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遇到了两大特殊问题——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刚 《理论月刊》2007,1(10):15-1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历史接力,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包括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特别是人们的理解、教育的环境、手段、主客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从微观层面具体考察这些因素时,发现差异性是最重要的特征.差异性的存要求我们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同时,注意教师的培训、受众的研究,以层次性解决差异性,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是中共历史上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理论家,他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原则、方法等,刘少奇都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富有开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人们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通过互联网,快速有效地转化成为广泛人群所认知、感悟、评价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层结构以及技术和主体两种特征。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扩大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众范围,丰富着教学渠道的教学资源,拓展着教育时空;另一方面也冲击着教育课堂的教育模式、教师的话语体系和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因此,有必要利用网络文化的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育者自身素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管理,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理论,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观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雯雯 《传承》2009,(10):34-3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理论,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观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6,(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逐步中国化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鲜明、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形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筑梦理论"之中。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结晶,对于新时期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直接体现着"筑梦理论"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9.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及时进行反思、梳理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越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教育内容上,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越南化马克思主义为主体,重视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教育,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教育途径与载体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视全社会的舆论宣传与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产品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及其管理。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基金体系在我国建立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基金思想对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基金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历史观与人的主体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体现马克思评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和主体尺度的有机统一性。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以它全新的时代内涵和多维的现实视角 ,重新展现它的生机与活力。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定位 ,这是我党在付出沉痛代价后所得的结论。江泽民提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新视角。重点性建设与全面性发展集中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社会全面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以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阐述了宗教意识形态的派生性和依赖性,并将宗教批判引向政治社会批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继续推动制度创新,需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双轨制进行,同时需要扩大对外开放以借鉴别国制度发展的经验;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励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活动;还要为民间的制度创新创造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主题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民主政治制度,培养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多样性教育,促进对政治系统与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其理论与实践中突出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了适应性和主导性的统一,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4,30(3):107-110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这一话题的全部困难与希望,直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活动的中国语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需要确立一种基本信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首先是理论自身的任务,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自我内在理论价值的存在方式。而提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的原创性",既意味着对于单一意识形态延伸理论形态的突破和对于简单意识形态话语的超越,同时也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者提出了一种与时代相符合的创造性理论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实践哲学的飞跃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要想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价值、以创新作为实践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目标、在生态文明理论下实践、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