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从医56年的军医,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温暖了成千上万颗心。广大群众称赞他是“人民的好军医”、“当代的白求恩”。除此之外,他还赢得了一个高尚而神圣的独特称呼:“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就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华益慰一直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先后参加了西藏医疗队和海城、唐山抗震救灾工作。他技术精湛,做了数千例手术,攻克了一个个医学难题,成功地实施了一次次高难度手术,把数千条宝贵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情。他每做一台手…  相似文献   

2.
<正>“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开国中将黄新廷的家乡就在洪湖岸边。他15岁参加革命,一生赤胆忠心,身经百战,宁折不弯。红军时期,他曾带领连队用25发子弹打跑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大队;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创造以八路军一个团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记录;解放战争时期,他敢公开对彭德怀的作战计划提出不同意见;“文革”时期,“造反派”逼他诬陷老领导和老战友,但他的检举材料只写着“贺龙是好同志、好领导”“余秋里是个好同志”“王尚荣是个好同志”。  相似文献   

3.
“铁三角”缘结《印象·刘三姐》张艺谋在拍电影的同时,一直对舞台剧情有独钟。1998年,他去桂林出差时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果能在桂林天然的山水画卷上制作一台室外演出,效果肯定好,但因事情太多,迟迟未能实施。  相似文献   

4.
他成功地主持申办“襄樊学院”,改写了我市无本科院校的历史; 他巧妙地实施“联合办学”,盘活了政府和国企两大教育资源,缓解了市民瞩目的“入学难”; 他力主“中考五统一”,净化了纷争不息、散乱如麻的招生市场; 他倡议“对口扶贫援建”,加快了山区“普九”进程; 有人说他“不会吸烟,不会喝酒,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只会工作,不划算”。然而他的同事、他的部下、全市中小学教师拥护爱戴他。一位青年干部动情地说:“在我十几年的频繁岗位调换中,还未遇见过这样的好领导。”一位老干部说:“现在像他  相似文献   

5.
张超 《实践》2021,(1):58-59
在磴口县补隆淖镇新河村打听高广晟,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好书记,没有私心”;“这个人特别倔,但全是为了村里好”。高广晟原本是新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00年通过“海选”成为新河村村委会主任,2009年他当选为新河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怀揣着一颗为民热心,凭借满腔热忱,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致富增收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大清二百年,据说官性修养得最好的是张廷玉。他的法宝就是三个字:“好,好。好!”有天一个干部来请假,他说好好好,这干部转身提脚就走,他就问,何事请假啊,这干部说,“适闻父讣信”,张首长点头不休,“亦云好好好”。有这般官性功夫,雍正钦定嘉奖,将其树立为官僚榜样,“本朝汉大臣得配享太庙二百年,唯桐城张文和一人”,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要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带头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是武警贵州总队毕节地区支队政委李安立常挂在嘴边的—句话。他在任支队政委7年多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蓬勃朝气,靠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出了一个好班子,带出了一个好支队。支队连续8年实现“三无”,多次被评为先进。他本人也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武警部队优秀师团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真抓实干的领头雁李安立的“第一把火”从党委机关烧起,对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精力外移、好酒贪杯、涉足地方…  相似文献   

8.
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学班是基本的教育单位,应当把好这一个关口。然而,单靠班主任一个人,即使他有天大的本领,也是难以“一木独撑”做好工作的。培养好一支班级学生干部队伍,调动其积极性与发挥其创造力,是形成优秀班集体、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因素;而在培养学生干部上,班主任就需要做到: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兴山县实验中学于2002年成为宜昌市第一所省级初中示范学校,2003年荣获兴山县唯一的“全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今年上半年又被宜昌市委表彰为兴山县学校中唯一的“五好”基层党组织。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所山区中学的辉煌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好班子,培育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机制,建立一套好制度”这一目标要求,实施“三大工程”,让鲜红的党旗映红校园。  相似文献   

10.
聂建云 《当代贵州》2024,(21):38-39
<正>走出贵州,异地创业,致力于通信行业物理连接设备行业,乌蒙汉子彭成在宁波带动百余人成功创业。带头成立商会、返乡投资产业、帮助山区学子……他有着深深的家乡情怀。“一个人发展好不算好,把一群人带动好才算好。”从贵州到浙江,在彭成立足宁波干事创业的20年奋斗历程中,他向着所追逐的“好”勇毅前行,通过一个个黔籍人员互帮互助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1.
常听一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你对他好吧,他认为你软弱可欺,根本不听你的;你对他凶吧,他要死要活,来一个离家出走,弄得你身败名裂。以致教师处于‘两难’境地,放不开手脚,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实这是没有掌握好“好”和“凶”的对象,没有注重因材施教;没有把握好“好”和“凶”的度,过“昵”或过“严”。在温柔慈爱的大原则下,对一些特别“调皮”的问题学生,适时“棒喝”,更能“刺激”其幡然醒悟,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被喜爱他的同事和学生们称为“一个埋头苦干、锐意改革的好校长”。从他2000年就任校长以来,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个棺材。他认为棺材和死人是连在一起的。他想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难?想到这,他那由当官带来的喜悦没有了。这天,他看到了一个算命的。于是,他就叫那人给算一下。他刚把那个梦说完,那个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反问道:“梦见棺材怎么是一个好梦呢?”那个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那…  相似文献   

14.
头几天,我到一个老同学家串门,看到3口之家挤在一个16平方米的小房间,除了厨房、炕和床,连转身都困难。他工作近20年了,这种情况很少见。他妻子抱怨他无能力,他却说:“我每年见单位那么多人要房,自己就张不开嘴了。”恰巧,第二天又遇见他所在单位的领导,谈起了这件事儿。他说:“老×是一个好党员,实实在在地干工作,从来不要求什么,也没有怨言……”  相似文献   

15.
与同龄人相比,15岁的史延超是不幸的。他虽有三父三母,却无一人照管他,结果被迫辍学,流浪街头。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一位“好叔叔”,这位“好叔叔”为他主持公道,不仅使他重返了校园,而且使他享有了同龄人应有的一切。这位“好叔叔”就是长治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曹燎原。小延超1986年8月13日(农历)出生在黎城县东阳关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出生40多天后就被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又委托给奶父母抚养。8岁那年,小延超被送回到养父母身边。由于从小没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在感情上互不接受,养父母对延超从开始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程世刚 《党史博采》2006,(12):39-41
人各有名,名字不仅仅是标识一个人的“符号”,有些人的姓名也寓含着他(她)的抱负和志向,在新中国1955年授衔产生的十位元帅中,除聂荣臻外都有着非凡的改名经历。一、朱德:红色的品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六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琳琅西麓李家湾一个佃农家庭。在他戎马生涯的一生中,曾用过好几个别名。朱德诞生时,母亲为图个好抚养,像他前面两个哥哥“阿牛”、“阿马”一样给他取乳名叫“狗儿”。偶尔,朱家也按川北习俗,分别称呼兄弟三人为“牛娃子”“、马娃子”和“狗娃子”。到了4岁,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翼城县庄里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重点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和奖励,其中1995年、2001年、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先后授予“文明村”、“园林化文明村”、“文化活动先进村”、“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先进村”,1997年被临汾地委、行署授予“文明村”牌匾。他们实施建设“文明村”的基本作法和经验是:法德并举,建设清明的政治文明庄里村能富起来,得益于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长。以吉英礼为支部书记的“两委”班子,多年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做到“权…  相似文献   

18.
1998年4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陕南某县级市的市直机关中传开:年仅32岁的原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小刚卧轨自杀!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这个才华横溢、前程似锦的年轻干部为什么要自寻短见?是谁“害”死了他?他本是一棵好“苗子”李小刚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困...  相似文献   

19.
选好“一把手”建设“小康区”──晋城市城区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纪实张留祥,刘小虎晋城市城区区委从1991年开始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通过“选配好农村支部书记,培训好农村支部书记,管理好农村支部书记”的有效方法,造就了一支过硬的“领头雁”队伍。这支...  相似文献   

20.
庄稼得了病,他一眼就能判断出病因,人称“一眼准”;找他问农技问题,保准“一问灵”;他30年义务为乡亲服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稼医生”—— 他为庄稼看病“一眼准” “嘟嘟……”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至,停车、熄火、跳下、支好车,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看其风风火火的做派,完全像一个毛头小伙儿。其实,他就是现年69岁的冀州市首位高级农艺师王玉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