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货膨胀持续恶化,调整措施逐渐趋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拉美经济陷于滞胀的严重困扰之中,在经济陷入停滞的同时,通货膨胀持续恶化,形势十分严竣。1989年是拉美3位数高通货膨胀的连续第3个年份,并且有可能创下80年代、甚至战后拉美通货膨胀的最高记录。拉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主要特点是:(一)阿根廷、巴西、秘鲁等高通货膨胀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恶性发展的趋势。从年初开始,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犹如脱缰之马,处于失控状态。阿根廷的消费物价指数在6月和7月先后上涨114.5%和196.6%。截至8月份,该国当年消费物价指数累计上涨2815.7%,12个月的消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国家通货膨胀率之高居当今世界之首。通胀率的不断上升不仅制约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政局的稳定。近年来,不少国家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拉丁美洲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50年代末已相当严重。从1957年起该地区的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不断提高,1962—1966年达到30%。但那时只是发生在少数几个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1961—1965年在巴西,1965—1970年在乌拉圭,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率已超过60%。从  相似文献   

3.
拉丁美洲受通货膨胀的难扰为时已久。从五、六十年代起,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就是世界最高的。七十年代以来,形势日趋严重,消费物价的年平均上涨率扶摇直上。1971年消费物价上涨率为14.6%,1980年增至55.2%,1984年猛升到144.9%,1985年达到164%。通货膨胀的恶化状况还反映在高通货膨胀的国家不断增加。1961—1970年,消费物价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的国家只有阿根廷、智利、巴西和乌拉圭四个国家。1971—1980年增加到九个国家(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拉丁美洲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金外逃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同拉美国家高筑的债台紧紧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牵制,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痼疾。在拉美,只要外债负担不减轻,这两个问题就将难以根本解决。外债危机与通货膨胀早在60年代拉美就已开始出现通货膨胀,例如1961~1965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1965~1970年乌拉圭的通货膨胀率,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比较高的。在上述时期,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通货膨胀率也很高。进入70年代后至1981年,拉美的通货膨胀率更是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5.
从1985年到1988年的四年间,巴西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33.7%、62.36%、365.98%和930%,然而,巴西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却分别达到391.92亿美元、363.93亿美元、412.77亿美元和483.73亿美元,外贸顺差分别为124.86亿美元、83.05亿美元、111.73亿美元和190.08亿美元。巴西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为什么能使对外贸易比较稳定地增长,并且始终保持数额不小的顺差?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与巴西贸易界、银行界、工业界和政治外交界人士进行了探讨。巴西各界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已进入持续的适度增长时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3.51%;失业率8月份下降到6.1%,为1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受到遏制,比去年低2.7%;1994财政年度头8个月的财政赤字为1653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进入80年代,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从1982年的123.5%急剧上升到1983年的275.6%,1984年的1281.3%,1985年又猛增至11749.6%,从而使这个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到1985年8月,玻利维亚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外债达40多亿美元,相当于出口收入的7倍多;外汇储备仅剩2000多万美元,只够政府一个星期的开支;大批企业倒闭;失业率达18%,生活费用飞涨,社会矛盾激化。同年8月民族主义革命运动领袖埃斯登索罗执政后,实行了一套新经济政策,使玻利维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  相似文献   

8.
由亚历杭德罗·福克斯利(Alejandro Foxley)撰写的《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Latin American Experiments in Neoconservative Economics)是在众多评述拉美南角地区国家新保守主义试验的专著中质量较高的著作之一。该书于1983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拉美新保守主义试验》以智利为重点,较全面地探讨了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于70年代以及巴西于60年代开始的旨在开放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新保守主义试验进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50、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  相似文献   

9.
.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通货膨胀率国别人口(百万, 面积(千平方1990年(美元)t96s一90年 增长率 (%)196弓一80年1980一90年1965一80年1980一90年1993年外债总额(亿美1990年年中数)(%)(;石)(%)(%)一.一,~一~一-l一}一l一l—l一l一l—」—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一0 .3一0 .7一0 .4一0 .178.415.9395.23上7 .961t.44 42.762 .73 .231.3284.31161 .73205J叼月斗n︸O .…,JJ拜0…  相似文献   

10.
要分析六年来智利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效果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当前,由于通货膨胀一再出现,人们对平衡国际收支的计划、特别是对塞尔希奥·德卡斯特罗部长6月29日所采取的措施持有怀疑态度。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到1978年年底通货膨胀率已经降了下来,从每年高达500%降到30%。但是,1979年的通货膨胀率再度上升(当然是在另一种水平上)。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德卡斯特罗决定了六月份宣布采取的措施:将比索贬值(美元升值)60%左右,放弃原定1979年实行的浮动汇率,规定  相似文献   

11.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拉丁美洲军政权国家加快了“民主化进程”的步伐。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洪都拉斯、玻利维亚、阿根廷、萨尔瓦多、乌拉圭、巴西和危地马拉等国先后举行大选,执政军人纷纷“还政于民”,到目前为止,在拉美维持军人统治的只剩下智利、巴拉圭和苏里南三国。在拉美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中,这三个军政权国家,尤其是长期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智利和巴拉圭,能否步上述国家的后尘,向代议制政体过渡,已成为当前人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一直是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地区。1982年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该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更是扶摇直上,从1982年的84.2%上升到1985年的275.3%。通货膨胀率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干扰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制约了经济复苏和社会革新进程,成为各国当前经济调整中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拉美国家的政府都提出要同通货膨胀作斗争,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膨胀措施。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到1986年,该地区的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大幅  相似文献   

13.
1980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秘鲁库斯科市附近的印加古城奥利安泰坦沃(Ollantaytambo)举行了南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共有五百多名代表和观察员,他们来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和委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进入90年代,其经济形势仍无明显好转迹象。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6%,人均产值下降8%,工业生产下降8.9%。1991年虽略有好转,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人均年产值下降1%。恶性通货膨胀有所减缓,从1990年的1795%降至1991年的460%,但仍高于其他拉美国家。失业率1990年为10.3%,1991年上升至11.7%,全国失业人数已达300万。1992年,农业生产获得了增长,工业仍处于萧条状态,月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0%以上。由于1992年4月和7月巴西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达成了重新安排和部分减免债务的协议,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但外债总额仍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因此,90年代巴西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巴西经济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5.
从地缘政治的观点看,可以把南美大陆分成五个小地区:安第斯小地区(包括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五国的山区和沿海地区,以及阿根廷北部边缘地区);拉普拉塔小地区(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南部沿岸以及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东郎地区);巴西沿海半圆形小地区(由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贝洛奥里藏特构成的圆周形中心地带及巴西东北部组成);南美枢纽小地区(包括玻利维亚东北部、巴拉圭北部、  相似文献   

16.
秘、厄武装冲突的原因及影响张怀林1月26日,秘鲁和厄瓜多尔在孔多尔未划定边界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在《里约热内卢议定书》四个担保国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美国的积极调解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两国政府于2月17日签署《和平声明》,宣布"正式停火",但边境战事...  相似文献   

17.
秘、厄武装冲突的原因及影响张怀林1月26日,秘鲁和厄瓜多尔在孔多尔未划定边界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在《里约热内卢议定书》四个担保国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美国的积极调解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两国政府于2月17日签署《和平声明》,宣布"正式停火",但边境战事...  相似文献   

18.
从80年代初起,本来就已露出弊端的南斯拉夫经济开始险象环生,大约到1982年经济危机开始出现。这种状态持续到现在。在这期间,南虽然曾多次采取冻结物价等措施来改善经济状况,但因未对症下药,不仅未见多少效果,相反,经济危机日趋严重.到了去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南领导人说,“1988年是南斯拉夫战后最困难的一年”。其主要表现是:一、社会总产值下降2%,职工实际工资下降8.9%,劳动生产率下降1.7%,主要经济指标大部未完成;二、失业率已高达16.2%,100多万人无工作;三、通货膨胀率为251.2%,大大超过95%的原计划。这已引起南举国上下的深切关  相似文献   

19.
受总统换届选举的影响 ,2 0 0 2年巴西的经济形势出现某些动荡。“卢拉效应”是影响巴西经济形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形势比较动荡 ,但2 0 0 2年巴西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首先 ,在汇率方面 ,自 4月份以来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持续走低 ,甚至一度跌到 4∶ 1的水平。巴西地理统计局 ( IBGE)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1 1月中旬 ,雷亚尔较年初贬值 3 4%。尽管大选后雷亚尔有所升值 ,但与美元的汇价仍然维持在3 .6∶ 1左右的水平。雷亚尔贬值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股市动荡、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巴西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主要是卢…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2月20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了《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的初步报告》,现摘要如下: 一、总的形势 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巩固,增长率从1991—1993年年均3.2%增加到3.7%。这是过去14年中第二个高增长率。人均收入提高1.9%。年均通货膨胀率(巴西除外)降至16%,这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引进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