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溺水死亡者肺、肝、肾、骨髓等器官淡水硅藻检出率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差异,为法医学解决水中尸体死因鉴定提供技术帮助与科学证据.方法 收集2009~2011年1、4、7、10月沈阳市浑河中溺死尸体每月(组)各5例;45只家兔分相应月份生前、死后入水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当月发现水中尸体后第2天入水,取人及兔肺、肝、肾、股骨骨髓及现场水样备检,应用酶消化法检测各组器官中硅藻数量、种属并与现场水样比对.结果 各组溺死尸体肺中均检出多量硅藻且种属与现场水样一致,春、秋及冬季溺死尸体肝、肾中仅可检出少量体积较小的小环藻等中心纲硅藻,夏季肝、肾及骨髓中均未检出硅藻;各组溺死家兔肺中均检出少量小环藻等中心纲硅藻,肝、肾及骨髓中未检出硅藻.结论 硅藻种群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种群硅藻体积的差异可能造成肝、肾等大循环器官中硅藻检出率的季节性差异;仅肺中检出硅藻,肝、肾中硅藻检验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溺死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溺死尸体组织器官与溺液中硅藻的种类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检测34具已知溺死地点尸体的肝、肾、肺以及溺液中的硅藻,并对各样本检出的硅藻种类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肝组织、肾组织、肺组织和溺液中含量最多的硅藻依次为:舟形藻、菱形藻、针杆藻、直链藻、桥弯藻、小环藻;远端组织器官与肺组织,组织器官与溺液之间的硅藻种类一致率在0.44~0.68;远端组织器官(肝、肾)与肺组织中的硅藻种类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器官(肝、肾和肺)与溺液中的硅藻种类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溺死地点明确案例中有19例(19/34)肺组织和溺液可以被聚为一类。结论组织器官硅藻种类与溺液一致并非溺死诊断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扫描电镜对广东珠江水域水中硅藻进行观察,获得珠江水域硅藻种类情况及分布状况,结果有助于法医学水中尸体死亡原因及落水水域的推断。方法收集了广东省珠江水域19个取水点的水样,采用勒福特王水进行消解,并应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 (1)19个采样点共检出直链藻、卵形藻、小环藻、菱板藻、菱形藻、双菱藻、针杆藻、冠盘藻、舟形藻、曲壳藻、圆筛藻、短缝藻、桥弯藻、海链藻、布纹藻、波缘藻、等片藻、辐节藻、双壁藻、异极藻和羽纹藻21种硅藻,分属于羽纹纲和中心纲。(2)获得19个采样点硅藻分布数据资料。结论 (1)珠江水域硅藻种类具有一定的特点。(2)不同河域硅藻种类、数量的差异有助于法医学推断溺死落水地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溺死及死后入水兔肺组织中硅藻含量、大小和种类的差异。方法将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生前入水组(n=30)、死后入水组(n=30)和陆地死亡组(n=2),采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对各肺叶中的硅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生前入水组各肺叶中均能检出硅藻,以小环藻、直链藻为主;死后入水组肺叶中以小环藻为主,某些肺叶中可无硅藻检出。左肺尖叶、右肺中间叶、右肺心叶的硅藻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分析生前溺水与死后入水兔肺组织内硅藻含量、大小和种类的分布,为法医学硅藻检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硅藻UPA条形码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Gene Bank中登录的硅藻UP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获得同源序列,据其设计硅藻门通用引物。对2种人体常见共生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3种浮游细菌、15种浮游藻类、32具尸体(其中生前溺水死亡28例,死后抛尸1例,陆地死亡3例)的组织样本(肺、肝、肾)及尸体发现地水样提取DNA,采用设计的引物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试验,分析检材中硅藻检出情况,统计硅藻阳性率,以上述组织样本的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镜法检测结果对建立的q 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估,比较该方法与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法的灵敏度。结果引物UPA99仅对硅藻标准株(针杆藻、舟形藻、直链藻、小环藻、菱形藻)DNA具有扩增,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平稳,峰尖且窄,熔解温度为(87±1)℃。以p MD18-T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检测区间为1.56×10~2-1.56×10-5ng/μL,建立实时q 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56×10-5ng/μL,而PCR-CE方法的灵敏度为1.56×10-3ng/μL。批间及批内变异系数均低于2%,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于生前溺水尸体肺、肝、肾的检出率依次为89.3%,71.4%,64.3%。结论基于硅藻UPA基因设计通用引物,建立的q PCR硅藻检验法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应用于溺死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家兔18只,分为溺死组、死后(抛尸)入水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只。采用消化—光镜法作肺、肝、肾硅藻计数(定量)及种属鉴定检验,同时作水样检验及空白对照。结果:(一)进一步证实生前硅藻可经空气源性进入肺脏并存积于大循环内脏(肝、肾)的概念;(二)提示水中尸体肺脏如有大量硅藻检出,仅此即可作为诊断溺死的可靠依据;空气源性吸入及检验过程中的污染并不影响该检验结果对鉴定溺死的判断。种属分析溺死组肺与水样的主要硅藻种属相符,而肝、肾中硅藻计数及种属分析均无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浮游生物叶绿素相关基因检测用于溺死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溺死组(n=10)、死后抛尸组(n=6)和对照组(n=2),各组分别取心血及肺、肝、肾、脑组织,分离浮游生物并提取其DNA,用PCR技术检测叶绿素相关基因EG(EG1和EG2)及SK(SK1和SK2)。同时用硝酸消化法检验肺和肝组织中的硅藻。结果溺死组心血及肺、肝、肾、脑组织中EG1分别检出9、10、9、7和8例阳性,EG2分别检出8、10、7、5和7例阳性;死后抛尸组仅在心血和肺组织中各检出1例EG1阳性;对照组各组织均未检出EG1和EG2。SK1、SK2除在溺死组心血、肺和肾有少数检出外(≤2例),在其他组未检出扩增产物。硝酸消化法从溺死组肺、肝组织中分别有9例及3例检出硅藻,死后抛尸组仅在1例肺组织中检出。结论浮游生物叶绿素相关基因EG用于溺死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硝酸消化法,在溺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法与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在溺死诊断50例溺死案例的肺、肝、肾组织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各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溺死案例使用MD-VF-Auto SEM法检验的硅藻阳性率为100%,在6例非溺死案例的肝、肾组织中检出少量硅藻。浮游生物基因复合扩增体系的阳性率为84%,非溺死案例的肺、肝、肾组织结果均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比,肝、肾组织的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组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硅藻外的其他浮游生物。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的新方法。方法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生前溺死组(n=15)和死后溺尸组(n=15)。提取兔肺、肝、肾、股骨骨髓和现场珠江水样,采用建立的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检测脏器组织和水样中的硅藻,并与硝酸乙醇消解-扫描电镜联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生前溺死组的兔肺、肝、肾、股骨骨髓组织中大多数观测到与现场珠江水样一致的硅藻,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检测脏器内硅藻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05.2个/2g肺,18.7个/10g肝,6.5个/10g肾,6.3个/0.5g骨髓;肺与肝、肾、骨髓检出硅藻的阳性比例为86.7%,脏器硅藻检出含量和硅藻检验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硝酸乙醇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所测值。死后溺尸组的兔脏器组织均未观测到硅藻。结论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检测脏器内硅藻,高效、安全、环保,硅藻检验灵敏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度,且能有效避免污染,在法医学溺死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知死因的尸体标本105例,其中水中尸体85例(生前溺死70例,死后抛尸入水15例),陆地自然死亡尸体20例。水中死亡案例同时收集落水处水样。分别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方法 A)和硝酸破机-光镜联用法(方法 B)对上述尸体的离体肺、肝、肾、骨髓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性、定量检测。结果①溺死尸体的肺、肝、肾、骨髓中及落水处水样硅藻检出率:A法分别为100%、94.3%、92.9%、82.9%、100%,硅藻检验阳性率为100%;B法分别为90%、62.9%、51.4%、28.6%、92.9%,硅藻检验阳性率为65.7%。②两种方法检出的硅藻种类与落水处水样中硅藻的种类均一致。③两种方法在死后入水尸体离体的肺中也检出少量硅藻(<3个/2g肺组织),但在死后入水尸体的其它脏器及陆地自然死亡尸体脏器中均未检出硅藻。结论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较硝酸破机-光镜联用法对尸体离体组织脏器中的硅藻检出率高,方法灵敏,定性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水中尸体硅藻检验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水中尸体共490例,根据死因分为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肺、肝、肾组织及水样进行硅藻定量分析,并计算肺组织与水样硅藻含量的比值(CL/CD值)。结果溺死组肺、肝和肾组织同时检出的有400例(85.5%),肺、肝、肾组织和水样中硅藻含量分别为(113 235.9±317 868.1)、(26.7±75.6)、(23.3±52.2)和(12 113.3±21 760.0)个/10 g,硅藻种类数分别为(7.5±2.8)、(2.6±1.9)、(2.9±2.1)、(8.9±3.0)种。溺死组和死后入水组CL/CD值分别为(100.6±830.7)、(0.3±0.4)。结论 硅藻定量分析可为溺死诊断提供支持性证据,引入CL/CD值这一参数进行分析,能更准确地作出溺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PCR法检测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宁波甬江水域溺死家兔内脏组织中硅藻16SrDNA,评估其在夏季7月和冬季12月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分别选取30只大白兔,总计6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溺死组(n=10)、死后入水组(n=10)、空气栓塞组(n=10)。各组分别提取心、肝、肺、肾组织,应用PCR技术检测上述兔内脏硅藻16SrDNA。结果与死后入水组比较,夏季7月兔溺死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冬季12月溺死组仅心、肺组织中检见硅藻16SrDNA,与死后入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夏季7月溺死兔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冬季季12月溺死兔组(P<0.05);夏季7月和冬季12月空气栓塞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均未检出。结论宁波甬江水域夏季溺死兔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高,PCR技术可用于溺死诊断;而冬季硅藻16SrDNA检出率低,运用该技术诊断溺死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PCR-DHPLC法检测硅藻SSU基因,评估其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生前溺死(水中溺毙)、死后入水(空气栓塞致死后入水)、对照组(空气栓塞致死后不做处理);溺死人体脏器组织;取各组织检材提取硅藻DNA,PCR扩增硅藻特异的核糖体小亚基(SSU)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HPLC检测分析。结果 6份硝酸消化法检测阴性的溺死人体器官组织检材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出5例阳性。生前溺死组肺、肝、肾硅藻检出率分别为100%、90%、85%,死后入水组仅肺检出硅藻(15%),对照组各组织均为阴性;生前溺死组检出率明显高于死后入水组(P〈0.05)。10份溺死人体器官组织检材采用DHPLC法检出硅藻种类明显多于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P〈0.05)。脏器检出硅藻种类与溺死点水样一致。结论采用PCR-DHPLC法检测硅藻SSU基因,有助于溺死鉴定和溺死地点的推断,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溺死相关浮游生物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验证体系特异性并评估其在法医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溺死相关浮游生物同源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用FAM、HEX、TAMRA、ROX、SIZ荧光染料分组标记,构建复合扩增体系;进行体系特异性验证;以16例实验猪样本评估体系检验效能;复合扩增体系、硅藻形态学MD-VF-Auto SEM检测法及硅藻rbc L基因PCR-CE检测法分别检测28例案件样本,比较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该复合扩增体系共包含14个基因座,可特异性扩增35种浮游藻类和3种浮游细菌,人、3种人体共生菌及8种浮游细菌均为阴性。以该体系检测溺死实验猪,阳性率为90%,非溺死实验猪均未检出;检测溺死案件样本,阳性率为96%,非溺死案件均未检出。复合扩增体系与MD-VF-Auto SEM法检测案件尸体肺、肝和肾的阳性率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与硅藻rbcL基因PCR-CE法检测案件肝和肾的阳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文针对多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14个基因建立的复合扩增体系,具备多种靶物种的特异性遗传标记,且所需检材量小,提高了检测效能,在法医溺死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YOLOv3模型构建硅藻电子显微镜图像识别模型,测试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型在法医学硅藻鉴定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25 000张1 500×的硅藻电子显微镜图像作为初始图像集,经专家标注和图像处理后,输入YOLOv3网络训练识别模型。收集8例溺死案例肺、肝、肾组织样本的硅藻电子显微镜图像,分别在0.4、0.6、0.8的阈值下利用该模型识别硅藻,同时进行人工识别,以识别速度、召回率和查准率评价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模型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4.8%和94.3%,平均召回率分别为81.2%和81.5%。实际应用中,该模型识别速度是人工识别速度的9倍以上。阈值为0.4时,肺组织硅藻总体召回率均值达89.6%、总体查准率均值达87.8%;肝、肾组织硅藻总体召回率达100%、查准率低于5%。随着阈值的增加,各组织硅藻召回率下降、查准率上升;模型在肺组织的F1分数随着阈值升高而降低,在肝、肾组织的F1分数随着阈值升高而升高。结论 基于YOLOv3的硅藻电子显微镜图像识别模型能够快速识别硅藻图像,并能在一定的阈值下取得良好的硅藻召回率和肺组织较高的硅藻查准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和探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2010—2011年受理并证实溺死的鉴定案件,每例案件标本包括肺、肾、肝及现场水样4份样本,分别运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对标本进行检验,硅藻硝酸消化法和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所需各器官检材量分别为约20g和2g,现场水样分别为15mL和1.5mL,从所需检验时间以及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硅藻硝酸消化法检出硅藻主要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可扩增出一条162 bp的条带。平均检验每例案件所需的检验时间,硅藻硝酸消化法为(95.30±2.78)min,少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325.33±14.18)min(P0.05)。两种方法对现场水样及肺样本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对肝及肾样本的检出率,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均为80%,高于硅藻硝酸消化法40%和30%(P0.05)。结论在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挑选合适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与硅藻硝酸消化法相比,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具有检材用量少、信息量大、特异性高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浮游生物16S rDNA检测在大鼠溺死鉴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检脸法应用于溺死的鉴定。方法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溺死组、死后抛尸组和正常对照组,死后分别取脑、肝、肾和肺等脏器,提取DNA.用特异性引物扩增浮游生物16S rDNA第三和第四可变区特异片段。结果溺死组5例,肺全部检出(100%)浮游生物16S rDNA;肝、肾分别检出4例(80%);脑检出3例(75%)。死后抛尸组仅1例在肺中检出浮游生物(20%)。正常对照组均未检出。苗论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检验法可用于溺死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宁波市三江流域夏季水中硅藻的种类、数量及藻属分布情况,为宁波市相关水域溺死案件的法医学检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5年7月和8月份采集标本水样,沿姚江、奉化江和甬江共选取14处样本水采集点,应用显微镜观察技术,通过形态特征辨析硅藻的种属和各河段的优势硅藻。结果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的水体中总共发现了16类硅藻种属。姚江的直链藻属最为丰富,数量和丰富度上均高于其他流域;甬江的小环藻属丰富度高于其他流域;奉化江的羽纹藻属和楔形藻属的丰富度总体上要高于姚江和甬江。结论各个河段的硅藻种属和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初步建立了相应流域硅藻种属及相对构成比数据库,为宁波市三江流域的溺死案件法医检验鉴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对溺死尸体的器官进行硅藻检验,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本地区确证为溺死的尸体,每例提取肺、肝、肾组织及现场水样,分别采用强酸消化法、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酶消化法对组织样本进行硅藻检验,从消化时间、消化能力、硅藻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消化时间、消化能力方面,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明显优于酶消化法;在硅藻检出率方面,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明显优于强酸消化法。结论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结合了强酸消化法和酶消化法的优点,并且操作安全,环境污染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对溺死尸体的器官进行硅藻检验,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本地区确证为溺死的尸体,每例提取肺、肝、肾组织及现场水样,分别采用强酸消化法、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酶消化法对组织样本进行硅藻检验,从消化时间、消化能力、硅藻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消化时间、消化能力方面,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明显优于酶消化法;在硅藻检出率方面,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明显优于强酸消化法。结论酶消化联合强酸消化法结合了强酸消化法和酶消化法的优点,并且操作安全,环境污染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