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国际舆论中,21世纪以来以色列“反恐战”日渐趋向残酷无情,但从以色列自身的视角来看,以色列的“反恐”实践总体上并未脱离以色列国防军“洁净武装”传统信条的“轨道”。以色列“反恐”规范的创制与以色列的“反恐”实践呈现为一种“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态势。“反恐”实践呼唤“反恐”规范的创制,而“反恐”军事伦理诠释和引导“反恐”实践。外延扩大了“恐怖主义”的定义、模糊化平民和战斗人员的区别、重新阐释了“军事必要性”和保护本国战斗人员生命优先于减少连带损伤、另行解释了动用武力的“适度性”等,这些构成了卡希尔和亚德林提出的以色列“反恐”军事伦理的特征。以色列的“反恐”实践及其军事伦理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舆论界都引发了激烈的论争,在国际社会仍然以负面态度为主。但以色列国内社会政治的右倾化和宗教化倾向,却为之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支持。在“民族”与“民主”之间,以色列的民意“天平”出现了向“民族”的明显偏转。秉持宗教锡安主义立场的宗教势力大举渗入以色列国防军,对以色列国防军的“反恐”军事伦理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伊扎克·拉宾(Jizhak Rabin),1922年生于耶路撒冷,学生时代曾留学美国。18岁进入军界,1948年阿以战争期间任"哈雷尔旅"旅长,以后历任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作战和军训部长、北部军区司令、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等职。1967年"六、五"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等大片阿拉伯领土,拉宾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指挥者而成为以色列的"民族英雄"。1968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与真主党的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黎战争虽只有以色列国防军和真主党游击队两家,但牵扯多方利益,然而其根源还在阿以冲突以及以土地换和平这个根本问题上。真主党出击目的有限,而以色列早就计划对真主党采取军事行动。以色列虽有军事优势,但也有弱势的一面。真主党军事上处于劣势,但也有令对方“头疼之处”。冲突结果,以色列未能达到打垮真主党的目的,它的行动在国内外都招致不少批评。中东局势仍会继续动荡。  相似文献   

4.
胡文秀  刘振霞 《国际安全研究》2013,(2):104-123,158,159
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的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的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的差异以及在军事安全决策体制、军事安全执行体制和军事安全监督反馈体制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是当今安全体制比较完善、作战效能最高的国家,美国的安全体制变革与其实力和对外战略的变化有关,更强调均衡性和实效性,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周详、咨询机构完善、情报系统发达、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作战指挥灵敏高效,监督反馈制度相对健全。中国的安全体制变革则与国内政治发展相关,领导体制的变化直接导致军事体制的变化,均衡性和实战性不强,体现在缺乏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能够直接参与决策的智库机构数量较少、情报机构缺乏统一领导、陆军规模过大、海空军发展不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未来中国可在上述方面的改革中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十多年来,俄罗斯政党格局的变化彰显出俄罗斯政党体制的新特征,即总统控制下的一党独大的政府党体制。政府党是指与行政机构一体化,利用行政资源取得议会议席的政党。政府党体制是政府党掌握或靠近政权,其他政党被边缘化的政治体制。该体制成因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选举制度的规定以及强力总统制的影响。该体制是转型期对俄罗斯独自民主化形态诉求的一种应答,是具有准现代性的政党体制,呈现出一定的竞争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自杀式恐怖主义由来已久,但使用人体炸弹的密集度及致命度已经使自杀式恐怖袭击变成一种战略威胁,危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美国和解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由以色列国防军历史局局长肖尔·谢伊撰写的《殉教者:伊斯兰教与自杀式袭击》①一书,是当今世界就自杀式恐怖主义问题出版的第一部专著。该书聚焦分析伊斯兰人体炸弹这一特殊现象,是因为以“基地”为先锋的伊斯兰恐怖组织已将自杀式袭击变成激进伊斯兰与西方文化(包括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冲突中的“一种战略武器”。2002年10-11月,从也门水域袭击法国油轮到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爆炸再到车…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是一个弹丸小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长期面临水资源和能源的不足.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完全靠进口.以色列经济发达.其结构为混合型,私人企业占很大比重,但部分重要行业仍由政府控制,如电信、航运、民航等.此外,以色列还有合作社性质的经济成分,如农村的基布兹和莫沙夫.建国以来,以色列的经济由依赖农业转变为立足高科技.在过去50年中,  相似文献   

8.
现代以色列国在中东政治格局中奉行极为独特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政策,尤其对国家安全有着十分强烈的追求,历来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决策机制的建设。进入后冷战时代,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受到来自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挑战,在此情形之下,以色列政府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建立起一整套维护国家安全的运作机制与法律体系。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其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008年以色列议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是其重要的转折点。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和职能发展,在完善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增强国家安全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反恐怖主义与危机状态的管理和控制、推动国际安全事务的对话与合作等方面对以色列国家安全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但这个机构在以色列应对地区冲突与纠纷、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等方面成效显著。以色列作为当今世界国家安全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国家安全委员会正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决策过程中的一系列经验教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同步,中国的俄罗斯研究也经历了由起步、深化到走向国际的三个十年。当下,中国的俄罗斯、中东欧与东南欧以及中亚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最后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认真思考作出回应。就改革开放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第三个十年乃至以后的一个长时期而言,体制因素可能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体制变迁做深入的比较研究,确认和探寻中俄两国互补互利进一步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与空间所在,考量中俄两国当前与未来面对的现实挑战,并对可能的因应之道进行分析和展望,这是新时期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持续的以巴暴力冲突过程中 ,定点清除是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敌对力量的重要手段。定点清除政策是以色列在复杂安全环境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同时反映了其长远国家安全环境仍然难以乐观的一面。定点清除政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以色列国内的安全环境 ,反而使以色列遭到了国际社会强大的批评和压力。定点清除政策、修建“隔离墙”计划和随后出台的“单边行动计划” ,构成了沙龙政府单边安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巴冲突缓解、以阿实现全面和平之前 ,定点清除仍将是以色列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出现了数百个政党和组织,政党体制初步形成。俄国政党体制受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的影响,具有自身的特色。从各党派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地位、组织情况、成立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可以认识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俄国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决定俄国1917年现代化进程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都是高等教育大国,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各有特点,又有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陶元浩 《东南亚》2010,(2):26-29
政党体制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政党间的运行模式,考察政党政治中的政党数量、竞争程度、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政治体制的影响。莫里斯·迪韦尔热和和萨托利分别从政党数量和竞争程度对政党体制进行了分类。根据政党体制的分类,新加坡应属于“主导型政党体制”,其特点表现为:竞争性、一党主导性、民主性和威权性。新加坡政党体制的成功运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启示: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体制和政治制度、探索主导党体制的监督制度、积极推动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是在美国的扶植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编制体制受美军影响较大。随着日本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其陆军编制体制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特点,成为适应日本地理环境和武器装备特点的现代化编制体制。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独特的安全环境和长期的反恐作战经验使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而成熟的反恐战略和反恐机制。以色列反恐战略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以色列的反恐机制是在复杂、艰难的作战环境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由于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与巴以冲突紧密相连,以色列仅靠强有力的反恐战略和反恐机制仍然不足以维护其长治久安。要想赢得反恐战争的最终胜利,以色列就必须全面、公正、彻底地解决巴以争端。  相似文献   

17.
税收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的殖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法国海军殖民地部的部分税务档案,认为法属印度支那的税收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税收名目多,税额重;在直接税征收上一直推行“集体纳税人”制和包税方式;在间接税征收上长期奉行以鸦片和盐酒专卖税为主的政策。这一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税收体制是法属印度支那畸形单一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以色列援助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各类援助,这是美以特殊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分为从以色列建国——“六五”战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3个阶段,各个阶段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具有数额巨大、机制化、条件最优惠和以军事援助为主要特点。美国对中东的战略考虑、美以特殊关系、以色列的战略价值、美国犹太人的巨大影响力和国际局势等是促进美国援助以色列的主要因素。美国援助以色列,对美以两国产生的影响是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19.
徐进 《西亚非洲》2012,(4):43-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色列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谷,甚至在欧、美国家亦是如此。以色列公共外交的失败是其国家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公关外交、媒体外交和文化外交3种公共外交形式上。以色列公共外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足、体制不畅、资金缺乏和措施失当等。近两三年来,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重视加强公共外交,学者们也在政府机制、媒体政策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但需特别指出的是,以色列国家形象下降的根本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公共外交的失败,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和政策错误是核心因素。事实上,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起到了加速(或减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要求,并把“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作为总目标,这充分体现国家安全体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安全体制是指国家安全管理具体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确保国家拥有安全状态和能力提供制度支撑。国家安全职能划分、国家安全机构管理制度、国家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构成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国家安全体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明晰不同时期的特点,把握国家安全体制发展的脉络。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安全体制研究严重不足、国家安全职能划分模糊、国家安全机构建设乏力、国家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化解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科学合理界定中国现阶段国家安全职能、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安全队伍等举措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