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月9日起,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开始施行,该解释对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做了相关说明,进一步明确了渎职犯罪一般法条和特别法条的适用。《解释(一)》的出台不仅弥补了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渎职犯罪适用法律司法解释的空白,而且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和遇到的若干影响和制约司法实践办理工作的重大法律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对商业秘密的认定 我国1991年修改《民事诉讼法》第66条、第120条第2款首次提出了"商业秘密"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4条首次解释为"所指的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技术秘密、商业情报及信息等,如生产工艺、配方、贸易联系、购销渠道等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工商业秘密"。但是,对商业秘密的解释未能揭示其全部内涵。我国在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第17条第2项规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第11条第1  相似文献   

4.
海牙上诉法院在ParfumsChristianDior,SAv.Etos ,BV案中对来自共同体市场外的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问题进行了解释。在本案的判决中 ,荷兰法庭适用了《欧洲商标指令》(theEuropeanTradeMarksDirective)第 7条 ,《统一布鲁克斯商标法》(theUniformBeneluxMarksAct)第 13条A款 ,《欧洲共同体条约》有关商品自由流动条款以及欧洲法院现存的判例法。荷兰法庭最关心的是各成员国商标法的充分协调问题。这在商品首次销售后商标权人权利用尽方面显得特别敏感。这是平行进口案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源 《行政与法》2008,(9):109-112
<刑法>第399条第4款"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不是基于牵连犯或想像竞舍犯理论,而是将行为人渎职行为同时理解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属于渎职犯罪与受贿罪的法条竞合.该条款是刑法的注意规定,而非例外规定.对除该条款规定之外收受贿赂实施渎职犯罪的,应当按照法条竞合原理进行解释,根据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赔偿审判实践中,近年来就《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一)项规定在国家赔偿案件中的适用问题,以及如何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条的规定问题,不仅适用混乱,而且争议很大.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也完全不同,以致最高人  相似文献   

7.
"没收违法所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形式。正确适用该处罚,对打击食品卫生违法行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不当则不能实现设定处罚的目的:或者使违法者逃避更严厉的制裁——刑事制裁,或者在实施处罚时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能否正确适用。关键在于对有关法律限制的把握。1.《食品卫生法》的限制1.1《食品卫生法》关于"没收违法所得"规定条款分析《食品卫生法》规定有"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内容的条款共有六条。按其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特征,可分为三类:一是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是"两高"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出台的第一部司法解释,共11条,全面系统地对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定罪处罚标准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诠释。为准确理解、适用《解释》,现就《解释》的  相似文献   

9.
渎职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一样,是伴随国家公权力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严重的腐败犯罪,常常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恶劣社会影响"的认定对认定渎职犯罪,从严打击渎职犯罪都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在本文中,拟从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出发,分析认定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的意义,讨论认定"恶劣社会影响"的原则、标准和实施主体,最后得出认定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确权诉讼程序是《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下简称《海诉法》)第10章“债权登记与受偿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与其重要性不相称的是《海诉法》仅有一条关于确权诉讼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海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海诉法解释》)仅有两个条款涉及确权诉讼程序,这种法律资源的稀缺导致审判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为此,讨论确权诉讼程序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确权诉讼程序之法理确权诉讼程序之法理是运作确权诉讼程序必须根据的基础法理,是有关确权诉讼程序的精神、理论问题。迄今为止,确权…  相似文献   

11.
常淑静 《山东审判》2004,20(2):42-46
格式合同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随后在 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使用。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运输、 旅游、供用电气水热、商品房销售、通讯服务等领域的 合同均使用格式条款。关于格式条款,我国《合同法》第 39条第2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 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相似文献   

12.
梅传强 《当代法学》2021,35(5):3-14
为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完善药品安全刑法规范体系,《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和增设了部分涉药条款.整体来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药条款的修订,不仅完善了涉药犯罪规制体系、实现了行刑有序衔接,而且整体提升了刑法对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规制效果.《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药条款的修订,旨在严厉打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这一立法目的 的实现,还有赖于司法层面准确理解适用相关条款.具体而言,认定《刑法》第141条和第142条中的"假药"和"劣药",既要参考《药品管理法》的前置规定,也要符合刑法自身价值目的 的实质标准;应当基于类型化和实质化的要求,对涉药条款中的"提供使用"行为、妨害药品管理行为,以及药品监管渎职行为作出妥当的理解;对于妨害药品管理罪中"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果和药品监管渎职罪中"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结果的判断,应从具体犯罪的保护法益展开.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围绕该法第76条的法律适用问题,各方意见分歧不断,这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新76条,本文对该条款的修订背景、变化和它所确立的归责原则与存在问题以及《侵权责任法》为何没简单照搬该条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正确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五条规定了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关法律规范也形成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秩序。但是,实务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电子商务法》自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如今已过一周年。本文试就电子商务司法实践中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对《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五条所呈现的几个重要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法》第18条第1款(定制搜索结果条款)规定的"个人特征"可划分为设备信息、服务记录、主体身份与行为偏好四类.依文义解释,针对上述特征定制搜索结果的电商均被要求提供自然结果选项,否则即产生法律责任,导致适用范围过宽的后果,有予以限制适用之必要.由目的解释出发,定制搜索结果条款的规范目的应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结...  相似文献   

16.
赵煜 《中国监察》2014,(9):50-51
正兜底条款,是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条例》)规定的某类违纪行为中,除明确列出的条款外,对以其他方式、方法和手段实施的同种性质的违纪行为作出应予党纪处理的概括性规定。《条例》中的兜底条款,主要有第82条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第112条其他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第126条规定的财经方面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第148条其他侵犯  相似文献   

17.
龚培华 《法学》2005,(12):95-99
尽管我国刑法设置23个条文对渎职犯罪作了详尽的规定,现实生活中也发生着为数不少的渎职犯罪,但渎职犯罪的实际查处情况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无法回避刑法理论对渎职犯罪研究不够深入这一现实。有关渎职罪的罪过形式、罪数形态、因果关系等都是普遍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了部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对渎职犯罪的法条关系、渎职犯罪的共犯问题、渎职犯罪的犯罪形态以及渎职犯罪重大损失的认定等一般问题展开研讨,以期准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作权法》第1条是立法目的条款。以在裁判说理中所起作用为标准,可将《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类型化为直接依据型、法律续造型、制定法的解释型、法律行为解释型、论证补强型、文书美化型与例行罗列型。《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存在错误适用与瑕疵适用问题。前者包括实质误用与形式误用;后者包括说理不充分适用、理解不统一适用与冗余适用。规范《著作权法》立法目的条款的司法适用,需秉持“克制”援引的基本立场,摒弃整条援引方式,并明确条文中不同层次立法目的各自指向,遵循绝对禁止援引场合与有条件援引场合的适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1年12月21日起公布施行。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解释》的内容,笔者将《解释》起草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作一介绍。一、对《婚姻法》“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问题的理解(一)对《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中“家庭暴力”问题的理解《婚姻法》及《解释》中规定的家庭暴力问题与人们正在研究的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不一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对司法实践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的适用;如何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等问题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