家读起来也未必轻松,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物理学内容。吸引我读下去的是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诠释———作者名之为“塑造论哲学”,而我从中看到了走出物理学困境的希望:在几乎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时候,这个新思想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物理学有可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无疑地,20世纪与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4.
漫画     
《人事天地》2011,(3):56-56
发横财 星期天,我带外甥去朋友小刘家串门,只见他家门上倒贴着一个“福”字,横贴着一个“财”字。倒贴的“福”字意思是“福到了”,可我却不明白横贴的“财”字是什么意思,外甥说:“这还不简单,小刘叔叔是想发横财。”  相似文献   

5.
生活于西周晚期的太史伯,面对当时严峻的社会危机,深刻地思考政治和谐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和同”论。他否定“以同裨同”,主张“以他平他”,即矛盾的因素、事物经过秩序化的抗争,形成各自不相逾越、相反又相成的协调状态,进而达到和谐的政治佳境。太史伯的这一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产生过深刻影响。但是,以太史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们,没有以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平等为基础进行制度设计,因此不可能实现利益均衡的政治和谐。  相似文献   

6.
浅谈现代企业用人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 才是 宝 贵的 财富 ,也 是事 业 成败 的关 键 。斯 大林 同 志说 “干 部 , 人 才, 是 世 界 上 所 有 宝 贵 的 资 本 中 最 有 决 定 意 义 的 资本 。”毛 泽东 同 志也 指出 : 政治 路线 确 定以 后,干部 就是 决 定的因 素。 ”纵 观古 今中 外 ,可 以得 出这 样的 结 论:要干 一番 事 业,没有 人 才就 是 空 谈 。作 为 新 时 期 的 领 导 者 ,应 该 怎 样 发 现 、选 拔 培 养、使 用 人才 呢? 一 、要 善于 发现 人 才。 邓 小平 同 志在 1985 年 科技 工 作大 会上 指 出: 人才 是 有的 不 要因 为他 们 不是 全才 ,不 是党 …  相似文献   

7.
1998年6月,教育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基本要求》公布以后,为了适应我省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省教委决定重新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在此,我想就编写中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思考。一、新教材内容的更新教育部新的哲学“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迈的步子比较大。虽然“教学基本要求”的每个“要点”都有题目,但实际写起来,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写什么。新“教学基本要求”增加了不少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国传统哲…  相似文献   

8.
随 着 房 产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和 人 们对 房 产 管 理 要 求 的 不 断 提 高 ,房 产 档案 信 息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已 越 来 越 引起 人们 的重 视 。特 别是 在当 前 更加 注重“人 的 需 求 ”的 形 势 下 ,围 绕 人 们 更为 关 注 的 房 产 搞 好 服 务 ,把“ 以 人 为本 ”的 服 务 理 念 落 到 实 处 ,成 为 新 的时 代要 求。搞好 房 产档 案信 息 资源 开发 ,也 就 成 为 日 益 满 足 社 会 对 房 产 档案 服 务 需 求 扩 大 化 和 多 样 化 趋 势 的重 要途 径。 一 、强 化 责 任 意 识 ,增 强 房 产 档案 信息 资源 开 …  相似文献   

9.
火星文:“N代”人的文化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N代”人的文化符号,“火星文”是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络用语,是“N代”人的网络“江湖口令”,它具有阶段性、游戏性、叛逆性等特点。从表面上看,“火星文”是“N代”人好玩、偷懒等心理使然,但事实上,“火星文”的出现与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亲子及师生关系间的沟通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翻开《党员生活》第8期扉页,偶读《“一把手”要有好“听力”》一文,既感觉耳目一新,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想法。“眼耳鼻口舌”乃人体五官,然孔子在《九思》中将“视思明”置于“听思聪”之前。如此一想,领导干部要有好“听力”,更要有好“眼力”。  相似文献   

11.
在 新的 历 史 时 期 ,如 何 加 强 党 的 建 设 是 每 一 个 无 产 阶 级 政党 所 面 临 的亟 待 解 决 的 重 要 问 题 , 它 关 系 到 党 的 生 死 存 亡 ,也关 系 到 社 会主 义 事 业 的 兴 衰 成 败 。“ 我 们 党 必 须 始 终 代 表 中 国先 进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 求  相似文献   

12.
学而后为政     
春秋时期,郑国地位最高的大臣罕虎,想让尹何治理自己的封地,便向子产征求意见。子产说:“他年龄大小,又不知他能力如何!”罕虎说:“我很喜欢他,他也肯定不会背叛我,至于治理政事的能力,我想让他到那里去学,大概慢慢地就可以了。”“不可!”子产听他解释后断然反对,“人们喜欢一个人,总想让他得到一些好处,现在您喜欢尹何,便把政事交给他,这就像他还没学会拿刀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与繁荣。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的“德治观”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以德治国”是在继承、超越和发展传统“德治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以重视和强调法制的作用和法制建设为前提,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为根本原则,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因此,要全面深刻地领会、理解“以德治国”的精神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种治国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钟二毛是一个瑶族作家,这个身份让我很感兴趣,我一直想知道,一个在大都市里定居十几年的少数民族,他是否还是山里人的骨子,他的血液里是否还有民族的文化因子。看钟二毛的《回家种田》,我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小说用一种辛酸又辛辣的语气,用一种介乎戏谑与现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农民与农村的残酷故事:18岁的“我”高中毕业选择回家种田,但家里人和村里人不理解,甚至嘲笑;无奈,“我”只好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大城市的冷漠与歧视让“我”找不到任何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我”再次选择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15.
党 的 十六 大明 确指 出 ,贯 彻“三 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 ,核心 在 坚持 党 的 先进 性 ,并 决 定 在 全 党 开 展 以 实 践“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为 主要 内 容的 保持 共产 党 员先 进性 的 教育 活动 。 党的 十六 届 四中 全 会 对教 育 活 动 作 了 进 一 步 部 署 。 目 前 ,全 党 范 围 内 保 持 共产 党员 先 进性 教育 活动 正 在蓬 勃开 展 。这 是坚 持 用“ 三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 武装 全党 的重 要 举措 ,对 于提 高 党的 执政 能 力、巩 固 党的 执政 基 础、完 成 党的 执政 使 命,实 现 全面 建设 小 康社 会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不断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伴随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都审时度势,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继承、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的“法律观”、邓小平的“法制观”、江泽民的“法治观”,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法律思想对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光星村28组的村民小组长陈炳兰是位66岁的老人,在村任职长达42年。近年来他因年龄原因几次提出卸任都被村民极力挽留,村民们直言“你不死,我们就选你”。媒体记者因此夸赞陈炳兰为“辞不掉的组长”。村民小组长通常是中小坞子的“垮长”,大多不是村“两委”成员,只能算是广义上的“村官”。这个职位,待遇比村“两委”成员更低,陈炳兰说,“生产队长当了16年,没有报酬。村民小组长搞了26年,一直拿200元年薪,4年前才涨到300元”。这么低的报酬,很多人怕是早就“撂了挑子”,但陈炳兰就冲着村民们的信任,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相似文献   

18.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伴 随着 改革 开 放 和 社 会 的 急 剧 变 革 ,中 国 大 地 掀 起 了 一 股 文 化 研 究的 热 潮 ,中 国 的 学 者 在“ 百 家 争鸣 ”中 畅 所欲 言 ,叙 发 真 知 炙 见 ;在“ 百 花 齐放 ”中 著 书 立 传 ,总 结文 化立 国 之 道 ,寻 求 实 现 中 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的 解 决 方 案 。 经 过20 余 年的 理 论创 新 和 实 践总 结 ,国 人 对 文 化的 重 要 意 义的 认 识日 益加 深 ,也 有 了 深 刻 的 思 考 和 反 思 。 在 目 前 中 国 处 于 传 统 的文化 体 系已 经解 构 ,而新 的 文化 体系 尚 未完 全…  相似文献   

19.
近日,朋友托我办件私事,当我如实告其困难,以求谅解时,他非但不同情,还指着我的鼻子说:“唉,你呀,死木疙瘩!,这不行那不行的”,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就不会变通一下。”“变通”一下,听着耳熟,受了指责,我便闭门思“过”。真的,“社会学”旁门佐道编里真有变通这一章。而且有一  相似文献   

20.
李登辉在去年 5月发表了他的集中宣扬“台独”谬论的《台湾的主张》一书。此书发表后 ,被“台独”势力奉为圭臬 ,实际上 ,这是一本背叛国家民族利益的台独自白书。本文即根据该书的主要内容逐一进行了批驳。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 ,李登辉“两国论”的出笼早就有所准备。他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解决“台湾的国家定位问题” ,使他的“台独”谬论即使“在李登辉去世后还会继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