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2,(9):17-17
对日劳工索赔诉讼是因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所实施的违反国际法和人道原则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精神方面重大损失的各受害国的受害者其遗属,对加害者日本国政府及日本企业和其他日本组织所提起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承担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诉讼。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劳工对日索赔诉讼活动日益活跃,国际上已营造出了一个受害者个人向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要求赔偿的氛围。全国律协也专门成立了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中国律师代理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3,(9):40-40
中国律师开展对民间日索赔诉讼已经多年,由于所涉案件政治性强、法律难点多,目前仍有很多困难。继先前在日本起诉的数案以后,近年来,中国律师又尝试着在中国国内起诉。其中,涉及战争历史事实的南京厦淑琴名誉侵权案和河北劳工起诉日本企业案一直为人们关注。2003年7月28日下午,全国律协邀请著名法学家江平、王家福、刘海年,青年法学家孙宪忠就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工作指导小组提交的上述两案进行法律论证。论证会由全国律协副会长、对日民间索赔诉讼工作知道小组组长于宁主持,全国律协会长高宗泽、秘书长贾午光、副秘书长冯秀梅以及案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05,(9):7-7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受害劳工今天终于可以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下到日本进行诉讼,讨回正义与公道了。2005年8月22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全国律协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向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捐助30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国律师和侵华战争中的受害者到日本进行诉讼。在日本群岛县法院起诉日本鹿岛公司的中国劳工张智有、袁吉寿等人得到首批法律援助资金6万元,以支付去日本诉讼的交通费。这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开展多年来,受害者第一次得到法律援助基金的支持。于宁会长说,中国律师从事的民间对日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6,(4):65-65
2006年3月14日,日本东京大学学生访华团一行25人对全国律协进行了交流访问。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于宁、全国律协对日索赔诉讼工作指导小组副组长康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林灿铃教授等人和日本大学生进行了亲切地交流。于会长对日本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民间对日索赔工作表示了肯定,希望日本大学生通过学习与了解,对阻碍中日友好进程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康健律师向日本大学生介绍了慰安妇案件、劳工案件的一些具体情况,并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角度,指出当前日本政府不仅没有正视那段历史,而且还在曲解历史,日本国应该对和平观…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大门已经关闭!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面临着重大抉择!这是众多中日媒体依据日本最高法院今年4月27日对"西松建设案"的终审判决得出的结论。这一被日本国际法学界认为"极具政治性"的判决,得到了中国政府"是单方面的、非法的、无效的"严正回应。5月25日和6月1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间对日索赔指导小组连续两次召开研讨会,邀请国际法学家、历史学家、中日两国律师对这一判决进行解剖。他们认为,虽然日本最高法院的判决承认了日本企业的加害事实,但却将中国政府一贯不予承认的旧金山和约作为判决的基础,将《中日联合声明》作为"日华(台)和约"的沿续,单方面对《中臼联合声明》进行曲解,这一践踏中日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判决,是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的。与会的中国法学家、历史学家、中日两国的律师.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历史记载指出,4·27判决不仅是对日本司法独立的莫大讽刺,更是对历史的歪曲。这一判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虽然会使中国战争受害者在日本的诉讼进入寒冰期,但却促使中国政府和民间加快了打通其他渠道的速度。这一判决不仅不会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偃旗息鼓,反将使之得到更多的支持,开展得更加深入。本刊摘选两次研讨会的部分发言,作为对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支持。——编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5,(9):8-8
根据《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章程》以及《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下称“基金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下称“全国律协”),关于共同建立民间对日索赔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会(下称“专项基金会”)的合作协议》(下称“合作协议”),为规范专项基金的募集和使用,促进我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总则一、专项基金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的组成部分。由基金会依法进行管理。二、基金会委托全国律协依据《合作协议》负责专项基金会管理的具体工作。第二条来源一、基金会为专项基金设立基础基金。二、国内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  相似文献   

7.
邢爱芬 《河北法学》2007,25(3):60-64
近年来,日军遗华化学武器致人伤亡事件不断发生,从1996年起中国受害者就开始在日本法院提起民间索赔诉讼,但迄今无一最终胜诉.民间赔偿不同于战争赔偿,中国受害者的民间索赔诉讼属日本未尽的战后责任问题,这不仅涉及受害者利益,而且关乎中日关系.2006年4月3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开启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国内诉讼程序.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应从各方面给受害者的索赔诉讼提供支持,包括尝试国际求偿.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有赖于日本正确看待其侵略历史,彻底履行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8.
王焱 《中国律师》2006,(1):51-51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推进保持中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落实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在“闪光月”活动中,德衡党员在党支部的号召下,积极奉献爱心,向青岛去日劳工发起了一次慰问活动。2002年底,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成立去日劳工民间索赔法律援助团,与全国律协和其他省市参与劳工民间索赔的律师一起,为去日劳工对日索赔提供法律援助。近三年来,德衡律师通过多种途径大量的搜集证据,到幸存去日劳工家中,为幸存劳工录音录像,保存证据,为索赔诉讼打基础做准备;参加全国律协组织的研讨会,为在日本法院正在审…  相似文献   

9.
随着7月19日细菌战诉讼二审败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日本进行的26宗民间索赔诉讼案例,现在胜诉的仅有4宗,4:26,怎样看待这么低的胜诉率?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法律障碍有哪些?怎样客观看待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王工、莫纪宏、凌兵、管建强五论对日索赔诉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2,(9):10-10
2002年8月6日至9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湖南张家界召开了全国律协秘书长工作会议暨《中国律师》发行座谈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协、新疆建设兵团律协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司法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律协副会长于宁、秘书长贾午光、副秘书长冯秀梅、马国华及律协各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全国律协秘书长工作会议上,贾午光秘书长传达了今年7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工作会议精神,并作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04,(12):62-62
中加刑事司法改革与辩护项目工作会议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2004年会于2004年lO月28日在北京召开。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会议听取了全国律协刑委会工作报告暨中加项目组织建设工作报告、中加项目培训工作报告、加方关于中加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和中国刑辩网介绍,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全国律协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于2005年7月21日-22日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研究确定了常务理事的工作分工并对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适当调整;讨论修改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研究制定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05-2008工作纲要》。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副部长段正坤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六届全国律协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4,(6):84-84
为了全面解决侵华战争中的劳工问题,2004年5月12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日友好协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社会团体和学者、劳工代表与日本律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研讨会,共同提出“全面解决劳工问题、设立补偿基金方案”。经过讨论,大家对提出方案的构想达成共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受害者就委托中日两国律师在日本法院陆续起诉,要求当年实施加害行为的日本政府和企业进行道歉并做出赔偿。在日本律师和中国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在中日两国热爱和平、主张正义的人民的支持下,民间对日索赔案件中的劳工案出…  相似文献   

14.
毛剑平 《中国律师》2010,(10):I0001-I0001
9月10日至1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宣传联络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全国律协副会长、宣传联络委员会主任金山,《法制日报》社副社长周秉健,全国律协副秘书长、宣传联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律师》杂志社社长李海伟,全国律协副秘书长里红,大连律协会长张耀东等在主席台就座。  相似文献   

15.
一、在日本提起的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1.在日本提起的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在日本提起的以中国人为原告、以日本政府及企业为被告的请求战后赔偿的诉讼———亦即被称之为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从提起诉讼的时间来看,虽较之其他国家提起的请求战后赔偿诉讼来得比较晚,但现在却可以说在此类诉讼案件中居于重要地位。从2001年到2002年,几起诉讼案先后由法院做出了第一审判决。中国战后民间索赔诉讼主要是以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大屠杀事件(包括南京大屠杀、平顶山事件)、“慰安妇”及战时性暴力被害事件、强掳劳工、强制劳动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 3月 10日,中国对外友协在北京召开中日律师研讨会,就日本律师的设立《日本劳工补偿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提案进行讨论。参加会议的中方人员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于宁及律师、学者等十多人,日方人员有:尾山宏、高桥融、小野寺利孝等六人。对外友协黄岚庭先生和日本小野寺利孝先生主持了研讨会。   会间,记者采访了积极倡议建立基金的尾山宏先生。 1994年开始,尾山宏先生就为战争受害者的索赔工作四处奔波,进行调查;去年又参与了战争期间日本“ 731”部队利用人体进行细菌实验的受害者在日本提起的诉讼,以及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2,(5):32-32
专业委员会是律师协会联系律师的纽带和桥梁,搞好专业委员会活动是律师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3月19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北京举行专业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并对专业委员会活动规则进行讨论、修改。本届律师协会两年多来,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一直很重视,去年,全国律协的业务部更名为专业委员会工作指导部,全国律协的专业委员会也在原来的刑、民、海商海事、经济、金融证券、国际业务、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与资源、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行政、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委员会和民间对日索赔诉…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人为原告,以日本政府及日本企业为被告、对因侵华战争中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所造成的被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如今不仅在日本法院,在美国及被害者的中国本土法院都被相继提起。在中国人民法院提起的战后民间索赔诉讼,已有以日本企业为被告的2000年12月27日的强掳劳工·强制劳动案件,在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目前还没有得到正式受理。此后的2002年,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的强掳劳工·强制劳动诉讼案件,直到2003年7月尚没有得到正式受理的消息。中国人民法院对战后民间索赔诉讼所持的态度,可以说除了…  相似文献   

19.
一、重要活动与领导批示1.7月9日,全国律协党组召开会议,段正坤、高宗泽、付洋、贾午光、吴明德、于宁、袁江出席。党组书记段正坤同志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讨论决定了全国律协有关重大事宜。2.7月23日,于宁副会长主持召开在京全国律协理事和部分律师座谈会,学习中央领导对法轮功问题的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深入剖析李洪志等人组织修练法轮功的实质及危害。37月23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座谈会并代表全国十万律师发表严正声明,表示坚决拥护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阐明的严正立场,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  相似文献   

20.
【档案】苏向祥,34岁,1993年黑龙江大学法律系毕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间对日索赔指导小组委员。他是国内第一个为化学武器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8年来,他已两次把日本政府推上了被告席。目前,他又无偿地为不久前发生的齐齐哈尔“8·4”事件的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