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公司联合宣布了一个震惊华尔街和IT业界的重磅收购消息:微软以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约合21.8亿美元)获得诺基亚的专利许可。此次收购交易总额为54.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福布斯》杂志撰文将其交易价格称之为"惊人低价"。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此番交易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是继2011年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在全球IT业界掀起的又  相似文献   

2.
国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3,(Z1):6-13
专利苹果谷歌收购柯达专利1月11日,美国曼哈顿破产法院在听证庭上通过了苹果谷歌联手收购柯达专利案,此次收购协议的价格总计5.27亿美元。此次收购计划主要瞄准柯达电子图像采集、处理和共享等1,100项专利技术,作为柯达走出破产清算程序的重要一环,苹果谷歌联手开出的价格少于柯达所预估的20亿美元专利资产总额,柯达宣称以往授权三星、摩托罗拉和LG等企业使用这些专利技术的许可费用都超过30亿美元;然而苹果谷歌对柯达的意见有所保留,他们在最初的竞拍中提出的收购价格仅在1.5亿至2.5亿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3.
在谷歌以125亿美元购得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之后,微软启动诉讼程序,诉称摩托罗拉的安卓手机侵犯了其专利权。微软声称,摩托罗拉侵犯了其七项专利,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ITC)禁止其手机在美国的销售,这就使得视窗手机与安卓手机的专利大战再次升级。摩托罗拉就此发布声明,声称其也已经在美国和欧洲针对微软的大规模专利侵权行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4.
正摩托罗拉与微软之间旷日持久的专利官司,由于直接涉及到标准与专利中的合理无歧视许可承诺兑现和认定的核心问题,再加上所涉标准的重要性和双方的业界地位,因此广受业界瞩目。这场官司涉及到的专利是摩托罗拉所持有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和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的必要专利,摩托罗拉认为微软在其Windows系统和Xbox游戏产品中都使用了这些专利。这场缠斗最初开始于2010,当时微软主动发起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专利的问题逐渐成为新闻的焦点。不得不说,通信行业的几大巨擘之间的专利大战毫无疑问地起了关键作用。被称为“Rock star”的苹果与爱立信、微软、黑莓和索尼的联盟,与谷歌、三星、HTC、华为等公司的专利诉讼,使得专利问题变得更炙手可热。而2014年5月,苹果与谷歌达成的专利诉讼和解协议似乎传递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信号。苹果与谷歌的这项专利大战起源于2010年10月初。当时摩托罗拉向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控苹果公司专利侵  相似文献   

6.
去年10月,经济学人上的一篇文章《Smart-phoneLawsuits,TheGreatPatentBattle》总结和分析了近几年来IT科技巨头们错综复杂、眼花缭乱的诉讼。以苹果为中心,涉及到谷歌、微软、诺基亚、甲骨文、RIM、HTC、摩托罗拉、柯达、富士施乐以及高通。将近一年过去了,硝烟中的火药味更加浓烈。  相似文献   

7.
欧盟实践     
欧盟批准微软和诺基亚并购案 近日,针对微软收购诺基亚案,欧盟委员会在经过考察后发现两者之间的业务只有“适度重叠”而不大可能引发不当竞争,因此欧盟委员会批准了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申请。之前美国政府也无条件通过此案,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创下了至少十年来无线移动业务领域最大的一笔收购案.对于谷歌而言,该收购要多于它在2004年上市以来的185项收购的总和.鉴于谷歌和摩托罗拉都是全球性的公司,如此规模的交易必然要接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日、欧针对专利池的反垄断审查标准有趋同之势,其分析要点主要集中于入池专利的有效性、互补性和必要性、许可的非排他性与非歧视性、专利费率、强制性一揽子许可、专利回授以及敏感信息的获取等。2007年以来,美国的相关审查标准被不断放宽,更加有利于专利权人。我国作为国际主流专利池的主要许可对象国,应当尽快制定专利池的反垄断审查标准,并将专利池过高的专利收费作为反垄断规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芬兰手机制造商诺基亚作为曾经的手机市场霸主,在当下苹果和三星风光无限的智能手机市场,却是黯然转身。然而,在过去的2013年,诺基亚的身影却依然频繁出没于媒体报道之中,首先当然是因为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大事件,此外,诺基亚投身于智能手机领域的专利大战,也是其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2013第一季度销售中亏损13亿欧元的负面报道,到8月为止,诺基亚已经在美国ITC、特拉华州以及德国的慕尼黑、曼海姆、杜塞尔多夫对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科技大爆炸的年代,企业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制造产品和树立品牌,优秀的企业做的是标准。纵观全球通讯领域,高通、三星、华为、诺基亚、IDC、爱立信六家企业霸占4G关键技术专利的半壁江山,围绕这些标准必要专利的攻防战受到世界瞩目,三星与苹果、微软与摩托罗拉的持久战余波未了,华为与IDC的反垄断和标准必要专利之争便将战火硝烟弥漫至中国战场。除了这些典型的专利战外,标准必要专利可能衍生出的垄断问题也不容忽视,欧盟一直是反垄断执法实践的领头羊,其对摩托罗拉的反垄断调查中,为所有寻求标准必要专利授权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标准与专利权的结合已成为必然,于是标准的公共性与专利权私有性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基于FRAND下的合理费率一直是业界很困扰的问题。本文以微软与摩托罗拉专利许可费之争为背景,详细介绍了该案中"合理无歧视"原则下许可费率计算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我国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企业如何应对标准专利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4,(4):12-21
正微软并购诺基亚,商务部附条件批准——4月8日,商务部宣布有条件的批准微软对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的并购。去年9月,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元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及大批专利组合。中国商务部的批准被认为是这笔并购案跨过了最后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4.
国外简讯     
Regeneron与Genentech公司达成专利和解协议Regeneron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日前发布声明称,公司已经和Genentech公司达成了涉及名为"EYLEA注射剂"眼部用药销售的部分和解协议,并获得了一项专利的非排他性许可。该专利名为"Davis-Smyth专利",涉及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VEGF receptor proteins)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诺基亚、微软,两个曾经的大佬,如今在智能手机市场一起陷入了泥沼。强强联手开疆扩土的誓言犹在耳边,然而现实中王者归来的大戏尚未开幕就已胎死腹中,在相互扶持挣扎了两年之后,在智能手机领域没能力挽狂澜的微软和诺基亚却再次在新闻界掀起波澜,赚足了眼球。与上次的合作不同,这次是彻底的收购。但是,在他们的时代已经落幕后,人们已经很难相信,他们还会冲上舞台中央。9月3日,诺基亚、微软同日于官方网站发布消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信息产业蓬勃的时代,我们曾历经微软的崛起,又亲见苹果席卷全球,这些企业造就的神话无不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如今,Google与摩托罗拉的收购风波渐息,iPhone与HTC的专利角逐又起,新闻中专利二字频频出现,让街头老妪巷尾顽童都有所耳闻。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产业蓬勃的时代,也是专利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专利添附是指非专利权人对专利进行再创新形成新物的事实,具有不吸收“原物”及其所有权,其实施与在先专利具有“不可分离”性,是新物依赖实施在先专利的规则;是对改进创新、专利许可再创新、集成创新现实的制度性回应,可分为专利加工、专利附合与专利混合.专利添附遵循约定优先、效用较小者许可较大者使用和受益者补偿原则.专利添附的价值在于鼓励不限于专利权人的任意方对专利进行改进与成果实施,保护专利权人权利同时也促进添附人、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合理定位专利权的排他性.  相似文献   

18.
11月5日,韩国LG电子发布消息称,其已与谷歌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授权双方可使用对方的专利产品组合,协议不仅包括双方当前持有的专利,还覆盖未来十年申请的专利。LG电子表示,其将以同谷歌签署此项协议为契机,积极利用谷歌在安卓系统、数据处理及信息安全等方面拥有的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LG电子在可穿戴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等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专利的问题逐渐成为新闻的焦点.不得不说,通信行业的几大巨擘之间的专利大战毫无疑问地起了关键作用.被称为“Rock star”的苹果与爱立信、微软、黑莓和索尼的联盟,与谷歌、三星、HTC、华为等公司的专利诉讼,使得专利问题变得更炙手可热.而2014年5月,苹果与谷歌达成的专利诉讼和解协议似乎传递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专利当然许可制度在英国和德国取得良好效果,主要体现在申请当然许可登记的专利总量大、登记专利获得有效的实施等方面,而这根源于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的合理设计.以税费减免和专利信息免费推送等国家优惠政策换取专利权人手中的排他性独占权,在保障专利权人利益的前提下扫除阻碍专利实施的障碍,这符合专利权的本质,构成当然许可制度合理性的基础.而专利当然许可制度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遵循,以及对合同正义理念和效率价值的追求,则进一步强化了当然许可制度的合理性基础.因此,我国拟在《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构建当然许可制度是可行的,但是其合理性还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