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8年9月27日德国第14届联邦议院选举揭晓,社民党赢得669个议席中的298席,战胜连续执政16年的联盟党,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党。社民党和联盟90/绿党组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红绿”联合政府,社民党候选人施罗德取代科尔,出任政府总理。这将对德国今后内外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一、对内政策 当前德国面临种种经济和社会难题,新政府为使国家尽快摆脱困境,将更多地关注内政和经济问题,计划多方面调整对内政策。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新总理维克托·克利马王剑南1997年1月18日,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因倦于政治生活而激流勇退,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在弗拉尼茨基的提议下,社民党主席团特别会议作出决定,由财政部长维克托·克利马出任政府总理兼社民党主席之职。1月28日,克利马在总统府...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统称社民党)在大多数西欧国家执政和参政。30余年中,各国社民党的力量虽然有升有降,但是它已成为西欧政坛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一、战后西欧社民党力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战后初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社民党力量在一度上升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战后初期世界民主力量蓬勃发展,西欧各国人民运动方兴未艾,要求民主变革,各国社民党以其参加反法西斯运动的历史和“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吸引了大量选票,在大  相似文献   

4.
战后德国经济是在左和右,即主张国家干预和自由经济,这两股社会和政治势力交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前者主要由社民党体现,后者由基民盟/社民盟主张。最初这两股势力形成了有效互补,使得德国社会和经济进入高发展期,后来由于这两股势力彼此抗衡过度,失落了有效互补,社会体制失去活力,经济和社会进入发展低迷期。如今,德国经济一直挣扎在这样的发展困境中。  相似文献   

5.
德国定于1998年9月27日举行第14届联邦议会选举,届时将有数十个党派团体参加竞选,但能够影响选举结果的只有社民党、联盟党、联盟90/绿党(以下简称绿党)、自民党和民社党,其中社民党和联盟党仍将是这场激烈角逐的主角。今年3月1日社民党在下萨克森州州选中大获全胜,确定施罗德为该党的联邦总理候选人,标志着正式拉开了竞选序幕。这次大选可能导致德国政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3日,克罗地亚议会以89票赞成、28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了以总理佐兰·米兰诺维奇(Zoran Milanovic)为首的中左联盟组成的新政府。以米兰诺维奇领导的社民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获得大选胜利及其本人出任总理属意料之中,但克罗地亚目前存在诸多困难,政府任务艰巨,米兰诺维奇的前途与命运如何尚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7.
在1998年9月27日的德国第14届联邦议院大选中,在野16年的社民党以较大优势战胜了科尔为首的执政联盟。10月27日,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格哈德·施罗德被联邦议院选举为联邦总理。同日,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本届内阁现有17名成员,特点是: 年轻化。出生于30年代的仅占两人,出生于40年代的11人,占了压倒多数,出生于50年代的3人,出生于60年代的1人。 女性多。女性部长5人。上届内阁女性部长最初为3人,后来减少到两人。 多元化。社民党成员13人,绿党成员3人,无党派人士1人。  相似文献   

8.
9月27日,在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议会大选中,在野的社会民主党战绩骄人,获得了41.8%的选票,执政的联盟党损失惨重,仅获选票的34.6%。社民党以较大优势战胜了联盟党,继1972年之后第二次成为联邦议会最大的党团。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格哈德·施罗德也如愿...  相似文献   

9.
瑞典自30年代社民党上台以来,国家对经济干预不断扩大,政治宏观调控措施日趋完善,由此形成了一个颇具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即瑞典模式或者说瑞典式的市场经济。这一模式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17日,距离9月22日大选过去近三个月后,德国组建了新政府,已执政八年之久的默克尔(联盟党)继续担任总理,左派最大党社民党参与联合执政.近年来德国左右政党政策趋同,朝野上下一致性较高.默克尔第二任期内的一系列治理债务危机的政策,大多获当时反对党社民党的高度支持.联盟党和社民党的政策主张没有本质分歧,容易相互妥协,新政府将十分稳固.此外,两党在议会占80%席位,反对党力量薄弱,预计未来推行政策所受阻力大大减小,执行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以社民党领导人施罗德为总理、绿党领导人菲舍尔为副总理兼外长的左翼红绿联盟政府。新政府执政后在一些方面曾推行有别于科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在经过碰壁和一段时间“实习”后 ,聪明、务实的施罗德和机智善变的菲舍尔调整了对外政策 ,并在某些方面和重要问题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一、施罗德政府的基本对外战略和政策与科尔政府没有根本区别。施罗德和菲舍尔都没有在联邦一级政府机构、更没有在外交部门工作经验 ,但他们在执政不长的时间内能较及时地总结对外关系方面的失误并调整立场 ,从而缩短摸索和适应期 ,较快地确定了对外战略和政…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交流》2009,(2):15-16
3月9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题为“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安全体系”的第八届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外交学院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出席了研讨会。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瓦尔特·科尔博率社民党代表团与会。  相似文献   

13.
社民党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原因是:欧洲核战争威胁、绿党的崛起、党内左翼势力增长,为重新执政开辟道路。调整的内容:维护和平是首要任务;修改德国统一政策,承认两个德国;提出“第二个东方政策”;对美国更加独立;重视第三世界的作用,以及“共同安全”的思想。社民党新的政策思想,反映了欧洲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和独立自主的倾向,它有可能对今后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联邦德国社民党目前正处于低潮。主要原因,一是党内派系纷争的激化;二是工会运动的低落,作为该党“同盟军”的工会组织影响相对削弱;三是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四是其内外政策纲领未能切合形势的需要。社民党为了东山再起,正着手作相应的调整,但要恢复到“全盛时期”的状况,尚有一段艰巨而漫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瑞典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一向以其高度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初期社民党上台后,便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失业救济金和养老金等法令,使大批社会弱者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蔡尔德曾著书称赞瑞典“为正在困境中挣扎的其它西方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由于瑞典没有遭受二次大战的蹂躏,加之战后经济增长迅速,其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成为名符其实的“福利国家的橱窗”。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13日晚,罗马尼亚政府17位部长中有10位提出辞职,其中包括7位农民党人和3位自由党人,从而引发了自1998年4月瓦西里任总理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政府危机。瓦当晚发表讲话,斥责这是一次阴谋,并表示决不会自动离职。总统康斯坦丁内斯库随即召开了执政联盟各党首脑(农民党主席迪亚科内斯库、民主党主席罗曼、自由党主席昆图斯、社会民主党主席阿塔纳休、匈牙利民主联盟主席贝拉等)的紧急会议,决定撤消对瓦西里的政治支持。14日凌晨,总统发言人波佩斯库宣布罢免瓦西里的总理职务,并任命社民党主席、劳动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17.
郑瑶 《国际交流》2006,(2):17-18
2006年5月25—2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德安全对话——“中东问题发展前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瓦尔特·科尔博率德国社民党政治家代表团一行7人专程来京出席了研讨会。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信息科技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防大学、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等单位的30余位中方专家学者与会。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德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科尔博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就中东问题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1日,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J(?)hanna Sigureard(?)ttir)出任冰岛看守内阁总理。西于尔扎多蒂是社民党资深议员,曾当过空姐和工人,是全球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国家领导人。西氏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即使在多样性突出的北欧政界也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0月16日,德国联邦议院举行统一后第2届选举,也是战后第13届选举。执政党——基民盟/基社盟(简称联盟党)和自民党——与反对党社民党、绿党、民社党经过50多天的艰苦角逐,17日分出胜负。联盟党获41.5%的选票,比上届选举减少2.3个百分点,在联邦议院672个总议席中获得294个议席,是1949年以来最差的竞选成绩。自民党得票占6.9%,比上届减少4.1个百分点,获47个议席,是1969年以来最差的竞选成果。社民党得票占36.4%,比上届增加2.9个百分点,获252个议席。绿党得票占7.3%,比上届增加2.2个百分点,获49个议席。民社党得票占4.4%,比上届增加2个百分点,未过德国选举法规定进入  相似文献   

20.
德国社会民主党著名理论家和社会学家、该党新党纲和“社会党国际”一些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制定人之一托马斯·迈耶尔教授1994年5月访问我国,在北京举行了4次报告会和座谈会,就影响当前欧洲政治和经济的重大问题发表了广泛的意见,现介绍如下: 一、“民主社会主义”概念问题 欧洲的社会民主党因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东欧失败而陷入守势和“混沌状态”。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欧洲有不少人声称,欧洲社民党人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死亡。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