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皋子 《党课》2011,(4):64-64
时下一些公众人物说话行事,都不敢触及社会敏感问题,遇到敏感问题,总是如蛇行一般七绕八转,能躲则躲。也难怪,有道是“祸从口出”,在敏感问题面前,稍不留神,就可能惹来麻烦,避而远之就成了一些人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11):32-33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一旦触及社会敏感问题,便如蛇行一般七绕八弯,能躲则躲。在他们看来,敏感问题稍不留神,就可能“引火烧身”,唯有避而远之才是万全之策。如此一来,工作的落实往往就卡在了敏感问题的处理环节,再难深入下去了。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公众人物说话行事,都不敢触及社会敏感问题。一些同志,面对敏感问题,总是如蛇行一般七绕八弯,能躲则躲。也难怪,有道是“祸从口出”,在敏感问题面前,稍不留神,就可能惹来麻烦,避而远之就成了一些人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5):36-36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爱动脑筋、想问题的,但也有些人看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问题”,患上了“焦虑症”,悲观厌世、心灰意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的同志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有的同志刻意放大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存在的问题去否定取得的成绩……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而是意识上出了问题,必须坚决摒弃。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12,(9):93-95
到底应该是人躲车,还是应该车躲人呢?这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在全世界绝大多数的文明国家和地区,都是车躲人,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规则”越被遵循得彻底。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行人普遍是需要躲车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令地方领导十分难堪和头痛,这批上访者的问题刚解决,那批上访者已告到门前,闹得不可收拾,既影响了正常办公,又影响了政府的形象,还造成了群众不满和积怨。为了免得心烦,有些领导只好采取“躲避战术”,或躲在办公室不出门,或躲在家里不上班,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上访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决不罢休收兵,以至造成问题越积越多、上访者越来越多的被动局面。群众之所以上访,大多并非吃饱了撑着无理取闹,而是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或是反映干部不正之…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5):49-50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访中央党校王珏教授○韩强最近,记者在山东诸城市进行采访时,恰逢中央党校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在诸城考察指导工作。遂就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敏感问题采访了王珏教授。记者:十五大以后,股份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您能否围绕当前国...  相似文献   

10.
子沫 《党课》2012,(20):73-73
饭桌上,夹菜的动作、吃饭的声音、桌面的清洁度,等等,都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我常观察的是埋单的细节,有些人不爱埋单,能躲则躲,但即便躲得很巧妙,几次下来就会发现约他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总是抢着埋单的人,不是因为多有钱,而是把这当成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11.
有位廉洁的县委书记一直奉行“不送礼、不收礼”的为官之道。逢年过节就举家外出躲礼,平时难以拒收的礼也一律上交纪委。然而他的这一举动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和挤对。有的说他沽名钓誉,有的认为这样的书记不会“团结”人,干不出啥大事来,一些同僚也明显疏远他。在一次干部民主测评中,这位廉洁书记得分竟然排名靠后。他无奈地感叹道:“腐败易,不腐败太难!”  相似文献   

12.
如何对待困难和矛盾?是见困难就躲、遇矛盾就椎,还是见困难就上、遇矛盾就抓,这是对共产党员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检验,是对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牢不牢的重要检验。当前,全党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精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战。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必然会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会碰到一些我们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困难。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迎难而上,绝不能消极回避,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的事情,再小的事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作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面对群众的难事、急事,都要一件件放在心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群众办好那些不是什么大事的件件难事,宗宗急事,这就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的大事。时下常见有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也常讲为群众排忧解难,可每逢遇到影响百姓工作生活的一些难事急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本来能及时解决的事,却一拖再拖,甚至还有个别领导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总认为抓好了…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然而,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恰恰不愿意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他们一是“怕”,二是“躲”。“怕”就是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与群众见面,怕群众不理解;怕自己水平有限,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劲。“躲”就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群众找上门来便避而不见,即使躲不过去,也只是敷衍应付,打打官腔。还有的借口“工作太忙”,成天泡在上面,热衷于开会、剪彩等上层活动。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没有端正对群众意见的根本态度。群众意见何以多?…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28):53-53
明明有相关制度(包括法律、规章、政策等),有的地方行政部门却不积极执行,在为百姓排忧解难方面,采取躲、拖、推等手段,漠视群众利益和诉求,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在领导班子中,对一些敏感问题注意不够,处理不当,往往容易引发矛盾。要积极主动地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必须准确把握影响班子团结的敏感问题,以防患于未然。领导班子内部经常发生的敏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意见引发矛盾。有些领导班子成员,自己对了便炫耀高明;别人错了,则到处散布。二是职责划分引发矛盾。有些领导班子成员在分工上斤斤计较,你管的那块重要,我管的这块不重要等等。结果导致出现“分工变成分家,分权变成分裂”的局面。三是任用干部引发矛盾。个别班子成员在干部问题上以人划线,搞自己的“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17.
渴望春雨     
没想到今春的北方会这么干,没想到今春的河南会这么旱!从去冬以来连续几个月,我们很少见到雨的影子。雨躲在天空中,躲在云彩里,就是不光顾大地,也不知她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8.
船头对浪头     
魏悌香 《党课》2013,(18):73-73
我国台湾有一位捕鲔鱼的高手,他在谈及捕鱼的经验时说道:“当大浪来时,千万不能躲,必须直挺挺地站着,抓住固定物,任由大浪打在背上,否则就容易受伤。若蹲着找掩蔽物,反而会因为冲击力太大,撞破头、  相似文献   

19.
风范之师     
李璀 《新湘评论》2007,(7):52-54
从小好学 走上科学征途 俞汝勤1935年出生在上海,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俞汝勤的父亲带着全家于战火烽烟之中匆匆离开上海,回到老家长沙避难。谁知安稳日子没过几天,日军的飞机就飞到长沙狂轰滥炸.俞汝勤的父亲只好再度举家南迁,经长途跋涉,最后躲到安化县城。  相似文献   

20.
艾迪 《党课》2013,(19):103-104
小的时候听见小鸟叫就以为每只小鸟都会唱歌,长大了才知道,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唱歌的鸟。曾经以为“大灰狼”们只会凶险地藏在连环画里、罪恶地躲在卡通片中,可是,有一天当你的身心顿感被撕扯之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