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投资和出口的推动下,泰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的增长,劳动力的紧缺和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经济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缩紧银根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首次制定了在2005年保持预算的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者说是"外向一内向一外向"三种"钟摆式"的发展模式,因而拉美国家的劳动力就业也呈阶段性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劳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就业具有不同的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导致就业恶化;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美劳动力就业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大规模、无序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拉美的"超前"城市化;具有反周期特征的非正规就业成为提供新增就业的主体;经济全面开放带来的贸易增长和就业变化掩盖了国家间和部门间的差异性.拉美国家在就业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就业政策选择的启示是:就业增长在长期内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契机认真研究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俄罗斯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其经济增长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性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关注的焦点。经济学中的内生化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受到诸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政府作用和分工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思路,运用俄罗斯经济增长实际数据,对俄罗斯实现持续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投资和出口的推动下,泰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的增长,劳动力的紧缺和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经济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缩紧银根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首次制定了在2005年保持预算的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5.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ofEconomicAdvis ers,简称CEA)是美国总统经济决策的智囊机构,于1946年在杜鲁门总统时期根据《就业法》设立,目的是为总统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建议,确保劳动力充分就业。成立近60年来,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职能与构成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分析全国及各部门经济情况,就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为总统提供建议;评价联邦政府的各项经济计划和政策,并向总统提出发展和稳定经济的政策建议;每年1月发表《经济顾问委员会提交总统的年度报告》,并协助总统草拟送交国会的年度…  相似文献   

6.
保加利亚新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加利亚于2001年6月17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由保加利亚末代皇帝西麦昂二世领导的新政党在选举中获胜,西麦昂本人就任新政府总理.本文扼要介绍了新政府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其特点.在经济政策方面新政府以实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主的经济政策取代了过去以反对危机和稳定经济为主的政策.为实现每年经济增长5%~7%的经济目标,新政府采取了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旅游业等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具体政策.对保加利亚当前社会存在的失业和居民生活贫困化等问题,新政府也采取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诸多不同的新特征,多对矛盾并存。这一趋势的实质是美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与"技术创新积聚期"两期叠加的新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需要时间,其在夯实美国实体经济基础、增强发展潜力的同时,会加剧结构性失业和社会分化。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采、大量失业及隐性失业人口压低工人工资、技术进步和数字化生产压低生产成本,令美国国内通胀缺乏上涨动力。预计上述新特征短期内不会消失,将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常态",其持续时间将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何时成功转型及重大技术革命何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代典型意义上的税收政策,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整税收 来实现充分就业或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大萧条后, 美国税收政策实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发展和政策体系日趋完美, 操作手段也日益丰富。作为 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政策, 在大萧条后的各个历史时期, 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  相似文献   

9.
里根政府从1982年下半年起实行扩大赤字的预算政策使美国经济陷于严重不平衡状况:一方面出现了83—84年强劲的经济回升,另一方面却损害了经济增长的基础。为了确保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长远战略利益,里根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一)逐步减少联邦预算赤字;(二)调低利率、灵活掌握货币供应量;(三)谋求税制改革;(四)降低美元汇价、鼓励扩大出口、建议对第三世界增加贷款和加强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调整有助于纠正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将赋予今后世界经济与政治事态的发展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前,相关专家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0个重大数据进行了解读: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这一预期目标较之于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政府并没有因经济减速而动摇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2015年的7%增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2014年7.4%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相当。2015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相当于1997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量。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这一目标旨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秘鲁经历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债务和通胀水平低,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秘鲁的增长应追溯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稳定和结构改革计划.21世纪以来的多数年份,国际市场对原材料需求强劲,世界经济环境有利于秘鲁这样的资源型产品出口国,秘鲁贸易条件显著改善,出口大幅增长,并成为拉美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秘鲁经济曾严重衰退,21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仍属于恢复性增长.而且秘鲁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目前全球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的巨大波动将影响其经济表现.不过,得益于经济繁荣期积累的财政稳定基金,秘鲁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强,未来一段时间内秘鲁经济增长将继续居于拉美地区前列.展望未来,要想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秘鲁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储蓄和投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是转移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刘兰 《西亚非洲》2012,(4):122-133
19世纪末南非面临劳动密集型的矿业和农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严重问题。为扩大劳动力供给,南非白人政府强制推行保留地制度和流动劳工制度。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面对非洲人城市化浪潮,出于种族隔离目的,南非白人政府推行家园制度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并导致南非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出现新的严重失衡:家园制度造成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众多人口随之陷入长期失业。时至今日,失业问题仍是南非社会长期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最新公布的一些中国经济数据有所下滑,引发部分市场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日前海外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学者们畅谈了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以及改革难点与挑战的洞见。数据弱VS亮点显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说,中国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差于预期,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健康和好转态势,这将支持经济增长,预计政府短期内不会推出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国采取了以增加军费和减税为主的急剧扩张性财政政策,欧盟则在《稳定与增长公约》框架内坚持限制赤字扩大的政策。从本质上看,欧美政策的不同取向与各自的增长模式以及内部政治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欧美政策的不对称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矛盾性及其显现的或潜在的风险。未来,美国的火车头作用不稳定,欧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系将因此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着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并正在陷入长期增长乏力、低迷的困境。究其原因,短期内自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发挥着更为根本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进程,是近五、六百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它一方面使得美国经济超越了16世纪以来形成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开辟了另外一个新的"电子·金融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资本自由流动来掠夺全球资源的"金融国家";另一方面,它在美国国内外形成了双重的"中心—外围"结构,在国内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在国际上则形成了"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竞争格局,导致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以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巨大。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存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各个层面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参与,也将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至 70年代 ,拉美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 ,产业部门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现代化生产部门在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8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极大冲击。 90年代以来 ,现代化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提高 ,但是却没有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就业的非正规化现象加重 ,失业和半失业率居高不下。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问题、缓和失业压力是一项复杂任务 ,涉及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拉美国家经济和社会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南亚战略调整与联合军演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从"再平衡"向"印太战略"演变,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关注和资源投入日趋增长。特别是在针对中国构设的围堵和高压态势中,部分东南亚国家因与中国存在主权争端,被美国视为可资借用的平衡力量。美国对东南亚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综合性政策,其中美国长期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的军事演习是美国保持军事前沿存在和促进与东南亚国家军事关系的重要方式。文章对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联合军演进行梳理与分析,理清美国东南亚战略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并对其对未来中国周边安全影响的可能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序言今天,进入社会、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不断增加,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发展中的国家和工业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实际上,近年来最重要的社会变化是从事有偿劳动的女性人数正在增加,其结果,职业结构及男女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女性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工作,甚至经常在长期由男性垄断着的领域与男性竞争。女性进入社会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和开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实际上,女性劳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最为显著的是亚洲。在亚洲,出口产业中的女性劳动力起到了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马来西亚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生产方面的现状加以分析并对其今后进行展望。以下首先概括一下宏观经济,并就1990年以后的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加以分析。接着阐述一下7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发展及其政策。进而就目前马来西亚经济所面临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和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