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晓琳 《探索》2000,7(2):72-74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实践的历史特点不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也不同。如何把握由于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引起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变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马克思主义者探索这个问题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矛盾论》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代表之作。在这部著作里,毛泽东用一定的篇幅对矛盾构成的内在机制即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阐发。笔者认为,毛泽东在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时尤为重视矛盾的斗争性,这也是毛泽东解决矛盾的艺术所在。本文欲对毛泽东矛盾学说,尤其是其斗争性思想的形成及意义作理论上的探讨。 一、矛盾斗争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矛盾斗争性思想是很丰富的,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引用列宁的话…  相似文献   

3.
“只能说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不能说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动力”。多年来,人们常常这样说,这样写。但是总是说不明白,写不清楚,不能以理服人。对于这种不能说服人的理论,不少人早就提出疑问。今天,一些同志解放思想,冲破禁区,重新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本文就这个问题也来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4.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有关理论,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公安干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的矛盾,指导公安工作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根本动力,给我们提供了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这对我们公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原理,我们要正确处理公安人员与犯罪分子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原理我们可以看…  相似文献   

5.
第一种意见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此是主要的;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是次要的。第二种意见,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是就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存在的看条件性  相似文献   

6.
刘超 《学习月刊》2013,(8):15-1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领导思维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以领导者为核心,围绕制定和实施领导目标而进行的理性认识活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这种转变应是全方位的、系统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斗争思维向建设思维转变 所谓斗争思维,是指人们在处理问题和矛盾时,总是从事物的两极出发,通过双方的斗争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维方式。斗争思维是典型的两极思维。按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斗争中的同一性,而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中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但矛盾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和谐,因为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结合在一起而实现的。但不正视矛盾,不正确而有效地解决矛盾,必然要导致不和谐。  相似文献   

9.
李继武 《探索》2007,60(3):106-108
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其关系是辩证的。我党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教训一再启示我们:搞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学会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的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如此,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求的是一种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并自觉地以矛盾同一性规范限制矛盾斗争形式和规模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艺术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以维护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所需的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是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这两种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研究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问题。因而弄懂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9)
<正>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问题增多,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如何看待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就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辩证思维,需要科学把握矛盾分析方法。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说的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即统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同  相似文献   

12.
张林 《求实》2002,(6):19-21
“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对立统一规律 ,它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 ,反映了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矛盾属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同一性理论,成功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科学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学会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或事物)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列宁曾指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列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截然分家的理论是不对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事物统一体的稳定存在和变化发展。理由是:任何一个矛盾,对立面总是存在着相同部分与相反部分。相同部分是对立面互相依存的纽  相似文献   

15.
项宗西 《共产党人》2012,(14):6-7,10
正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这部哲学著作中,深刻阐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关系以及矛盾内部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他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些哲学原理,是我们认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科学分析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思考应对之策的科学武器。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30年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执政的新思维,其核心层面是和谐思维.所谓和谐思维是相对重视矛盾斗争性的斗争思维而言强调矛盾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创造和平建设时期和和平发展时代解决矛盾的新办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历史使命和发展规律来看,它的哲学只能是斗争哲学.否定斗争哲学的人们歪曲了矛盾斗争性的科学含义,没有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及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没有变,仍然需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共产党的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18.
怎样理解矛盾转化?矛盾转化的涵义是什么?这是以往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归结起来,大抵有两种意见:一是把矛盾转化纳入矛盾同一性之中,视矛盾转化为矛盾同一性的一方面含义;二是认为矛盾转化不属于矛盾同一性的内容,是独立于矛盾同一性之外的一个范畴。这两种观点,各有论据,但却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笔者认为,通观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是在三种意义上来谈矛盾转化的,或者说是从三个方面对矛盾转化的涵义作了规定。一是矛盾对立面由于相互渗透而具备的由此达彼的可能性和条件性;二是矛盾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地位、作用、性质上各向他方的现实运动;三是新旧矛盾统一体的过渡和交错。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以及它们的联系上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理论,它运用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能动性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深入理解这些原理的运用和丰富,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在哲学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应用哲学"和"实践哲学",邓小平更注重对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尤其是对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运用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点论和重点论、普遍性和特殊性三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