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王龙 《人民公安》2021,(2):22-23
在肖振宇的记事本里,写下了500个家庭团圆的悲欢;在他的工作室里,留存着500多次寻亲背后的艰辛。用爱照亮回家的路,用情温暖失散的心。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情报指挥联勤中心民警肖振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宝贝回家”的路不再遥远。为失散家庭导航,成功帮助500多个家庭实现团圆梦。  相似文献   

2.
<正>6月15日,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上线仪式在常州市举行。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寻亲平台”)是对原有寻亲平台的一次升级。这一平台的上线,翻开了江苏省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崭新的一页。新升级的智慧寻亲平台由移动手机端、电脑管理端、数据分析端三部分组成,包含“我要寻亲”、“街面救助”、“寻亲档案”、“信息比对”、“档案管理”、“护送管理”等模块。常州市救助管理站以该平台为依托,将以问询为主的传统寻亲手段与信息采集比对等科技手段相结合,依托大数据平台和多种高科技甄别手段,为寻亲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与此同时,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链接江苏省内各地的寻亲资源,引领全省救助寻亲工作一体化发展,不断刷新寻亲成功率,探索出一条智慧寻亲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今日中国论坛》2005,(10):110-113
“寻亲大姐”与“寻亲驿站” 这是一场特殊的见面会:一方是来自天南地北 的男男女女,另一方则是本地的老老少少,互相 端详的眼神中交织着疑虑和期盼:你是我的亲人 吗?事情发生在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见面会的组 织者是被称为“寻亲大姐”的当地普通农妇吕顺 芳。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真     
<正>河南省三门峡市:"今日头条"推送寻亲信息截至目前,河南省三门峡市救助管理站累计发布寻亲公告和推送"今日头条"58条,其中3人通过头条推送成功和家人团聚。2016年7月4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与"今日头条"正式签署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救助管理机构将可以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被拐、被骗的受助人员寻亲信息,尽可能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获知这一信息后,三门峡市救助管理站高度  相似文献   

5.
正电话那头的李耀进,铿锵有力,此时杭州的气质,似乎也从暖风熏得游人醉的西湖,变成了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钱塘江。他是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源于他从事救助寻亲工作26年的执着与勤恳,从"日常查询组"到"疑难个案处置"专项组、再到"老李寻亲工作室"的设立,从"望闻问切"四步甄别法、到"输入性询问法""多跑、多看、多听、多聊、多磨"等多样化寻亲手段的总结。2008年至今,他带领团队为7014名特殊疑难受助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H2工作室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不久前两人的关系是大学同学,不久后两人发展成“那个”关系,并开始经营“准夫妻店”。 工作室里的男人王云涛在这一期给《中国女性》画了“女  相似文献   

7.
<正>“以前每月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现在通过自己的手艺,每个月可以赚2000多元。”家住西安市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朱北社区枫绿国际小区的韩杰难掩激动之情,“感谢政府和社区的帮助,让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年38岁的韩杰,视力一级残疾,父母去世,一个人独居生活。他通过社区链接社会资源,学习盲人按摩技术,成立“韩氏推拿”工作室。每天往来的顾客,可观的营收,让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闵行区台胞台属联谊会成立至今将近10年了,会长孙明舟连任也将近10年了。孙会长的胞兄在台湾,经常介绍一些台胞、台商到大陆寻亲、探亲,考察经商投资环境等。孙会长总是热心接待、积极帮助、释疑解困,得到了台胞、台属的信任和好评。帮助台胞寻亲人孙会长热心帮助台胞寻找亲人已有10多次了。其中帮盐城籍台胞杨超寻找亲人最费周折。1991年,杨先生来上海要求孙会长帮助寻找其胞妹杨英。但是,杨先生只知道老家当时的地名叫周家桥,附近有一个大饼油条摊。时过境迁,偌大一个上海,周家桥有许多个,哪里去找?孙会长经过…  相似文献   

9.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警察,寻亲不是你的职责,怎会想到帮人寻亲呢?陈晓军(以下简称陈):帮人寻亲是从2004年8月开始的。也算巧合吧。张家港救助站的负责人是我朋友,有一次我去看望他,看见有一个流浪者在救助站,我尝试着帮他找到了亲人。  相似文献   

10.
罗英 《观察与思考》2002,(10):21-23
<正> “茅威涛戏剧工作室”,是我国第一个以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民营企业。它经营特殊的文化商品。虽然产品生产的过程非常艰难、纷繁,但往往是一些艺术精品,并且涉及甚广,如京剧、话剧、音乐剧、越剧、歌舞剧等。前不久,浙江省文化厅向“工作室”定购了5个剧目。这在国内还是一件新鲜的事。观察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工作室”创建初衷已是下班时间了,记者一直在等待采访“工作室”的原始创建人——茅威涛。在长廊,我听到越剧唱腔,声音似乎熟悉。办公室的朱小姐向我解释这是我们茅团长在练声,她经常这样……她的唱腔,勾魂摄魄,曾一度倾倒无数观众,难怪听来熟悉。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6年6月开始,安徽省78个救助管理机构和今日头条合作开展寻人公益项目,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救助寻亲"的安徽经验。自2016年6月19日至12月12日,安徽省各地救助管理站已通过今日头条发布472条寻亲信息,截至2016年12月31  相似文献   

12.
他在部队干了16年,其中10年守护南京长江大桥,每天与成百上千南来北往的人打交道,让他能够听懂中国不少的方言;他转业到公安战线9年,参与破案上百近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当他把这两个特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成了一位寻亲神探。44岁的陈晓军现在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民警,负责辖区的消防安全。他完成本职工作出色,多次受到表彰。而业余时间他义务为人寻亲,4年多让23个家庭重新团聚。而23名失踪人员中,精神失常的就有16人。  相似文献   

13.
正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08年,担负着市内五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救助、救治、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工作,以及所属区市县救助管理站业务指导,并为本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突遇灾祸的居民提供临时紧急避救服务。近年来,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加大了站外托养人员的寻亲力度,不断完善寻亲工作新机制,探索寻亲工作新方法,实现了寻亲工作的"五个一":即全国救助寻亲网第一个寻  相似文献   

14.
本刊曾在今年第3期刊发了《相隔二十年,被拐女泣血寻亲》一文,介绍了自幼被拐女孩秀秀寻找亲生母亲的曲折经历。经过近20年的骨肉分离,秀秀对家乡的印象只剩下村边的小湖、一座古楼和从旁经过的铁路……在青岛和湖南媒体的帮助下,秀秀踏上了充满人间真情的寻亲之路。当公安部白景富副部长从报上看到这条消息后,亲自做出批示,具体安排部署公安部打拐办和福建、湖南两省公在机关帮助秀秀寻找亲人。经历了一次次挫拆,秀秀从这个寻亲过程中得到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文章发表后,许多读者写信给编辑部,表达了对秀秀遭遇的同情与关注,现在我们欣慰地告诉大家,经过社会各界及人民警察的热心帮助,今年3月秀秀终于找到了亲生母亲!  相似文献   

15.
鞠立强 《中国民政》2022,(19):31-32
<正>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源头预防为重点,创新推行“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不断拓宽寻亲安置渠道,连续7年实现流浪乞讨人员“零滞留”,擦亮“鸢都温馨驿站”救助服务品牌。目前,已累计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6630余人次,护送返乡760人。  相似文献   

16.
肖军 《台声》2008,(10):36-36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是一年一度的月圆时分.这是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企盼团圆.庆祝团圆的节日。9月9日,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主办的“2008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  相似文献   

17.
一张寻亲图     
日前,淮滨县委统战部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纽约的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刘文彬的来信,信中写道:由于你们的热心帮助,使我们离散半个世纪的亲人终于见了面,本人表示衷心感激。由于本人年事已高,体力不支,且连日阴雨,同时机票到期必须返回美国,未能亲往拜访表示感激之意,容再次返乡时必亲往拜谢。(原文如此。作者注)看着这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同志们忆起了仅凭一张满是纰漏的“寻亲图”,历尽千辛万苦终圆了刘文彬先生寻亲梦的过程:2002年4月5日,信阳市台办收到省台联转来的江苏省台联的一封信函,内容是告知他们一位旅居美国的老人刘文彬希望寻找曾家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一位入伍不久的新兵找到他失散19年的母亲,辽宁省开原市驻军某部团长、政委发动全团官兵友爱相助。近万封寻亲求助信、公函发向官兵各自家乡的武装部及公安部门,一场全团大寻亲的悲壮场景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终于,这对经历无数坎坷的患难母子迎来了19年后的重逢。  相似文献   

19.
沧海桑田。遥想当年,只因一位老人“划了一个圈”,昔日南国那个的名不见传的小渔村唱响了跨越式发展的“诗篇”。这个渔村就是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她不仅年轻、美丽,而且神奇,充满了诱惑。也正因如此,来自全国各地“志存高远”人云集于此,深圳成了“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 在又一个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他们大都操着不同方言兴高彩烈奔向车站,归心似箭,盼望早日与亲人团圆,也有的放弃与亲人团圆的机会,依然拼搏。 “我觉得这几年的努力,值!” 偶然中认识的王医生,是一位50多岁的  相似文献   

20.
<正>"父母如今都已去世,我想替他们寻找大陆失联的亲人。"这是来自台湾张君华女士的求助。凭借着一封2001年从山东曹县寄来的信件,以及父母生前未了的夙愿,张女士找上了今日头条公益寻人(以下称:头条寻人)和台湾《ETNEWS新闻云》两岸寻亲小组,希望能够通过头条寻人,帮助找到父亲张景阁、母亲任圣荣的大陆亲人。2017年10月25日,头条寻人发布了《台湾老兵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