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智利一方面不断开发亚太、东欧和阿拉伯等地区新市场,加紧实施市场多元化;另一方面把开展与拉美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签署双边经济补充协定,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调整出口结构,积极实施“出口的第2个阶段”的目标。一、双边经济补充协定及双边贸易现状近3年来,智利先后与阿根廷、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签署了双边经济补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如获3国议会批准,协定将于1994年1月生效。美、加、墨3国为什么要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协定对3国将产生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和其他几个有关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一在南北经济关系问题上,始终持强硬的不合作立场的美国为什么愿同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同加拿大进行自由贸易,因为布什政府同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动机与当年里根政府同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机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经过14个月196轮的艰苦谈判,于1992年12月17日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如获3国立法机构批准,这个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在协定生效后15年内,3国将逐步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相互间可自由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由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符合美、加、墨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能力的利益,尽管协定签署后,在3国中引起一些不同看法和争论,但就总体来看,这个协定对3国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预计将会获得3国议会的批准。  相似文献   

4.
即将过去的80年代是拉美地区为争取和平、发展和民主进行不懈努力的年代,是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这里着重谈一谈跨入90年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变化和特点。 80年代,拉美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无不与拉美对外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并对拉美对外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事件有: ——80年代初中美洲冲突加剧并成为世界“热点”之一;1983年1月和1985年7月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先后成立及其对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欧共体为了最终实现“大欧洲”目标,大力加强和发展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一、发展关系的状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随之而来的经互会崩溃,为欧共体积极发展和密切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一)欧共体与东欧国家签订并开始实施贸易合作和联系国协定(统称欧洲协定)。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以来,迫于岛内外的压力,台湾当局放松了与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的限制,同时加紧在东南亚等地区活动,进一步推行其“南向政策”。 一、与东盟主要国家签署了“促进贸易投资协定”。今年4月,台湾地区与泰国签署了“促进投资保障协定”。至此,东盟6国(文莱除外)全部与台签署了此项协定,使台商在东南亚的投资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意味着台同东盟的关系已奠定了基础。5月13日台在印尼设立的“雅加达台湾贸易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负责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事务。目前,台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发展较快,对东南亚出口年增长率为37%,贸易总额为215亿美元,是该地区除日本外的第二大投资者。据台方估计,今年1—7月,台对外投资(不包括大陆)266件,投资额11.9亿美元,其中对美投资最多,其次为东南亚,新加坡有27个项目,越南与菲律宾各为17与12项。台今年在泰国的投资预计将达20亿美元,累计金额达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墨西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不断探索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的新格局。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墨西哥认为:冷战和两极政治已经结束,世界正由对抗走向经济竞争,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由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大市场和环太平洋地区所构成的三大经济板块将在国际经济角逐中起主导作用。基于上述看法,墨西哥确定了对外经济关系的政策走向:将三大经济板块及拉美地区作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自 90年代中期起 ,俄罗斯调整了“亲西方”的对外关系 ,实行“多方面、全方位”外交 ,重返拉美地区 ,发展同墨西哥的经贸关系。 1991~ 1996年间两国贸易额增长 5倍多 ,1997年两国贸易额由上一年的 490 0万美元增至 1.39亿美元 ,1998年增至 1.44亿美元。两国商品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向墨西哥主要出口黑色金属及其制品 ;航空技术产品出口是俄罗斯向墨西哥出口的新领域。与此同时 ,俄罗斯大量进口墨西哥的黑色金属制成品 ,例如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用的管道。两国发展经贸关系仍有巨大潜力。相距遥远、机制不健全、受北美自由贸易区牵制 ,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加勒比地区的对外经济关系中,与欧盟、美国的关系最为重要。随着2008年"经济伙伴协定"的签署,欧盟向加勒比地区产品提供的特惠待遇将逐步取消,双方朝着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方向逐步转变。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通过"加勒比倡议"及其若干贸易法案,对加勒比地区提供援助,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投资。近年来,委内瑞拉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加勒比地区不断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墨西哥对外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墨西哥对外战略的调整徐世澄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墨西哥政府对其对外战略作了大幅度调整。萨利纳斯政府(1988~1994年)提出“冷战”结束后墨西哥新的对外战略并大刀阔斧地加以推行。新的对外战略收到一定成...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14日,开始谈判后约经过3年时间,终于签署了“东盟一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AJCIP”)。AJCIP对日本来说,是第一个以地区集团为对象的多国间经济合作协定(EPA),可以补充迄今为止进行的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EPT.同时也是两者的经济关系趋于密切的重要的、划时代的协定。  相似文献   

1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其对拉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14个月紧张而艰苦的谈判,美国、墨西哥、加拿大3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协议。同年12月17日3国总统在各自首都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在签约各方议会批准后,协定将于1994年1月1日生效。这个被布什誉为“标志北美大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历史性”协定不仅对3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AJCEP的签署,这是2002年1月以来日本对东盟经济外交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作为一个典型的“南北”型协定,同时也是日本首个与区域经济组织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AJCEP的出现既是日本对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一种回应,又必将对今后的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墨西哥恰帕斯危机看拉美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袁东振一、恰帕斯危机的发生及各界的评论墨西哥政治与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局面已持续了60年。进入90年代,墨西哥经济摆脱了危机的阴影,开始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许多人认为墨西哥经济将从协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1997年9月—11月)亚洲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马耳他副总理兼外长乔治·韦拉。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与韦拉举行了会谈,中马双方还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耳他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耳他政府文化交...  相似文献   

16.
王勤 《东南亚》2002,(3):24-27
近年来 ,新加坡与多个国家与地区展开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并已与新西兰和日本等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中 ,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引起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关注。一、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目前 ,新加坡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国家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并正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此外 ,还拟与欧盟、中国的香港、台湾讨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 0 0 0年 11月 ,新…  相似文献   

17.
孔塔多拉集团是在1983年1月由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4国组成的一个政治性国家集团。它的形成对当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孔塔多拉集团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政治形势发展的结果,也是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4国对外政策发展变化的产物。众所周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半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979年7月尼加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新加坡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正与加拿大、墨西哥、印度、斯里兰卡、韩国等国进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1998年2月26—28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3天的首次国事访问。两国总统宣布俄乌关系已为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打下牢固的法律基础,将对欧洲大陆和独联体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双方签署了跨世纪的经济合作条约、3个联合声明和4项政府间协定。这是继1997年两国签署友好、合作和伙伴关系条约(以下简称友好条约)使俄乌关系正常化后又迈出重大而实际的一步。今后俄乌经济关系会明显改善,但因受种种制约因素的牵制,短期内不会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