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璧山作为重庆西部的桥头堡,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应该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探寻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的对策措施。一、璧山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一)二、三产业比重大,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8亿元,人均GDP(常住人口)达14765元,辖区内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59.2:30.8,其中二、三产业占  相似文献   

2.
周东红 《湖湘论坛》2002,15(4):53-54
一、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生产结构不合理。近3年来,我国国内需求不旺,主要是因为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结构性矛盾引起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15.9%、50.9%…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全省198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1978年的98.7亿元增至93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0.7%;其中,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非农产值已占到69.9%,比1978年提高了36.5个百分点,农业产值的比重相应地下降到30.1%;全省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726.9万人,比1978年猛增562.6万人,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36.6%,比1978年提高了25.4个百分点,目前大约三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一个从事非农产业。这种变化不仅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  相似文献   

4.
周德明 《中国人大》2010,(14):42-43
杨浦区是上海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传统工业老区。近几年来,杨浦区跳出传统发展模式,以创新为驱动,调结构、促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了24:76,知识型生产型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1.6%,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率为77.5%,以电子信息和环保节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保持30%以上增幅,区级可用财力从2002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4亿元。今年年初,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 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亿万元左右,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 4000万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比重分别为44%、23%和33%; 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提高到1.5%以上; 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  相似文献   

6.
陈峰云 《当代广西》2009,(19):46-46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农垦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广西农垦管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5.91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161.15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从34:53:13调整为15:62:23,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支撑农垦经济发展的非公经济比重也从不到20%提高到79.6%。农垦六大产业(糖业、木薯生化、剑麻加工、畜牧养殖、优质水果种植和茶叶加工)的基地建设有2/3分布在农村,园区建设与市县政府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事实表明,广西农垦已从注重内源式发展走向内源与外源发展并重,全面走向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围绕国家和自治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1978—1997年的19年里,我国从业人员明显增加,总量从40152万人增至69600万人。同期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1.7%上升到56.3%。在就业结构方面,劳动力的三种产业结构比例已从1978年的70.7:17.6:11.7改善为1997年的49.9:23.7:26.4,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1997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且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迅速,这表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劳动力脱…  相似文献   

8.
毛伟明 《群众》2008,(8):37-38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积极抢抓国际产业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出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6.1亿元、14285.8亿元和9548.2亿元,  相似文献   

9.
观点     
欠发达民族地区怎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云南省保山市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李明撰文提出以下对策:1.走城镇化发展的道路。要以城镇化建设改造现有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以工业化和产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一是要保持一、二、三产业的稳步增长,在动态中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重点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二、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优化。3.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金坛市按照“繁荣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致富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思路,把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2年末,全市转移劳动力达13.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0.9%,农民人均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上增收246元,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1%。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5元,比上年增加118元,其中106元来自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9.8%。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金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创新思路,拓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2001年,全省三大产业比重为11.4、51.7、36.9、二、三产业GDP的比重达到88.6%,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这几年里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工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由前几年的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明确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要继续保持各占48%到50%左右,第一产业保持在2%左右。具体目标是,上海工业经济总量,到2000年,按不变价要达到7000亿元,其中:高科技产业产值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0%的比重、约1400亿元;支柱工业产值比重45%、约3150亿元;都市型工业和部分传统工业产值比重为35%、约2450亿元。以上三  相似文献   

13.
宋文豹 《政策》2003,(3):49-50
近年来,我们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把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来塑造,促进了民营经济的突破性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在宜都已成为经济总量的主体、社会就业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主体。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302家,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04亿元,占市属GDP比重达到88.7%;提供税收17271万元,占市属工商税收的9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1.5万人,占二、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88%。  相似文献   

14.
浙江的基本省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5亩。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浙江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比较早,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比较快,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二、三产业比重大,中小企业多,加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共同发展,劳动力需求急剧上升。为此,大量的省内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省外农民工也大量地涌入到我  相似文献   

15.
不可否认,十多年来昆明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增加农民收入、补充农业投入、解决农村就业、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乃至全市经济结构都起了巨大作用。但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说,交通、能源、资金等“瓶颈”制约因素是全市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那么,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以下突出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加工业发展失调。从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比重看,1992年,昆明市农村社会总产值按现价计为55.78亿元。其中一产业为21.35亿元,占38.3%;二产业为27.88亿  相似文献   

16.
一、内蒙古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个体工商户发展稳中有升,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1年,个体工商业保持了4%左右的增长速度,而私营企业的几项重要指标都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二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达到1.31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68.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6%。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至2001年底,全区个体工商业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11.3%、79.7%。个体私营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领域已由传统领域向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兼业化问题。城郊型农村经济的特点,是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民务工经商的比较多。据统计,我市郊区农村约有十二万农民在乡镇村组各级兴办的企业中做工,约占农业总劳动力的33%。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村镇,农民转入非农产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有的乡、村难于找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农民。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劳动力的大转移,因是在责任制后农户均田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以前的富裕县是黑龙江省的贫困县。如何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是县里的领导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齐齐哈尔市委提出的“四个换位”(种植业向畜牧业换位,国有向非国有换位,劳动力由一产向二、三产业换位,农业向工业换位)的工作思路犹如缕缕春风,吹散了我们心中的阴霾。大力发展奶牛业,实施“主辅换位”,是从富裕县实际出发的富民强县之举。据统计,2004年,全县农民仅奶资一项就收入26亿元,与两年前比增长了53%。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61.5%。妥善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直是县里工作的重点。为打造富裕县劳动…  相似文献   

19.
今哲 《今日浙江》2001,(5):29-30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据浙江省统计局农调队调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浙江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的速度加快,外出劳动力人数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湖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一产业增产增收,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超过了增长10%的年度计划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544亿元,增长10.8%。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5:36.4:32.1和上年比,第一产业上升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