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乔云 《前进》2003,(2):31-32
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工作任人唯贤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干部工作在能“上”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明确了干部能“上”的标准和程序,对干部能“下”的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明确。但在实践中领导干部能“下”仍然是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实1、“下”的干部思想难接受。“下”的干部往往被人们称为“下台”的干部。“上台”与“下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使得“下”的干部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同事、亲友等多方面的压力,并会…  相似文献   

2.
某地对乡干部进行了一次民主测评,其结果令人出乎意料,有几名在单位里工作表现蛮不错的干部,却被群众打了低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原来是因为他们的“业余形象”不佳。所谓“业余形象”,其实就是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里的表现。一般说来,在工作上认真严谨的人,在生活上也是严肃正派的。但不用讳言,也有部分干部在单位表现还能过得去,但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就成了另外一个人,信马由缰、放纵自己。有的流连于酒楼饭庄,挥霍公款、花天酒地;有的沉湎于乐厅舞池,寻花问柳、争风吃醋;有的热衷于麻将牌九,赌兴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干部工作中形成和产生了一些有失偏颇、缺乏科学依据或科学界定的一些理论与“定论”,亟需对其给予澄清和科学界定。一、不能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当成干部“四化”标准长期以来,在贯彻执行“四化”方针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在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中,把“四化”当作干部标准。有的见诸报刊杂志的文章或讲话中,有的贯彻运用于干部选拔之中。这种作法,是极其有害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工作方针,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提出来的,是关于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方针。它是对干部…  相似文献   

4.
参加工作多年,参加的“会”也自然不计其数。总结表彰会、工作部署会、经验交流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通气会等等,还有许多讲座、论坛之类,大抵也可归入“会”的行列。参加的会多了,自然就有个比较。有的会气氛热烈,有的会冷冷清清;有的会令人振奋,有的会让人瞌睡。会开得如何,掌声往往是个标志。会上掌声热烈不热烈,既反映了会议的气氛,也反映着与会者的精神状态。可以说,会场气氛也是队伍战斗力和精神状态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戒“飘”     
朱国良 《今日浙江》2011,(22):62-62
时下有一股“飘风”:有的干部工作不深入,做事不踏实,下基层进村不入户,进厂不到岗,爱好隔着汽车玻璃看,等着材料送上来,说他们是“走读干部”、“跑马干部”,一点也不为过。反映在思想作风上的“飘”,就是有的人喜欢争名,不尚实干,好搞那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些人爱把功劳归于自己,将不足椎给别人,常常是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措施一条条,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反映在学习上,往往是图图门面,装装样子,博取虚名。所有这些“飘”,  相似文献   

6.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想起了原吉林省水利厅厅长、现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洋湖,他对自己有“约法三章”:一不欺负老百姓;二不糊弄共产党;三不工作偷懒。汪洋湖深入基层做到既“身入”又“心入”。在任职期间,跑遍了吉林的河道山川,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他不愧为共产党的好干部,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然而,我们现在有的干部与汪洋湖相反,工作不勤奋,贪图安逸,怕苦怕累,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只想当个“太平官”。所谓“太平官”,有人精于‘不做事没事’和‘做事会出事’的为官之道,也精于‘不好说,说不好,不说…  相似文献   

7.
当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我市计划单列,进行经济制综合改革试点,需要同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时,一部分同志缺乏思想准备,认为干部制度是一个禁区,“不易轻易触动,怕搞不好会出乱子,犯错误”述有的认为“人才难选,班子难配,工作难做”,怕把生产“盘熄了火。”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各级党委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改革的论述,组织力量对干部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眼下,正值区县领导班子换届。留心观察,有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正在发生一些微小变化:有的敷衍、松劲,遇到群众上访.安全事故等问题,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工作失去了热情,得过且过。还有些干部认为自己届内“没有功劳有苦劳”,现在已把心思放到了向上活动上面……这些干部虽然是少数,但已经明显地患上了“届末综合征”,很容易感染其他同志,也会影响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的习惯。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不少干部平时基本上不读书、不看报。究其原因,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会吃亏”的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0.
姚正安 《群众》2013,(8):83-83
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体时代,传统和新兴媒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媒体几乎介入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相对而言,领导干部与媒体接触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面对媒体,有的干部恐慌,有的干部紧张,大多数干部是回避,即使是正面宣传,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唯恐有所不周而成为媒体“红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抓紧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性工程突出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并重申了“不拘一格”的指导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的同志产生了片面理解,认为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在考察和使用干部时,往往偏重“能耐”、“本事”,产生了“以能代贤”、“以强代贤”和“以才补德”的认识误区。干部工作中的这种误区,如果不加以解除,就会影响“跨世纪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论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核郝光亮钟占荣一、当前干部政治素质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考核观念淡化。有的领导干部和干部部门对政治素质考核的意义认识不足,在干部德才素质的考核上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同志认为政治素质是“软件”,不好衡量,而业务能力、水平、工作实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在干部选拔任用、人员定岗分流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机关干部竞争上岗,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拓宽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有效地防止了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激发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笔者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竞争上岗中,不能正确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使竞争上岗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有的把竞争上岗权当民主选举,实行“以票选人”,“一切以群众说了算”,背离了党管干部的原则;有的不结合本部门实际,把竞争上岗作为任用干部的唯一方法;有的忽视思想教育,使机关干部在竞争中引发了矛盾;有的对落岗的机关干部缺少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上不能妥善安置等。因此,在推行竞争上岗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某乡镇干部工作很负责、肯吃苦,理论水平也很高。可是在一次民意测验中,群众却给他一个低分。究其原因,一位农民说得很坦率,此人在8小时外不注意自己的干部形象,“业余形象”差! 笔者深为这位干部感到惋惜。到农民群众中间走一走、听一听,确实发现有些干部上班时间既认真又卖力,是一副干事业的样子,可下班后却与上班时判若两人。有的打牌、搓麻将,烟雾缭绕通宵达旦;有的酗酒划拳;有的议论这、议论那,埋怨这不  相似文献   

15.
信息直通车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 江泽民总书记痛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 有的干部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有的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少数干部中存在一种“群众工作恐惧症”。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其外在表现就是干部“怕”群众。“群众工作恐惧症”,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是怕接触群众。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自己直接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有失身  相似文献   

17.
胡丽春 《创造》2001,(6):37-37
当前干部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干部理论教育的力度不够。一是认识不足。有的干部缺少理论又不学习理论,不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有的思想境界低,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学习浅尝辄止,难以引向深入。二是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对干部理论教育容易走过场,重实践、轻理论,重眼前、轻长久,缺乏一定的总体规划,把政治理论教育视为阶段性的工作;有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舍本逐末,断章取义,不是在钻研精通邓小平理论上下功夫,而是受急功近利的“功力心理”的影响,认为理论成果是虚绩,工作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6,(11):49-49
山西省平陆县民政局杨引鸿认为,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是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有的农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各级领导着眼农村的长远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全局.着力解决农村“两委”干部按制度抓建设、执政为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头绪多、个人农活繁忙.农村“两委”干部真正坐下来看书学习的时间较少。在进行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时,首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作为农村“两委”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熟悉、参与、服务经济工作,江苏省句容县300余名党的机关干部分别联系一个乡、一个村、一农户,既抓点上情况又顾面上工作,既抓住经济发展又抓党建业务,取得较好效果。一、县委常委联系“点”制度化。自1989年以来,县委常委坚持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厂矿,树样板、做示范,抓点带面,促进全面工作开展。在县委常委抓“点”举措的推动下,全县形成了“层层有点、级级抓点、由上带下、上下互促”的大家动手抓党建的大气候。二、部门干部联系“点”经常化。县委部门干部分别挂钩一乡一村,每年在联系点上活动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县委组织部挂钩6个片44个单位,主  相似文献   

20.
江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当前指导宗教工作的重要方针。 笔者把这三句话浓缩为“贯彻”、“管理”、“引导”六个字来思考,有以下认识: 一、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重在“贯彻”二字。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左”了,会伤害一大批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会使他们想到“文革”那段错误教训,把党的政策与正常的宗教信仰对立起来,疏远了党和政府同他们的关系;右了,就分不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