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血、尿中地芬尼多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氯仿提取血、尿中的地芬尼多,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正常人血浆、尿液为空白样本,分别添加标准地芬尼多及SKF525(内标物)对方法进行考察和优化,并对1例大剂量误服地芬尼多中毒者体液浓度进行快速测定和检测。结果所建方法分析血、尿中地芬尼多的线性范围均为5.0~200.0μg/mL;最低检测限均为1.0μg/mL(S/N≥3);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6%(n=5);回收率:血≤(106.23±2.05)%;尿≤(104.19±5.51)%。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便捷、实用,适用于地芬尼多的临床血药浓度快速监测和法医毒物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前处理优化条件下血中地芬尼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比较了血中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LLE、PP、SPE)的基质效应,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多反应检测扫描模式(MRM)检测地芬尼多,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采用SPE小柱的前处理方式最优。血中地芬尼多在1.0ng/m L~100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18×10~4x+18330(r=0.998),定量限在0.3ng/m L。地芬尼多在1ng/m L添加水平,回收率95.0%,精密度6.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从中选择较为简便、基质干扰小的一种可用于血中地芬尼多的定性定量检测,同时测定了几起死亡案件中地芬尼多的血浓度,为侦查办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盐酸地芬尼多,化学名α,α-二苯基-1-哌啶丁醇盐酸盐,又名眩晕停,常用于治疗眩晕症、晕车晕船等[1]。有文献曾报道地芬尼多超剂量致小儿中毒的病例[2]。本文采用GC/MS快速测定法对人体生物检材中地芬尼多进行检测,为同行进行相关检验时借鉴。1样本与检验1.1样本及前处理送检某服用盐酸地芬尼多过量致死者心血、尿液、胃内容物、肝组织样本。其中取心血0.5m L、尿液  相似文献   

4.
刘民  周勇 《刑事技术》2009,(4):61-62
地芬尼多(Difenidol),别名二苯哌丁醇,眩晕停,戴芬逸多,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地芬尼多中毒主要为药物过量而引起,投毒比较少见,笔者曾遇见1起地芬尼多服毒自杀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毒家兔血清中地芬尼多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中毒家兔血清中地芬尼多浓度的经时变化,研究了其毒代动力学过程,测定了尿、胆汁中地芬尼多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芬尼多在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中毒死亡人员血液进行检测,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使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检验,根据高分辨的质谱碎片信息和解析软件分析其结构。结果经过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推断出血液中三种地芬尼多的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为地芬尼多中毒案件判定和代谢产物检验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1案例1.1案例1某女,20岁,本科,某年7月30日09:00许前往某快餐店,10:30许通过手机外卖购买药物送至店内,11:00许将9盒盐酸地芬尼多片包装丢弃至店内垃圾桶,13:30许突然倒地,后“120”到场抢救无效死亡。于14:00许采集心血。尸体检验:双眼睑结膜淤血,左手腕可见一道愈合的试切创,余未检见明显损伤及异常。心血中地芬尼多质量浓度38.96μg/m L。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的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该类中毒案件的特征。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6起磷化氢中毒案件中29例中毒者生物样品中的磷化氢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29例中毒者中有5例为口服磷化铝中毒,24例为吸入磷化氢气体中毒。23例中毒者的体内检材中检出磷化氢代谢物,血液中总磷化氢质量浓度为0.5~34.0μg/mL,磷化氢中毒死者肝组织中总磷化氢质量分数最高达71.0μg/g。另有6例生还的中毒者血液中未检出磷化氢,可能与其磷化氢暴露量较小、血液采样不及时有关。结论 口服磷化铝致死者血液和组织中总磷化氢浓度较高,吸入磷化氢中毒死亡案件呈现磷化氢气体暴露时间长、多次暴露、年龄易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血液中硫化氢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 取血液0.2m L,使用饱和硼砂配置的硫化钠溶液作为外标,血液经三氯乙酸酸化沉淀蛋白后采用HS-GC-FPD分析。结果 硫化氢在0.1~4μg/mL浓度范围内呈幂指数线性,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8 5,检出限为0.05μg/mL,定量下限为0.1μg/mL。7例硫化氢中毒案件中,25名死者血液中均检出硫离子,质量浓度在0.28~20.3μg/mL。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血液中硫离子测定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硫化氢中毒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血液中硫离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取血液0.2 mL,以1,3,5-三溴苯为内标,经五氟苄基溴衍生化后采用GC-MS分析。结果血液中的硫离子在0.2~4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健康人群、死后等不同来源的空白血液中硫离子质量浓度不高于0.05μg/mL。3例硫化氢中毒案件中,6名死者血液中均检出硫离子,质量浓度在1.02~3.13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血液中硫离子测定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硫化氢中毒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血液中硫离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方法取血液0.2 mL,以1,3,5-三溴苯为内标,经五氟苄基溴衍生化后采用GC-MS分析。结果血液中的硫离子在0.2~4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健康人群、死后等不同来源的空白血液中硫离子质量浓度不高于0.05μg/mL。3例硫化氢中毒案件中,6名死者血液中均检出硫离子,质量浓度在1.02~3.13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血液中硫离子测定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硫化氢中毒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CO中毒死亡案件的判定,主要是依据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但在实际案例中,会遇到血COHb浓度低于致死浓度的情况,从而对CO中毒死亡的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49例CO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血液中叠氮离子的五氟苄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方法取血液检材0.2 mL置于10 mL玻璃试管中,依次加入内标物氰化钠、衍生化试剂五氟苄基溴和催化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涡旋混合后,微波炉低火档加热3 min,离心后取有机相进行GC-MS分析。结果血液中叠氮离子在0.5~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25μg/mL,相对回收率为91.36%~94.58%,并成功应用于1例叠氮化钠中毒死亡案件,死者血液中叠氮离子质量浓度为11.11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血液中叠氮离子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地芬尼多中毒死亡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芬尼多中毒死亡见诸报道的较少,笔者接触过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李某,女,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恋爱受挫,于2004年9月16日晚20时许吞服地芬尼多(眩晕停)240片(现场发现地芬尼多片空包装10板,每板24片)。20时20分被送人医院,当时呼之不应,表情呈惊恐状,全身频繁发生阵发性抽搐,查体:Bp100/65mmHg,R20次/min,P120次/min。患者中度昏迷,双侧瞳孔均散大,约4mm,对光反应迟钝,心音低钝。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安定10mg、清水洗胃等措施,仍频繁抽搐,之后患者心跳、呼吸停止,颜面青紫,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胸外心脏按摩等措施抢救,抢救无效于当晚21时20分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含甲醇假酒中毒致死的法医毒物分析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工业酒精或直接用甲醇对水勾兑成假酒,冒充白酒流入市场而引起严重中毒甚至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笔者曾检验了87例因饮用假酒而中毒和9例致死的案件,调查甲醇中毒者及死者生前中毒症状及尸体解剖所见,分析了中毒者血液、死者血液、尿液及玻璃体液的甲醇含量,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鉴定这类案件时的要点。材料与方法1.检材来源本组案例均为男性,年龄25~50岁。假酒来源大多是私人酒坊用工业酒精或甲醇勾兑成的散装白酒,也有包装精美的瓶装白酒。2.对饮用假酒的中毒者和死者生前中毒症状、中毒环境和尸检所见进行回顾性调查。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人血中15种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 血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15种有机磷农药均能有效检出,且分离良好。在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15种有机磷农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 0.99,加标回收率为80.1%~117.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9.06%。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检测人血中15种有机磷农药成分,可有效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快速筛查和中毒案(事)件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因不合格化妆品导致汞中毒的人身损害民事和刑事案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此类损伤的人体损伤程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分析已成为司法鉴定中新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对7例经由化妆品汞含量超标导致人体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被鉴定人接触含汞化妆品后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验结果,对以化妆品涂抹面部方式所导致的汞中毒进行逐一研究。结果发现,受害人均为(37±5)岁的中年女性,中毒后发病时间不等,均出现以肾毒性为主的临床表现,且尿液及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均为异常,其中兼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占71.4%,经明确诊断并行规律的驱汞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总结化妆品汞超标导致汞中毒后人体受损的主要器官、临床特征及此类案件法医临床鉴定分析的着重点,以期为此类案件的法医临床鉴定分析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