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平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任务中,应当以“乡风文明”作为建设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抓好家庭、社区和乡镇三个层次的载体和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集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乡镇的基层性、群众性等特点决定了乡镇行政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丰富的内涵,而乡镇行政组织在新时期的任务变迁,则要求推进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最高目标,以服务行政、自主行政和科学行政为基本框架的乡镇行政组织文化建设,同时它又与乡镇机构改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展对村民委员会的研究,我们实地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宜山、罗城、柳城、鹿寨县,江苏省的江都、江宁县。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出现,给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形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在考察中看到,建立起村民委员会的那些地方,安定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物质文明的建设蓬勃发展;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办体育文艺事业,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活跃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讨论、决定和办理本村的事宜,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鳏寡孤独、军属烈属、五保户和困难户得到较好照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形势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来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迅猛发展;另一个是群众性的建设文明村的活动,正在我国农村蓬勃兴起。其发展速度之快,活动内容之丰富,社会效果之显著,都超过人们的预料。它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两个特点,标志着当前我国农村形势发展的主流,反映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整个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沿着社会主义轨道胜利前进的正确方向。正因为如此,农村的形势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越来越强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精神越来越振奋。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应着力解决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 ,物质利益与精神支柱 ,乡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开展群众性活动与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的关系问题 ,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宁波市根据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相继组织开展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教育、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等大规模群众性思想教育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于景森 《求知》2007,(1):20-2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功能.培育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五个一”(建一个村(居)民学校。建一个文体活动站,建一个综合服务站。建一个健身休闲花园,建一个文明宣传长廊。)活动为载体。以“培育新风尚,塑造新形象”为目标。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建立制度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农村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从实际出发,在注重实效上探求新途径?苏州市从去年开始,在全市132个乡镇的951个村中开展的创建“新风户”活动,则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2年12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在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同时,各地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村民委员会九十多万个。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村委会对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党为了加强农村建设,全面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的战略部署。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中强调"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农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基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繁荣发展文化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革命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生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文化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村民参与其中,并逐渐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本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现状,并对今后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分析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村的管理组织是村民委员会,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农村村民委员会同城市居民委员会一样.都不属基层一级政权,而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由于我国城市盛行“单位办社会”的现象.所以,城市居民委员会所担负的只是一些相对轻微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左红卫 《学理论》2013,(18):196-197
1934年9月成立的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简称回文会),是群众性文化团体。回文会成立后,积极筹措资金,发展回族文化教育,兴办小学、民校、夜校、妇女学校等。回文会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疆回族民众的文化素质,为发展新疆民族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上海市市级机关各单位坚持把机关文化建设放在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努力在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中走前头作表率.  相似文献   

17.
左信 《学理论》2014,(4):175-176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以改变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8,(11)
伴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农村文化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乡村振兴需要农村文化的振兴,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本文关于农村文化困境的出路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分为"激活原动力,给农村文化打一剂强心针"和"加强外推力,给农村文化装一个助推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秀芬 《学理论》2013,(4):26-27,134
农村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思想解放的程度。通过对农村文化外延和内涵的深层次解读,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实施策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总体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