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案情]1998年5、6月份,被告人曾某和刘某闲谈中提起广西某汽车板簧厂欠江西某国有型钢公司62.6万余元的货款,型钢公司对此须清欠之事。二被告人即想通过帮型钢公司办理清欠业务从中获利,但考虑到刘某是型钢公司业务员,若以其名义前往清欠,个人则不能获利。于是二人商定由刘某利用其作为型钢公司业务员与板簧厂长期业务往来而建立的关系,找板簧厂有关人员谈好有关提现事宜,曾某则负责到型钢公司办理委托清欠手续。尔后,刘某便以型钢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与板簧厂有关人员谈妥了让点5%提现方式收取货款,曾某则找到型钢公司经理付某谎称其与板…  相似文献   

2.
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混合主体犯罪是指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关于混合主体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有分别定罪说与统一定罪说。作者主张采用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说。即从整体上考查混合主体共同犯罪,若共同犯罪行为符合纯正身份犯的犯罪构成,应均以纯正身份犯论处,否则,以常人犯论处。  相似文献   

3.
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纯正身份犯行为定性,由于同时涉及犯罪主体和共同犯罪两大传统刑法理论难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对此问题的正确分析和认识,不但会帮助我们厘清一些存在模糊认识的刑法基本理论问题,而且也会促使研究的深入,为司法实践提供引导。一、身份犯概述及其共同犯罪问题的提出所谓身份犯,也即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实施的犯罪。根据身份在具体罪名的定罪和量刑中所起到的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定,本文结合近年来查办的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从国家出资企业的界定、国家出资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委派形式、委派主体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刑法的规定来看,主张遗弃罪非身份犯的身份犯否定说并不可取,遗弃罪应当属于身份犯的一种,其主体应当是因婚姻家庭关系而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6.
常永斌 《江淮法治》2010,(19):56-57
渎职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近年来,渎职案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我国各级司法机关也不断加大了查处渎职侵权案件的力度。因此,研究渎职罪主体,对正确区分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渎职罪及主体的概括《刑法》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或者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背公务职责的公正性、廉洁性、勤勉性,妨碍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2004年7月,被告人郝某分别被所在县人民法院指定为县机电厂(集体所有制企业)、县造纸(包装)集团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清算组成员。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被告人郝某在担任造纸(包装)集团公司破产清算组会计期间,利用其保管破产资金在金融机构转存的职务便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分析国家出资企业中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指出在司法实践中,委派人员的难认定和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不平等保护的问题,并且在最后提出了立法建议,建议在今后的立法中,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那些人为国家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更清楚的界定,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最高法定刑,来减少与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之间的法定刑差距,以此来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行和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杨辉忠著,26.7万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版。身份犯是刑法对犯罪主体要件进行类型化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类犯罪。身份犯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由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体利用自己的身份而进行的与其身份相关联的犯罪。身份  相似文献   

10.
建筑企业挂靠经营刑事责任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挂靠经营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事实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人们针对某些行业经营中存在的现象加以概括和提炼后的一种形象称谓。  相似文献   

11.
【要点提示】行为人在国有企业改制前是该企业的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是领导小组成员,改制后是国家控股企业的管理者并在改制后的公司中持有个人股份,鉴于行为人具有双重身份,涉嫌职务犯罪的,其主体身份仍应按照国家工作人员对待;企业改制后,在既有国有股份又有个人股份的混合制公司里,鉴于公司财产系法人财产而非股东财产,在计算行为人犯罪数额时应全额计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颁布实施,具有商标纠纷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成为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之一。由此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依法行使驰名商标认定权的主体,由原来的国家商标行政主管部门单一认定制转为多元化审查。在当前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3.
秦静云 《河北法学》2020,38(7):159-176
农村集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同,及农村集体成员认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不能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概念来代替农村集体成员。农村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应当符合公平正义原则,具体需要坚守三个基本遵循:第一,确保原有入社人员及其衍生人口的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是底线;第二,由农村集体成员决定其他类型人员是否获得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第三,按照上述标准具备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人,不能以他们已经进城享受城市社会保障为由,而随意否定其农村集体成员资格。法院、学界及改革实践界中形成的关于农村集体成员身份认定标准的观点,整体符合三个基本遵循。但当前在没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就开展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的认定及对获取编制人员的农村集体成员身份不予认定的改革实践是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  相似文献   

14.
聚众斗殴罪系从流氓罪分解而来,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主体认定、聚众与持械的含义,以及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作人员在办理养老保险的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操作为他人谋利,但并未从中获得好处或收受他人钱物,并且在他人的行为未构成犯罪的情形下,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只能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如国家工作人员在为他人代理办理养老保险的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职务违规操作,意欲从中占有未足额缴纳而多余的钱款,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应属于侵占性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中企业性质审查和认定的问题缘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期,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诸多“红帽子”企业为基础展开论述;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审查认定企业的性质,无论是基于诉讼手段的选择还是诉讼结果追求的目标,均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到充足的依据;行政诉讼中的企业性质审查认定与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并不矛盾,而且与民事范畴的确权之拆迥然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7年下半年因美国"次贷危机"所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外国投资者不按中国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法  相似文献   

18.
是否具有农村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是外嫁女能否参与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重大利益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和关键所在。统计分析244个涉外嫁女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案件,可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外嫁女的集体成员身份时存在程序不正当、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各地行政机关介入集体成员身份认定的模式多样,且并无明确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审理外嫁女等原告是否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案件时评判标准及裁决结果也不统一,不予认定的理由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缺位、争议应由行政机关处理、属于村民自治范畴等,不同案件中的身份认定标准差异较大。鉴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事关农业户籍居民的基本生存保障等重大利益,建议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中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登记制度,人民法院应统一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司法认定的标准,明确行政机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上负有指导责任,同时规定外嫁女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保留事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企业改制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93年开始,改制的主要内容开始针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制主体已不限于国有企业,还包括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改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包括企业的合并、分立、出售、重组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工作人员随意低估资产、隐瞒债权、虚设债务、虚构产权交易等非法方式去隐匿公共资产,给国家或集体  相似文献   

20.
"德隆系"案件反映出,当前实践中以委托理财形式出现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还存在若干理论上的难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承诺保底收益的委托理财行为符合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性质;受托机构是否具备委托理财业务资质不影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不以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为前提;客户保本付息的固定收益不能作为吸存金额认定;续签合同的本金应当重复计入犯罪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