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叙利亚库尔德问题,是指叙利亚库尔德人寻求民族自决、政治独立或者自治的问题.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约为200万,人口数量仅次于阿拉伯人,约占叙全国人口的10%,是叙最大的少数民族.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主要居住在叙利亚与土耳其的边界地区,如伊夫里(Afrin)、库巴尼(Kobani)和杰兹拉(Jazirah)地区.另外,大马士革和库尔德山(Kurd-dagh)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对叙利亚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维护“地中海后院”的安全和稳定,拓展欧洲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是欧盟制裁叙利亚的主要动因。欧盟对叙制裁过程中“行动一致”的困境、叙利亚对欧盟较低的经济依存度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缺乏有效的制裁联盟是欧盟对叙制裁失效的主要原因。欧盟对叙利亚危机的政策前景归根结底取决于叙政府和国内反对派、国际社会武力“倒叙”与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力量对比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3.
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引人关注的政治发展问题。20世纪以来,叙利亚政党政治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演进历程,政治稳定因素贯穿于其政党制度的变迁过程,并深刻影响着叙利亚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内局势。复兴党的崛起是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客观需要,其通过军事政变建立起一党执政、党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哈菲兹·阿萨德夺取政权后,至高无上的个人权威凌驾于政党之上,复兴党沦为阿萨德家族的统治工具。叙利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具有浓重的军人夺权、个人专权、家族统治、教派纷争的色彩。随着巴沙尔的上台和21世纪初以来国际局势的变化,强压式统治之下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教派矛盾进一步凸显,巴沙尔既无力重塑其父的"奇里斯玛式"权威,也难以妥善解决威权主义政党制度的矛盾。阿拉伯世界政治的动荡以及外部干预,固然是导致叙利亚复兴党陷入执政危机的重要原因,但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其政党政治发展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双重失败。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3月爆发危机以来,叙利亚国内外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反对派。目前,叙利亚境内外的反对派团体多达数十个之多。主要有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委员会(机构)、自由叙利亚军等。本文试就叙利亚政治反对派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叙利亚未来局势走向作一粗浅分析。叙利亚政治反对派现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库尔德问题是影响伊朗国内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中东动乱与冲突的诱因之一.作为中东地区四大主体民族之一的库尔德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四国边境的交界处,至今仍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是典型的跨境民族.由于上述中东四国政府奉行不同的库尔德民族政策,库尔德人内部又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因而库尔德人要想建立一个跨境的库尔德斯坦国家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6.
大事综览     
2011年10月大事综述如下: 一、中俄否决叙利亚决议草案。4日,一份由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四国联合起草并得到美国支持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草案对叙当局进行了强烈谴责并要求叙政府立即停止一切暴力镇压活动,呼吁叙建立一个无暴力、无威吓、无恐惧和无极端主义的环境以开始新的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东和平的关键因素主要源自两大民族矛盾:一是阿以冲突,二是中东库尔德问题。相较而言,中东库尔德问题尽管不像阿以冲突那么突出,但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前者。它不仅长期困扰着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与叙利亚等地区国家,而且常常招致大国的外部干预,以致至今悬而未决。中东库尔德人是个具有跨界属性的民族,这使中东库尔德问题愈发凸显,并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巴沙尔执政后 ,为扭转不利于叙利亚的中东时局 ,调整了叙利亚对本地区的政策 ,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 ,加强与本地区大国的合作。伊拉克危机爆发后 ,叙利亚逐步卷入其中 ,先是对美国“倒萨”采取不合作立场 ,继续推进与伊拉克的和解 ,继而又在安理会表达强硬的反战立场。其用意则是借力伊拉克问题 ,凸显阿以冲突。伊拉克战争期间 ,叙美矛盾激化 ,导致叙利亚地区政治环境转趋恶化。虽然巴沙尔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使紧张的叙美关系暂趋缓和 ,但伊拉克战争后 ,叙美分歧依旧 ,叙以僵局、黎巴嫩问题等仍将是巴沙尔政府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库尔德问题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四国库尔德问题中最突出的,也是库尔德人与所在国政府斗争最激烈的民族问题.它的存在对土政局、民主化进程乃至地区和平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土耳其库尔德问题之所以复杂难解,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历史根源.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前,凯末尔为了寻求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曾极力拉拢库尔德人并允诺给予其自治权利.但是,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土政府却拒绝兑现战时对库尔德人的承诺,违背了《色佛尔条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库尔德问题是中东地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反映出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矛盾,其实质是民族不平等而引发的库族反抗及争取独立建国的斗争。库族独立建国努力与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四国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尖锐矛盾。库族独立运动历程充斥曲折与苦难。1991年海湾战争使库族独立运动焕发生机。2011年爆发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及叙利亚、伊拉克乱局使库族独立运动呈现崛起势头,直接关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的统一与分裂,对土耳其徐图坐大中东构成掣肘。美俄及各自地区伙伴竞相利用库尔德问题,以维护自身利益或增扩博弈筹码。展望未来,"库尔德斯坦"独立建国虽受到内外因素制约,然而伊北、叙北库族仍执意推进,恐将对地区格局形成强力冲击。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土耳其一直积极介入,成为叙利亚博弈的重要一方.几年来,土耳其的叙利亚策略可划分为初期冒进、中期疲于应付与后期务实三个阶段.就结果来看,土耳其可谓身陷叙利亚困境:库尔德问题再起波澜;难民与反恐问题日益严峻;与美国、俄罗斯关系不甚明朗.如果土未来的叙利亚策略拿捏不当,那么在它崛起之路上将不得不背上叙利亚这个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12.
叙利亚动荡的特殊性及其未来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晨 《亚非纵横》2012,(2):18-22,59,61
2011年以来,中东地区爆发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动荡和变革。随着时间推移,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相继从“革命”阶段进入“后革命”的重建、调整、震荡期。但叙利亚危机“高烧不退”,乱象四起。自阿拉伯国家联盟从叙利亚撤出观察团后,叙局势继续恶化,逐渐演变为阿拉伯大变局中的特殊个案。本文试图对叙危机特殊性及其危而不倒的原因进行初步剖析,为预测叙未来政局走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国"被击溃后,中东大片地区将出现权力真空。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独立公投拉开了"后‘伊斯兰国’"时代中东地缘政治秩序重组的序幕。美国与库尔德武装在打击"伊斯兰国"的战争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当前阶段,美国出于对"伊斯兰国"作战、维持伊拉克现政府稳定、维系地区国家关系等原因,反对库尔德地方政府的独立公投。但库尔德人是该地区对美国最友善的力量之一,其控制区处于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在美国未来中东战略格局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的政治局面的变化,美国对库尔德人政策还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这势必会对未来中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土耳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但近年来伴随着以叙利亚问题为焦点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度调整,土耳其和美国的关系也阶段性地发生了剧烈震荡与调整。美土关系的恶化是叙北库尔德问题凸显、土耳其"7·15"未遂政变冲击、美土间价值观裂痕加剧、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型与美国中东政策对冲以及周边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多重结果。但由于北约、投资需求等因素的存在,美土关系并未走向破裂,并在2018年10月后逐步进入了稳健调整的"新常态"。其具体表现为美国对土耳其的矛盾性认知、土耳其对美国日益强烈的离心倾向以及美土间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爆发与两国关系的周期性震荡。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自2015年9月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对于俄罗斯为何进行军事干预以及采取空袭的干预方式,国内外学术界尚存争议。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干预行动向不同的目标观众——包括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叙反对派、"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等——发出一系列的地位信号,以巩固和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俄罗斯使用了"炫耀性消费""分享性给予""倾向性解释"和"寻求性斗争"四种信号传导策略。就效果来看,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大致实现了其预期目标。通过地位信号这一视角分析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目标与策略,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解国家行为的分析框架,也能为推动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6年5月22日,美联社、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几家主要新闻媒体几乎同时报道,新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约瑟夫·沃特尔(Joseph Votel)在前一天进入叙利亚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会见了与“伊斯兰国”作战的当地库尔德民兵,以及帮助培训民兵的美军特种部队人员,并实地考察了当地安全形势.但因保密和安全的考虑,有限的几名随行记者被禁止透露沃特尔一行进入叙利亚北部的具体路线,记者在叙利亚期间的各项拍摄也受到严格限制.①  相似文献   

18.
叙利亚危机爆发10年来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回顾以俄、美为首的两大阵营围绕延续巴沙尔政权、解决化学武器和反恐问题以及叙利亚政治重建四个方面展开的竞逐,可以发现目前叙利亚局势已基本稳定.普京不遗余力地支持叙利亚政府军使俄罗斯在大国博弈中取得主动权,保证巴沙尔政权的延续使叙利亚成为俄罗斯中东战略的重要支点.由于叙利亚...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三年多来,其战场上逐渐形成1000多支反对派武装组织,总规模约为10万-12万人,其中有近万名外籍战士。另据美国卡特中心统计,叙战场上出现的大小反对派武装组织共计近6000支。这些反对派武装组织之间矛盾丛生,规模、实力、目标大相径庭,亦不乏极端势力掺杂其中,对叙利亚乱局走向以及中东等地区安全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叙利亚战事持久不决,涌入土耳其的叙难民呈现激增趋势。面对大量难民的涌入,土耳其并未"大门"紧闭,而是对难民实行"开门"政策。但鉴于难民人数多、分布范围广、入境渠道多元,增加了土耳其政府治理难民的难度,影响了其治理难民问题的效果,给土耳其国内的就业、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带来多方面的挑战。治理难民问题成为土耳其政府的棘手问题,但解决该问题的根源不在土耳其,而在叙利亚。尽快以政治途经解决叙利亚危机,是彻底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