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蕊 《理论探讨》2012,(4):73-76
汤因比所著的《历史研究》虽然探讨历史本体和本性问题,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的统一性等问题,从总体上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但因为它能够广泛吸取众家之精华,而且汤因比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哲学家,因此,《历史研究》这部著作的许多方面都超越了思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有一种思辨化和形而上学倾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构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拯救实践"。马克思本人在不同文本中都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辨态度进行无情的批判。他始终坚持对实践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理解,反对构造关于实践的一般抽象理论和各种思辨体系。明确坚持对实践理解的"实践的态度",将实践概念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范畴而不是抽象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关于实践的"实践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对于各种抽象的思辨实践哲学的研究倾向具有批判和警醒作用。这也是在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理解中应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3.
"哲学批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流派、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哲学著作之间的批评."哲学批评学"可以定义为"概括和总结哲学批评活动之功能、原则、方法、规律等等的一门科学"."哲学批评学"的总体框架以哲学批评的定性、哲学批评的模式考察、哲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为"三根支柱".建设"哲学批评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方面去看: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的学科完善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中众多批评材料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王玲 《理论探讨》2004,38(2):31-3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创新性决定了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能够超越它所产生的时代,从而具有当代性。它的当代性表现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经济社会具有校正功能;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各种文化思潮碰撞中具有理论优势。目前,围绕着一系列重大的社会课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多层面多向度的探讨,由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历史趋势:一是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的趋势,二是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哲学并非"认识论"哲学,这一点国内研究者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阈中如何理解传统的认识问题,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撇开历史活动的"认识"不过是一个抽象,因为认识的全部框架--即认识的"格"--是历史活动给予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2)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进行批判,摆脱了近代以来抽象思辨哲学的困境,并开始创建以实践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根基的新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本文试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实内涵及其可行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魏博辉 《学理论》2009,(27):108-109
哲学思维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哲学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由哲学的本质,即“批判性”决定的。然而,在哲学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不可变与可变、继承与批判三个基本关系,这也是哲学创造发展的主要条件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朱蔷薇 《学理论》2011,(35):60-61
斯特恩从历史主体的内心体验出发,提出一种苦难体验型的历史哲学观;马克思立足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认为历史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客观生成的。斯特恩的历史哲学将人类的主题局限于苦难,忽视了生活实践的丰富性,这是不科学的,但是其注重对个体心理层面考察的思路可以成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历史本身,属于一种"精神"世界体系范畴,而观察这一世界的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以此为核心论点贯穿始终,着重从理性是什么、世界发展合理性的表现是什么、如何实现理性对世界的主宰,以及这一精神世界历史行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来详细地说明世界历史就是精神外化的发展史,是自由意识不断由隐到显的实现过程,而国家则是精神在世界上的实现,理想的国家便是绝对精神最终追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革命是一场话语革命。从话语视角看,西方传统哲学历史是形而上学话语的发生史,马克思的哲学话语革命就是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根本性颠覆和改造。从话语逻辑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思辨逻辑转变为现实逻辑;从核心范畴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话语中的知性范畴转变为生活范畴;从话语受众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的小众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从话语功能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话语转变为改造世界的话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求从哲学反思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加以探究。"三题"并非简单地意味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问题的探讨,"三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前""题中""题后"的反思,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性分析、内在含义分析以及效果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如此研究,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意识形态叙事推进到哲学反思的层级。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4)
进步观念是历史哲学的重要思想主题,也是历史运动科学解释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一种理论设想的假定这一假定是基于认可正面价值的积极性和理性行动的现实意义。在确定历史进步的前提下,对于历史进步的评价准则的探讨是多元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来探讨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们各有其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现实形态或主导形态。  相似文献   

14.
王天成 《理论探讨》2001,1(4):43-45
本文站在逻辑与心理统一的立场上对西方关于心理主义的批判作了批判性的澄清。人们通常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存在着对逻辑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误解,即对逻辑的形式化的理解和对心理的经验化的理解。实际上,扬弃了遮蔽状态的“纯粹”心理活动是一种澄明状态,它恰恰是逻辑意义自身呈现的原始视域。在这个意义上说,逻辑与心理处于统一基础上的张力关系中。对纯粹心理进行描述的思辨心理学也不是与逻辑学相脱离的经验心理学,而是关于逻辑范畴在纯粹心理中构造自身的学问,它和逻辑学说亦是一种互补关系。如呆把广义的逻辑学看作哲学的最高成果,那么在无蔽状态中的纯粹心理便构成哲学的官能,而思辨心理学便是有关哲学官能的学问,它和逻辑学共同构成哲学的总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普遍主义方法的批判,探讨了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从而揭示了政治哲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和普遍主义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精华的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的产物,同毛泽东哲学思想一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精神成果。但是,由于所处历史方位及其所要解决的民族与社会发展问题的不同,邓小平哲学思维又有其独特之处。一、把握时代、立足国情的唯实性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或思维方法,邓小平哲学思维的运思特色就是其与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不同之处。而首要的特色是对所处时代特点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分析与把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世界范…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存在论思想开启了哲学的本体论转向。巴门尼德是开端,接着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与古希腊本体论思想有关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期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脉络及其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津津乐道地享受黑格尔的逻辑学,抑或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等,忽略了黑格尔哲学的真正主旨.在我们看来,被誉为传统形而上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根本主题应是对自由原则的"重新"论证.首先,黑格尔哲学的理想是建构以绝对精神为基础的思辨自由原则;其次,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精神哲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原理>等中,详尽阐明了自由自我运动的意义;再者,黑格尔为超越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的现代性自由观,实现个人与伦理共同体的内在统一,构筑了以"伦理实体"为基础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19.
罗小龙 《学理论》2013,(24):61-62
邵雍,北宋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其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并称为"北宋五子",五子之中,惟邵雍偏于言数,这让邵雍格外与众不同。对数的推演,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历史哲学当中。邵雍的历史哲学思想风格独特,以他的诗歌为切入点来分析颇有兴味。他的历史哲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宇宙历史年表,历史演进理论,社会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0.
臧峰宇 《理论导刊》2006,1(11):44-47
从现代性维度审视马克思哲学变革,可见资本现代性经济形态与现代形而上学思辨形态的内在关联,"现实的个人"的现实境遇反映了现代性基本特征。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实质是资本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批判揭露了异化的现实与资本增殖的秘密,同时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意义引向纵深的历史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