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最遭人痛恨。在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节骨眼儿上,更是如此。人们痛恨用“乌纱”换银子的卖官者,而对拿银子换“官帽”的买官者,痛恨之外还加不屑。在一般人眼中,买官是可恨的:因为这意味着劣马淘汰良马,庸人挤掉能人;买官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没有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2,(30):56
画外音: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在一些买官者看来",官帽"只不过是用金钱换来的"商品",当他们用金钱敲开了官场的大门,如愿以偿戴上"官帽"后,便会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用做生意的方式来运作手中的权力。在恶性循环中,有些人甚至将市场法则中的拍卖方式移植到了选人用人中,买官者争相抬价,卖官者则待价而沽,谁出的价钱高,就把乌纱帽批给谁。如此疯狂的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3.
《工人日报》今年2月18日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说,中组部近日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给全党敲警钟,要求严厉惩治用人腐败。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惩治“卖官”莫放“买官’人。大意是:看一看4起“卖官”案中,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乌纱市场”有需求;“买官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站     
著名党建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治理用人上的腐败,从源头上遏制马德式买官卖官腐败案件发生。他分析说,在利益驱动下,一些领导干部想把权力变现,于是买官卖官有了市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过年、生病,跑官要官的给他送钱送物,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为有效治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腐败,中央纪委提出在党委常委会上,就“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采用票决制。这在党委“议行合一”权力架构尚未科学分解前,采用分解党委事权的举措,能起到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中纪委、中组部近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陕西省商洛市委原常委、商州区原区委书记张改萍通过为他人晋升职务牟利等7起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张改萍的典型与他人不同,她的卖官居然有清单,而且条目清楚,她“批发”出去的27顶官帽都标明了相应的金钱数目以及27个官帽拥有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官员竟然是靠贷款来买“帽子”。把买官人卖官人都公诸于众,在官场而言,似是一件违反“潜规则”的咄咄怪事。卖官案的发生早已不只一起两起了,每逢换届时节,总是有一批人或闻风而动,或蠢蠢欲动。但卖官窝案我们常常看见,却始终不知道这…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表现形式有各种各样,有贪污受贿,有生活腐化,有徇私枉法,有卖官买官,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极端化的腐败现象:领导干部为了夺取权力,竟用谋杀手段直接从肉体上消灭竞争对手或上司!这种极为恶劣的腐败现象,近年来出现了增多的趋势。1994年,江西省安义县县长陈锦云,...  相似文献   

7.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9-20
“买官卖官是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腐败现象,被人称为‘腐败之母’。它直接动摇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李满春教授说,“虽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组织不断加大对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力度,但买官卖官现象仍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8.
正买官卖官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买卖的是公权,谋取的是私利,政以贿成、公权私授,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如果说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那么买官卖官就是最大的吏治腐败,必须坚决打击。中央明确要求,对以谋取职务调整、晋升等为目的贿赂他人或者收受贿赂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再依纪依法严厉惩处。近年来,中央、省委连续出重拳整治"买官卖官",但仍有一些干  相似文献   

9.
<正>李云忠的贪腐有些特点:因为收钱"不倦",他慢慢变成了买官者的"牵线木偶";同时,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连90万元这样不算小的数目,都被他斥为"打发叫花子"。买官卖官是公认的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恶劣现象,腐败之尤。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或多或少都有买官卖官之类的问题。买官卖官的交易很隐蔽,以卖官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被各地揭露出来的数起买官卖官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下大力气纠正买官卖官现象,已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令人震惊的买官卖官现象现在干部队伍中比较流行这样几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降格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只送不跑,提拔不了;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买官卖官已成为一些人发财升迁的重要手段。买官卖官一般都是“一对一”交易。为了增强隐蔽性,买官卖官之间多为直销,很少有中介组织插手。某地纪检部门曾对20多例买官卖官案件进行剖析,发现这种交易一般都选择在晚上,地点选在家…  相似文献   

11.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 ,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 ,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 ,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 ;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 ,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 ,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3.
切实加强选拔任用干部责任制——从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看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中共临汾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万年发生在吕梁山中的汾西县买官卖官案,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买官卖官者利用这个县党内监督机制上的薄弱环节,把行贿受贿的腐败行...  相似文献   

14.
位于皖西北黄淮大平原南端的阜阳市,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国内乃至海外的各类媒体上,问题的焦点是,这里曾经买官、卖官既有价也有市。从原阜阳市长肖作新到原市委书记王怀忠(后任安徽省副省长,已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大批贪官接连中箭落马,其中,为数不少与用人腐败有关。阜阳市参与买官、卖官干部人数之多、时间之长,腐败给社会造成损失之巨,都是十分罕见的。以买官、卖官为主要特点的全领域腐败现象,暴露了当前干部管理特别是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软肋”。这也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必然  相似文献   

15.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3):14-18
面对买官卖官顽疾,中央高层掷地有声:“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16.
陈雨露 《先锋队》2010,(4):34-35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之风呈现蔓延之势。个别领导干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地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在政治领域钱权交易、买官卖官,在经济领域钱权交易、商业贿赂,在司法领域钱权交易、徇私枉法。这对人民、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有相当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郭学德 《唯实》2004,(3):56-60
现行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且不受制约或很少受到有效制约;"权力--责任--利益"机制扭曲;"权力利益巨大化"和"权力责任虚空化"倾向严重;监督乏力,惩治被动,导致"腐败黑数"大量存在.要遏制和消除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为特征的"吏治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有权力、有漏洞的地方,就有腐败。无论是英国议员的“骗补门”还是美国的州长“卖官”事件,均表明腐败乃是一种全球性病毒,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只不过西方政客门类众多的“吸金大法”关注者少.因为都是隐藏在一桩桩小事里。  相似文献   

19.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透视“一把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  相似文献   

20.
反腐     
《廉政瞭望》2011,(3):9-9
查处“买官” 最近,湖北省纪委查处了恩施州原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希宁受贿案涉及的买官卖官问题,并责成恩施州有关机关对认定有“买官”行为的25名干部给予了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