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清末民初时期为何有较高的言论自由度?透视清末民初的三次报业高潮、新闻报刊舆论的过激化现象以及清末民初政府对言论的控制情况,不仅可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可总结出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言论自由度的五个因素.另外,透视清末民初的言论自由图景,可观察到社会变革时期言论自由空间的“偏颇性言论自由”现象和“薄壳效应”规律,而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群言论自由则是解决“薄壳效应”困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爱萍 《理论前沿》2008,(17):23-25
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清末民初的宪政发展陷入历史的困境。清末民初的宪政困境在理念上表现为对近代西方宪政认识的偏差和对近代西方权利思想的误读;在实践上则表现为清末民初宪政之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刘崇佑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崇佑(1879—1941),字厚诚,号崧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清末民初立宪派政治活动家、民国时期著名的进步律师。刘崇佑清末民初曾活跃于中国政坛,但史学界目前对其政治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形成了3种不同的文化教育:封建地主阶级的旧文化教育、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教育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清末民初的辽宁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这3种不同的文化教育。而且.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对清末民初政局的新审视赵书刚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人民群众与统治阶级的交互作用,改革与革命的交互作用,清末民初的政局发生剧变:埋葬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近年来,史学界专家、学者用新的目光,审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师范学校开展创造性思维教育更为重要。本文以班级授课制为教学组织形式,以优化课堂结构为中心,对师范学校开展创造性思维教育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福建学院创始人为刘崇佑先生和林长民先生,系清末民初著名的立宪派政治活动家、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进步人士,刘崇佑先生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大律师。他们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积极通过参与立宪、创办学校报刊、创立政治组织等来传播救国、民主思想,参与救国运动,以维护民族独立,挽救民族危亡。他们的救国民主思想和救国行为对清末民初和整个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民主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以北洋政府平政院的设立为标志.平政院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法制移植过程二元司法体制的形成.体现出将中国传统民告官制度和近代西方先进行政诉讼体制相结合的特色.试图以北洋政府的平政院的设立及其制度建构为视角,分析清末民初的行政诉讼制度体系及其实际运作过程.尽管以平政院为代表的清末民初行政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但其作为草创于民国初年的一个制度尝试,对我国近代行政诉讼体制的形成不无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以期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提供历史的、本土的标本借鉴.  相似文献   

9.
私立福建学院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学院诞生于清末民初时期,合并于解放初期,作为近代中国一所著名的私立学院,她为福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她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的进程,并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青岛自1891年建制,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开埠通商。伴随剧烈的城市化运动,大批移民涌入青岛,大大加快了青岛的近代化。随后各种社会团体纷纷建立起来,其中以地缘为特征的同乡组织即会馆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青岛近代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近代青岛的同乡组织的发展、管理、运营和公益事业既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又是青岛地区社会发展独具特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学界把《海上花列传》或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或《玉梨魂》作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起点,这种观点都有所偏颇。坚持中国现代文学的五四起点说,自然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一部分的现代通俗小说,起点也应在五四时期。中国通俗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在五四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于清末民初的特征,正说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起点是在五四时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机构实现了从师范学校到师范学院再到综合性大学的转型,但不同的国家的转型路径是不同的。应该看到,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从整体上来说是有成效的,不仅培养大批具有更高学术素养的教师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通过提高教师的质量要求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但是,西方师范教育机构转型后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当然不同国家的表现不尽相同。更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既有外部动因,也有内部动因。  相似文献   

13.
鸦片烟毒的传播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和破坏是众所周知的.其危害的多样性、持久性和广泛性远远超过烟毒问题本身,还涉及政治安全、金融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俨然成为社会严峻的问题之一.清末民初期间黑龙江采取了一系列禁烟措施,这些禁毒政策的实施、禁烟活动发展,对清末期间黑龙江省禁烟毒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的天津商会裁判以法制转型和社会转型为背景,体现出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因而具有国家强制与社会自治、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交响互动的悖论特征。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商会裁判之所以未能发展出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秩序,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的商事法律并未完全成为高度分化的社会自治系统。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出版业态的变革引发思想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日本和法国是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向国内传播的两个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经了从零碎译介到选择性传播的转变,部分马克思主义术语实现了跨语境转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是多元的,传播者因政治立场和目标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有差异。总的来看,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说被译介的要早一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因此存在“梯次传播”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改变孕育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的天津商会裁判以法制转型和社会转型为背景,体现出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因而具有国家强制与社会自治、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交响互动的悖论特征.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商会裁判之所以未能发展出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秩序,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的商事法律并未完全成为高度分化的社会自治系统.  相似文献   

17.
典当业是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融通社会资金的独特行业。本文在概述中国典当业渊源的基础上 ,专门就清末民初兰州地区典当业的规模、概况、组织管理、业务经营及衰亡情况作了述略。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群体,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一支新生社会力量,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最为活跃的阶层。他们以学习法政、军事以及师范类专业为主,力求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实现挽救民族危亡与振兴中华的愿望。其在宣传民主进步思潮、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我国近代化变革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雨晴 《工会论坛》2011,(5):141-143
清末民初,大批美国女传教士来到中国,参与中国妇女的解放活动。女传教士所鼓吹的中国妇女的解放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彻底的真正的解放,美国女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的传教运动是一股巨大的保守势力,它加强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社会地位,而并不是一种女权主义运动,对中国妇女的革命运动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 ,内忧外患 ,中国法制面临现代化的抉择。最终 ,晚清以来的民事立法于西方两大法系中 ,走上了大陆法系法典化民法的道路 ,究其原因 ,主要有 :五大臣的出洋实证考察、邻邦日本的影响、对世界民法认识的片面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权的扩张、中华法系的成文法传统和制典习惯、当时法官偏低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