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日期的临近,各国加大了在阿富汗重建中博弈的力度。由于各国在阿的目的不同,利益相异,因此各国在阿战后重建中的力度也相去甚远。中国作为阿富汗的重要邻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理应在新时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除了经济领域的合作外,同样作为恐怖活动的受害者,中国更应加强与阿富汗的安全合作,共同打击恐怖势力,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阿富汗毒品问题在2007年进一步凸显,对阿和平重建进程和地区安全形势构成了巨大挑战.有关解决阿富汗毒品问题的国际合作从2001年阿重建进程之初即已开始,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遏制阿毒品的泛滥趋势,其主要原因在反毒政策和重建政策两方面.中国也是阿富汗毒品问题的受害国之一,应更积极地参与相关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阿富汗重建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重建已逾十年。国际合作在阿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阿富汗重建进程至今仍举步维艰,阿富汗问题的前景仍不明朗。本文拟通过对阿富汗重建进程中国际合作类型的分析,总结国际合作对于阿富汗重建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8-12日,董漫远副院长率团赴喀布尔参加"中国—阿富汗未来关系发展"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我院、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与阿富汗战略研究所(AISS)共同举办。会议议题包括阿富汗经济及安全形势、涉阿地区合作以及新时期中阿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1957年7月中阿签订易货贸易和支付协定以来的近60年中,中阿关系发展总体呈健康、稳定态势.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两国经贸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2001年12月阿临时政府成立后,中阿经贸活动逐渐活跃.2006年6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华期间,中阿两国政府签署了《中阿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2012年6月,中阿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探讨扩大和深化双边经贸投资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进入转型期的阿富汗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筹划地缘战略布局,以期在阿富汗转型及地区格局重构过程中掌握主导权。中国在阿富汗有重大利益关切,积极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中美虽在地区合作安排上存在分歧,但在维护阿富汗及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上拥有共同利益,双方在阿富汗存在务实合作空间。两国可共同推动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合作提升阿富汗政府的治理能力,并努力实现中美阿地区合作议程的对接。  相似文献   

7.
刘中民  范鹏 《亚非纵横》2015,(1):11-24,121,125
中国对阿富汗重建的外交参与大致经历了从低调走向不断深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2013年以来,伴随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接近尾声,伴随阿富汗形势的变化和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阿富汗政策更加清晰,中国对阿富汗重建的外交参与的主动性和力度明显加大。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对阿富汗重建进程和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阿富汗可能出现的动荡和混乱,如何妥善处理与涉及阿富汗问题各方的关系,如何帮助阿富汗实现真正的"阿人治阿"和"阿人所有",都是中国阿富汗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试析巴基斯坦参与阿富汗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阿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这给巴基斯坦的经济、政治、外交战略及安全局势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尽快恢复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巴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增强战略互信以及加强反恐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巴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对巴自身以及巴阿、巴美及巴印关系都产生了影响。此外,由于巴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安全局势欠佳等因素,巴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末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至2016年1月11日首轮阿富汗问题四方对话会议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这期间,尽管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在曲折中缓慢推进,社会民生也有所改善,但它与实现民族和解的目标仍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一是阿民族结构复杂、民族矛盾根深蒂固且难以调和,二是受到阿富汗地处亚洲“十字路口”这一特殊地缘政治及外部势力介入等因素的左右.本文拟从阿富汗民族构成人手,通过归纳、总结阿民族矛盾产生和难以调和的因素,阐述和分析阿民族矛盾在其和平重建进程中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阿富汗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的主战场,也是美国中央司令部责任区军事部署的重点国家.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基地依托多边联盟体系与任务导向性统一战线,经历了部署主要军事基地、拓展前沿行动基地、保留合作安全基地三个阶段,相继承担了军事作战、战后维稳和从阿富汗脱身三大任务.与美国在西亚、地中海和东非地区众多的海军基地不同,美国在阿富汗以空军和陆军基地为主,主要目的是谋求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取得胜利、维护阿局势稳定和巩固美在阿主导权.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基地寻求两个维度的战略均势:一是维持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域内外大国之间的平衡;二是维持北约、欧亚联盟及上合组织三个地区组织之间的战略平衡.未来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部署将重点承担军事训练、情报搜集、打击“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执行特种作战、保护侨民等多重任务,军事基地部署将更具隐蔽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资源开发合作蓬勃发展,其中中国对刚果(金)铜、钴等有色金属矿的投资令世界瞩目。2008年4月,以中国中铁、中国水利水电为代表的中方企业集团与刚果(金)政府签署《关于刚果(金)矿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协议》(简称《08年中刚协议》),投资总额约90亿美元。①截至当时,这是中国在非洲规模最大的资源换基础设施交易,将中刚关系推至新的发展阶段。中刚矿业投资合作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矿产供应渠道多元化的战略,满足了刚果(金)国家重建与自主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互利共赢的典范,对维护和拓  相似文献   

12.
阿富汗问题不仅指阿富汗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还包括这一系列问题的地区性、世界性影响。阿富汗问题不仅仅关乎中阿关系、中美关系,更关系到中国的地区战略、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等。因此,对阿政策的调整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应该坚持已有的做法,即在参与面上有所保留,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应继续坚持在阿安全重建问题上有限参与,但应扩大在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建等方面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9·11"后,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阿富汗战争,但并未给阿富汗及国际社会带来和平与稳定.如今,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出台阿富汗新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国对阿富汗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或政策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政府并没有明确、系统地提出自己的阿富汗战略,但在阿富汗战争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了中国在阿战略目标和战略趋向.未来中国的阿富汗战略需要在坚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在阿富汗经济重建中更多地考虑阿方利益,推动国际组织及美国等西方国家更多地参与阿富汗和平进程,同时促进巴基斯坦局势的稳定,借以支持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汪峰  张瑾 《亚非纵横》2013,(3):34-40
中国与刚果(金)的矿业投资合作,将东道国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发展能力,对刚战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双方合作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但仍然为中国与其他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析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主导阿富汗重建七年,目前陷入了四大困境:越反越恐,反恐部队难保安全;美一心想消除的塔利班死灰复燃,控制了阿半壁江山;美支持的阿民主政府失灵,治理国家低效;阿鸦片泛滥成灾,经济恢复缓慢.美国陷入阿富汗困境的根源在于其狭隘利己主义的全球战略,此外,美对塔利班及阿富汗国情认识不足、判断失误也是导致其深陷困境的重要原因.奥巴马政府的上台将是美纠正错误、摆脱困境的一个契机.奥巴马政府将继续高举反恐大旗,把阿富汗问题列入美国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议程,并调整反恐的策略手法.  相似文献   

16.
“9·11”后,阿富汗重建进程基本按波恩协议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阿因而基本具备了常态国家的外在形式。在外部力量介入下,阿富汗政治重建远远领先于经济恢复步伐,政治与经济脱节问题日益暴露无遗。阿富汗政府正面临安全形势恶化、军阀势力抬头、毒品经济和贫困、腐败等系列挑战,阿过分依赖美国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其发展前景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28日,应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与南亚研究所的邀请,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副馆长古尔·侯赛因·艾哈迈迪先生莅临南亚研究所的"南亚论坛"就阿富汗现状和中阿关系议题向四川大学师生发表了相关看法。现将古尔·侯赛因·艾哈迈迪先生此次发言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安  胡刚 《东南亚》2012,(3):78-85
当前,学界对于中阿关系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阿关系总体性研究、中阿边界问题、中国新疆地区与阿富汗的关系及“9·11”事件之后的阿富汗局势与中国关系等方面。中阿关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研究成果,但和中国与周边其他邻国关系史之研究情况相比是相对薄弱的,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以及学术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阿富汗大选经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尘埃落定。阿富汗大选引发的政治危机与当前的安全形势,凸显阿重建进程面临的巨大困难。卡尔扎伊虽连任总统,但其弱势更加明显,阿未来重建道路仍很漫长。阿富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变数。  相似文献   

20.
在以扩大海外基础设施投资为标志的"一带一路"倡议走向落实的2014至2015年,中国的对阿政策却显示出了"经济止损、深度介入"的特点,在双边经贸关系有所减弱的同时,深入介入到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双边中去。经过将近一年的尝试,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也实现了与美国的协调合作,长期来看这也会有利于中国在阿富汗和阿巴边境的相关投资项目。这一"阿富汗模式"是在坚持不干预内政原则的情况下,对中国传统的"发展外交"模式的突破,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