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有关处理压力的课程上,讲师对学生做了一个示范,他举起手中的玻璃杯,问台下学生.“你们估量一下玻璃杯内的水有多重?”学生们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范围由20克到500克不等。  相似文献   

2.
唐钧 《学习月刊》2009,(1):38-38
用一个“脑筋急转弯”作为本文的开头:玻璃杯和咖啡杯一起在路上走,突然后面有人大叫:“有车,快闪开!”咖啡杯及时闪开了,玻璃杯却未能幸免于难,为什么?——原因是:咖啡杯有“耳朵”.玻璃杯没有“耳朵”。由此可见,耳朵的功能,尤其是要常常用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心里有别人     
正对应该宽容的宽容、对必须较真的较真作家余秋雨曾住在一位德国老人的房子里。有一天,余秋雨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打电话告诉老人。老人答:"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我明天再送一个过来。"老人送杯子来了。他进门就问:"那些玻璃杯的碎片  相似文献   

4.
慧冰 《广东党史》2004,(2):22-25
陈赓大将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将军,同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人。他爱兵士,恋妻子,疼儿女,真情流露,从不掩饰。透过他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陈毅曾这样描述陈赓:“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相似文献   

5.
新年礼物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是我少年时家境的真实写照。父亲的早逝,让我们一家在原本都不富裕的军垦第一代人中,显得更加贫寒。在这艰难灰暗的日子里,我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抹亮色:那是一只在本地难得见到的印花玻璃杯,玻璃杯上一只栩栩如生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     
节约是“第五能源” 我们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和4升净水,同时减少了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数字乘以我们一年能够节电的度数,再乘以全国人数,那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茶·人生     
王峰 《理论文萃》2007,(3):64-64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撮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一片片的茶叶在开水的作用下,变成一簇簇嫩芽,齐刷刷的立在杯底,甚是好看。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4):86-87
钢玻璃杯的故事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9.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除了思想意识上必须克已奉公,崇法修德,尚节守廉外,实践中还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处处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10.
刘晓莉 《党员文摘》2009,(11):21-21
老外上司有一个雅致的中文名字:邓飞克。当初正是他把我招进公司的。听到他要调过来的消息。我很高兴。邓飞克接手我们分部的第一个月月底,我做好了工资册,送去给他签字。没等我回到座位上.电话铃响了。邓飞克让我再去他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徐悦 《学习导报》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左右。”问:“最小的多少克?”答:“50克左右。”将军喜曰:“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  相似文献   

12.
刘虹 《党课》2006,(7):69-71
案例:2006年1月1日晚,于东顺、李振华二人酒后来到张洪经营的“三超发廊”,进店后,于东顺无故滋事,从发廊厕所出来,边系裤子边要求女服务员提供色情服务,遭到女服务员拒绝。于东顺二人仍不罢休,在店中对女服务员进行辱骂。店主张洪进入店中进行劝解,李振华持玻璃杯将张洪前额砸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相似文献   

13.
酱爆肉条     
《党风建设》2001,(4):16-17
原料 猪里脊肉200克,发玉兰片50克,黄瓜或菠菜梗50克,葱丝、姜末、蒜丝、酱豆腐汁、酱油、味精、湿淀、鸡汤各适量,蛋清25克,猪油10克,花生油500克。  相似文献   

14.
慧冰 《广东党史》2004,(2):22-25
陈赓大将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将军,同时还是一位情感丰富而真挚的人。他爱兵士,恋妻子,疼儿女,真情流露,从不掩饰。透过他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他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陈毅曾这样描述陈赓:“他像一个玻璃杯,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中 《探索》2002,1(2):59-63
法律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法学范畴,与法律实践及其法律理论都有密切的联系,认真地对待法律意识形态,有助于克晨法律意识形态漂浮现象。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5,(8):47-47
伐檀在7月8日的《经济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们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和4升净水,同时减少了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数字乘以我们一年能够节约度数,再乘以全国人数,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而我们能够节约的不仅是电,还有汽油、煤气、纸张、水、粮食等等。为此,有专家说,节约在我国是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由于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节约这个“第五能源”的方式“发电”,比新建水电、火电、核电都要有潜力,都要廉价。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与陆九渊对“颜回克己”的诠释大相径庭,朱熹认为颜子克己是克胜“声色利欲”,强调克私欲;陆九渊却主张克除个人知见,认为颜子克己是克私意。朱熹在天理人欲之间,论克胜私欲的仁学工夫;陆九渊则对理欲之辨不以为然,而以“天德己见之进退”论克己;朱熹强调克己与明理工夫配合,陆九渊却提倡易简工夫,要学者超拔“私意陷溺”。朱陆围绕“颜回克己”的不同诠说与工夫主张分歧,更爆发为针锋相对的“学术批评”,陆九渊直指朱熹“沉溺私见”,朱熹斥责陆九渊“颜子无己可克”“无意见”之说。由此,“颜回克己”超出单纯的经学诠释向度,在通常所论“朱学陆学之异”如“心即理”与“性即理”之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别外,提供了考察“朱陆异同”学术公案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刘东 《唯实》2011,(7):44-47
克里普克在《A Puzzle about Belief》一文中坚持早先关于专名的严格性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专名在信念语境中的特殊性质,指出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提供该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克里普克之谜”的解决需要同时考虑专名的意义理论和信念的哲学属性。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有所成就,也有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克里普克在《A Puzzle about Belief》一文中坚持早先关于专名的严格性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专名在信念语境中的特殊性质,指出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提供该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克里普克之谜”的解决需要同时考虑专名的意义理论和信念的哲学属性。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有所成就,也有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磷钾肥是蚕豆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主要元素之一。据研究资料,每生产100千克蚕豆籽粒及其相应的营养体时,需从土壤中吸收氮7.8千克.磷3.4千克,钾8.8千克,钙3.9千克及适量的微量元素。应指出的是,若生产300千克蚕豆籽粒,并不一定要吸收3倍数量的磷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