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了拉普拉塔联合省临时政府。这就是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革命”。 1813年,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召开制宪大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结束西班牙君主斐迪南七世统治的重要决议,并且正式通过了国旗、国歌和废除西班牙国徽,代之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徽等决议。  相似文献   

2.
西蒙·玻利瓦尔和何塞·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两位杰出的领袖。当十九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迅速向前发展时,在欧洲探索祖国解放道路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抱着彻底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祖国独立的共同目标,先后于1807年和1812年返回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投身到拉美独立运动的实际斗争中去。1810年拉美独立战争爆发以后,逐渐形成了新西班牙、新格拉纳达和拉普拉塔三个  相似文献   

3.
1492年10月12日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加勒比海瓜纳哈尼岛(有人考证只到达该岛附近的一个小岛)这一历史事件,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美洲的发现”来纪念。但是,在全世界即将纪念“发现美洲”500周年之际,墨西哥却在纪念活动的名称上发动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革命”,提议把“美洲的发现”改成“两个世界的相遇”。墨西哥政府的提议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支持和联合国的认可,然而在墨西哥史学界却激起了一场相当规模的论战。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以后,委内瑞拉曾是美洲大陆最为动乱的国家之一。但自1958年希门尼斯独裁统治垮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确立以来,委内瑞拉政局相对稳定,逐渐成为拉美“民主的櫥窗”,即使在拉美军人专制盛行的六七十年代,也是通过5年一次的大选,和平地实现权力交接,民主体制经受住了考验。  相似文献   

5.
1810-1826年西班牙、葡萄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的起点。拉美人民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独立,建立了民族国家。这场独立战争是十七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又一次大搏斗。虽然独立战争本身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殖民地的封建制和奴隶制,但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拉美的发展毕竟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对拉美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资  相似文献   

6.
一十九世纪初期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开创了拉丁美洲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列宁曾经指出:“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何塞·德圣马丁就是拉美独立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杰出领袖和民族英雄之一。  相似文献   

7.
拉美一体化的思想渊源来自独立战争领导者玻利瓦尔倡导的美洲联盟思想。二战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地区主义倡导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开始蓬勃发展,产生了多个次地区和地区性的一体化组织。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低潮后,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开放的地区主义指导下展开了新一轮一体化高潮,原有的次地区一体化组织实行了大幅重组,并建立了一批新型一体化组织,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和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拉美一体化进程最初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后逐步渗透到政治等领域。2010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宣告成立,表明拉美地区一体化开始走向全地区政治经济大联盟,但其前景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1989年9月12日,苏联拉丁美洲团结委员会、《历史问题》和《拉丁美洲》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一次“园桌会议”,讨论即将来临的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500周年的有关问题。一些苏联拉美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等术语问题。祖伯里茨基指出,“发现美洲”等是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术语,目的在于贬低美洲大陆当地居民的作用;拉美各国使用的是“两种文明相遇”,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印第安人反侵略斗争的开始”;梵蒂冈史学家则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的500年”。他认为两种文化“会合”的提  相似文献   

9.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进行了肆意破坏,对印第安人残酷屠杀和奴役,这无疑是应该谴责的。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进步的全貌来看,美洲的“发现”和东西两半球的会合,促进了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的进步,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点,正如马克思说的:“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本文拟就美洲的发现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0月12日,哥伦布首航美洲已500周年。关于哥伦布是否最早“发现美洲”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对哥伦布与其前后“发现美洲”者之比较研究中,看哥伦布在两个文明汇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妥之处,谨请指正。一、对“发现美洲”与“谁最早发现美洲”之争论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1982年底,联合国在讨论纪念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的活动时,发生了一场辩论。冰岛代表团说:哥伦布并不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一个叫列夫·阿列克辛的挪威航海家在公元1000年就登上了美洲。  相似文献   

11.
史称“地理大发现”的创举之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何在?这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1988年5月23~28日在桂林举办“哥伦布航行美洲学术讨论会”期间,4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仅就他们的有关论点作些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巴西为何不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为何不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贺双荣1990年6月27日,布什总统在“美洲倡议”中提出,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展为“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克林顿上台后,继续推行布什的美洲政策。1994年12月,在克林顿总统倡议下,美洲国家及地区的34位国...  相似文献   

13.
一 华盛顿时代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   孤立主义是美国开国元勋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而奉行的一种务实外交。这种孤立主义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和思想根源。早在独立战争前夕 ,北美殖民地人民就从实践中认识到孤立主义的危害性。殖民地时期 ,由于北美大陆与欧洲之间的联系 ,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谷在法国控制之下 ,英、法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因而欧洲的战争不时影响到北美大陆 ,使美洲成为欧洲政治的角逐场。“七年战争”更使北美殖民地人民完全陷入英法冲突的漩涡。所以 ,摆脱欧洲政治的冲突 ,独立地发展对外商业交往 ,就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颜色革命"与美俄角逐独联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底到2005年以来,“颜色革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独联体地区延伸。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政权在“玫瑰革命”、“橙色革命”、“郁金香革命”中相继更迭。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继上个世纪和平演变并西化苏联和东欧后,对转型中的前苏联国家展开了新一轮的“民主”攻势,试图通过“再西化”进程分化独联体,孤立和遏制俄罗斯。遍地燃烧的“颜色革命”,加剧了美俄在独联体地区的争夺,加速了独联体走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巴西的独立,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巴西与西属美洲殖民地“是通过不同的道路取得独立的”;也有人认为,“萄属殖民地巴西同西属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的道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同样是武装斗争夺取独立的道路”。历史是生动的,同时又是具体的。深入细致地比较葡属美洲与西葡美洲历史的发展和两地独立运动的异同,不难看出,巴西的独立运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追溯这种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一些西方学者就提出公元前1000年可能有大批在中国历史上被周打败的殷人,渡海逃亡,漂泊到美洲西海岸,在今墨西哥地区建立国家①。本世纪30年代,这种说法曾得到一些中国学者的赞同②。1973年和197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两个地方进行的水下考古发现了一些人工石器,其中一个表面聚积有2.5~3毫米厚的锰矿外衣。一些美国学者便按锰1000年积聚1毫米推断它们可能是2000~3000年前中国沉船的石锚,重新提出了“殷人航渡美洲说”。但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些石器可能是100年前巾国渔民的遗物。房仲甫先生是当今国内“殷人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与拉美不同历史发展道路的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拉美不同历史发展道路的对比与思考朱红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美洲大陆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土地。当欧洲人“发现”今天的美洲大陆时,这里已经有3种较为发达的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卡文化。1492年8月3日,欧洲航海家哥伦布...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南美独立战争著名领袖、委内瑞拉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诞生二百周年,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于1983年6月6日至9日在北戴河举行了玻利瓦尔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拉美史学界首次举办的专题学术讨论会,共收到十四篇论文;来自全国十八个单位的三十五名代表围绕三个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玻利瓦尔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及其世界历史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25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国际观察》编辑部和《文汇报》海外部联合举办了“颜色革命”与“国际关系”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全球化进程、国际关系体系大变迁的背景和大国关系的角度,对在独联体地区发生的“颜色革命”问题进行了探讨。各位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一、全球化背景与“颜色革命”黄仁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如果把“颜色革命”与东欧地区和中东等地区的类似革命联系起来观察,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者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其一,它们都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外…  相似文献   

20.
哥伦布之所以成为世界性人物,主要是因为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对他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他“发现”美洲的评价。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整个旧大陆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对新大陆又起了不小的破坏作用。那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客观地、准确地、实事求是地去评价这样一位历史上有过重大发现的人物,是摆在史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我们首先谈谈他的历史功绩。 (一)哥伦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两个原来相互孤立的大陆休戚相关地联系起来的人。他并非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最早发现美洲的应是旧大陆的先民(亚洲人、澳洲人等)。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