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编辑同志:最近,我老做噩梦,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思考——实际上是发呆,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连夫妻生活都觉得可有可无。爱人让我到医院做了体检,可什么毛病也没有。以前的我性格开朗、生活乐观,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跟你们说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张挂有“飞车抢劫当场击毙”标语的警车照片在网上引起争议。记者调查后核实,荥阳市公安局多数警车都挂有这样的标语。荥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张雨介绍,荥阳市公安局刑警队的车辆全部张贴着这样的标语,下辖的14个派出所,有28辆警车悬挂着这样的标语。“这样的标语对犯罪分子有威慑作用。”张雨说,“每年夏天都是双抢案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3.
杂谈两则     
“尽量让读者满意” 题目打了引号,意在说明不是我说的。我只是个读者,如果有谁问起来,我当然有这个要求。但像我这样的人要求又有什么用呢?再说,说这话的人最好是作家。只有作家们这样认识到了,这话才能真正变成现实。所以,题目上的这句话,不仅要读者说,最好要作家们去说。 可现在没有几个作家这样说,尤其是在心里这样说。有人至多不过在嘴上说说而已,还有不少作家连嘴上也不这样说。这样做的结果,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文学期刊不好卖呀,多少作家写的小说散文进了废品站呀,更不用说一家又一家刊物没有去“尽量满足读者…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14,(23):33-33
这恼人的原稿终于完成了。但是我却没办法将其发出去。因为贴邮票、上保险都要花钱,而我身无分文。至于为什么要上保险,因为我手头上没有副本。 若论《资本论》的收入,它还赶不上我一边写作一边抽烟的烟钱。亲爱的恩格斯:你的信是在今天极其混乱当中收到的。我的妻子生病了,小燕妮也病了,莱亨则患上了一种神经热的疾病。我没有办法去叫医生。这些都是因为我没有一分钱去支付医药费。大约从一周或十天前开始,我只能用面包和红薯来养活我的家人,即使是这样,今天有没有都还是个问题。不用说,这样的饮食,这样的状态,对于养病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虽然父亲没有了,但在这里没有失去父爱,乳山的父老乡亲都很关怀我。”在一个边防哨所,湖南籍战士卢于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6.
时间:2009年9月9日 地点:江油市检察院 我叫李道成,是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检察院(原江油县人民检察院)一名四级高级检察官。我1949年12月出生,与新中国一同成长。1979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我由部队转业到江油县检察院工作至今。我见证了第一辆自行车“警车”,与检察院一同成长,同事都尊称我为“李老”。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德国人敬畏法律的文章:德国出租车司机古德里安载着急诊病人来到医院急救站,一辆警车正横停在急救站门口。古德里安皱了下眉头:"交通法规不允许在急救站门前停车,警车怎么可以这样随意?"十几分钟过去了,警车还是没有开走。古德里安找来纸笔,按照违法停车告知单的格式写了一份"罚单",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把"罚单"夹在警车的雨刮器上。两名执行公务的警察从急救站出来后,发现雨刮器上的"罚单",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交通法规。回到警局,他们把"罚单"交给局长,接受处罚。局长依法处罚了违法停车的两名警员,并将缴纳罚金的银行票据复印件送给古德里安。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3,(3):1-1
70多岁的陈庆权,每天早上都会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附近锻炼。2013年1月26日上午,途经大礼堂时,他发现这天人代会开幕,但礼堂周围却畅通无阻。“不见警车开道,也没封路!”说着,陈庆权乐了。会场内也是新风扑面:没有纪念品,没有文娱活动;在分组讨论会场,桌上只有清茶一杯,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代表、委员,发言都直奔主题,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9.
1980年2月29日,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不久,他到广东考察。在广州,警卫部门按常规给他安排警车开道。他发现了,就对公安部门领导严肃地说:“为什么让人家的车给我让路呢?今后不能这样做!”1980年10月30日中午至31日下午3时,他到北海、钦州考察,事先通知了广西区党委和警卫部门五条指令:一、不准站岗放哨;二、不准请客送礼;三、招待所住着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不准让人家腾房搬家;四、当地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不准从外地调好车;五、只地委书记一人到直升飞机停机坪迎接,不准人…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两年前我向社区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入党是我多年的心愿,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退休前一直没能如愿,退休后这一追求也没有停止;二是我发现社区里也有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同志正在申请入党,唤起了我入党的希望。开始一些老同事劝我说,都那么大岁数了,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何必再受那些累呢?可我决心已下,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平时经常找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了社区党组织的好帮手。可是两年过去了,还没有解决组织问题,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是不是像我这样的老同志申请入党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11.
选择坚强     
又是一年的开端,手机中不断出现贺新年的短信,“万事如意”的祝福居多。我当然很感谢这样的祝福,但我的确知道,“万事如意”是万万没有的!就在2008年11月末,报纸上一组关于一位38岁的女作家跳楼身亡的报道很让我心绪难平。准确地说,是其中不太起眼的一小段内容,让我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12.
钱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钱”,大家都认识,不过也有人叫我“孔方兄”。奇怪的是大家谁也都离不开我,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却越来越都瞧不起我,让我弄不明白的同时,也让我心里很恼火,这难道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吗?说起来也真是的,我的名声不好,也许还真的怪那个又臭又硬的南阳人鲁褒了,作什么《钱神论》,并满嘴胡言什么“钱的形象,像天地一样有圆有方,人们亲它爱它如同弟兄,尊敬地称它为孔方兄。没有美德而倍受尊崇,没有权势而炙手可热,出入宫廷高门,可以转危为安,起死复生,变尊贵为卑贱,使活人被杀死。所以愤怒争论时没有钱就不能取胜,…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仆人出行要鸣锣开道或警车开道,没人会相信。但如果说某些“公仆”出行必是红灯闪烁,警车开道,就没有人不相信了。公仆出行、警车开道的场景对寻常百姓而言,甚至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相似文献   

14.
周国平 《学习月刊》2013,(15):53-54
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看重财富。我并不认为财富一点也不重要.我没有那么清高。我的看法是,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次好的东西而把最好的东西牺牲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所说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那是真正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东西。你可以去挣钱.挣得越多越好.但是要记住.第一不能让挣钱的过程损害了人生的主要价值.第二应该让挣到的钱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主要价值.这样财富才会是增进人生幸福的一个砝码。  相似文献   

15.
白岩松 《新湘评论》2014,(10):44-45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很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论相貌,你怎么也比我强,你不能看顺眼了,现在觉得我很好看,人不能这么没立场。所以反过来说,我为我经历过这样的青春而感到骄傲,它也能让我今天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心平气和。人生女口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的话,人生就没有那么多趣味了。  相似文献   

16.
田文杰 《党建》2012,(5):3-M0002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力量,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在《党建》杂志的每一期,都浓浓地浸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我深切感受到信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坚持到底     
吴晶 《党建文汇》2007,(6):51-51
儿子6岁时,我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我6岁时却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当飞行员,要当外交官,拳击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让人向往,但是我的儿子什么都不要。  相似文献   

18.
石头剪子布     
佚名 《学习导报》2012,(6):54-54
姐姐大我3岁,我们姐弟俩从小在一起长大,很是亲密。那会儿物资匮乏,有什么好吃的,比如一粒奶糖、一块饼干什么的,姐弟俩总是你让我、我让你的,谁也不想占为己有,最后都是姐姐提议说,我们来用石头剪子布决定吧。这样一种3岁小孩都会玩的游戏,就成了我和姐姐分配那点不多的物资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19.
石头剪子布     
姐姐大我3岁,我们姐弟俩从小在一起长大,很是亲密。那会儿物资匮乏,有什么好吃的,比如一粒奶糖、一块饼干什么的,姐弟俩总是你让我、我让你的,谁也不想占为己有,最后都是姐姐提议说,我们来用石头剪子布决定吧。这样一种3岁小孩都会玩的游戏,就成了我和姐姐分配那点不多的物资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我到了太行山深处。一位县领导人叫穷:“我们无地可卖,财政收入困难,GDP上不去。”细谈,他所说的无地可卖,是指没人来买,其实山区土地比平原充足,政策比城市宽松。这样叫穷,让我惊异,财政收入,GDP增长,能靠卖地吗?前些年,山区领导人说那里贫困,一叹没有矿藏,二叹没有旅游景观,如今视线转移了,更关注卖地。卖地来钱快,又没有碳排放,不必忧虑环境责任。卖地之风,代表了当前一些地方的为政之道,这居然让山区自愧弗如,可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