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几起典型的出租车事件为切入点,系统阐述并揭示了出租车行业矛盾的根源。在对北京市平谷区出租车行业做了一系列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以政府管制相对较宽松的平谷地区"五元出租车"的兴起为启示,提出具体的建议和策略。本文对解决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困境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特许经营是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根本特征。面对拒载、罢运等现实问题,既有的矫正措施立足于特许经营体制的强化,忽略了市场竞争性的塑造。经营权特许的公司化倾向与管制措施的潜在引导形塑了出租车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造成了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出租车行业的开放与发展应当立足于政府管制的变革,而非反垄断执法。我们应在重新认知出租车行业性质的基础上,变"管控"为"疏导",从放开行业准入、依法行政和改良管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构建激励性规制。  相似文献   

3.
对是否实行数量管制和允许个人经营出租车,境外各地政策不一。内地城市均实行数量管制并推行公司化经营和员工化管理。限量牌照必然产生牌照租价、个体劳动、司机收入水平取决于劳动力供求和出租车服务供需状况是出租车行业的经济学特征,从境外出租车管理模式可见管制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中、数量管制是经验性结论、公司经营与个体经营各有利弊,因而内地现行数量管制下通过招投标发放短期牌照和推行公司化经营有相对合理性,但牌照发放可由无偿改为有偿、可设定较高条件放开个体经营作为公司化经营的补充、公司化经营不必强求员工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出租车数量管制模式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管制与自治的机制设计看,出租车数量管制是必要的。主体管制模式以实现“质”之管制的普通许可机制,来实现“量”之管制的有限公共资源配置,必然衍生出分配不公、许可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矛盾;而车辆管制模式较具优势。出租车管制模式的基本构造应为:以车辆管制模式为主体制度,以有偿竞争方式发放附有期限的许可,对个体化与公司化经营持开放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次一、引言二、出租车市场准入的管制及其问题三、出租车市场数量的管制及其问题四、出租车市场价格的管制及其问题五、结语一、引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出租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事件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2008年11月一个月内,重庆、甘肃永登、海南三亚、广东潮州等多个城市共发生18起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事件。  相似文献   

6.
彭云望 《行政与法》2003,73(11):59-61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管制将成为政府管理微观经济的主要方式。出租车经营许可证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管制行为。政府管制使得财产权的公、私界限越来越模糊化,在法制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必将导致政府与私人之间财产权纠纷的增加。本文以诚通公司诉天津市客管办一案为背景,从法经济的角度对出租车经营许可证的财产权属性、分配、转移及剥夺进行学理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出租车"拒载"现象愈发严重。本文从拒载的情况、现实原因和现存规范途径三方面对出租车行业拒载行为进行分析调查。同时从民法学中要约与要约邀请角度分析拒载问题实质,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之间构成何种法律关系,我国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对出租车行业劳动管理方面均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各地劳动争议仲裁院、法院判决大不一致,焦点在于双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之间构成何种法律关系对于维护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北京出租车市场存在的体制弊端日益凸显,对该市场进行法律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北京出租车市场应当破除行政垄断,改善原来单一的市场运营模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取消出租车数量限制,引进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建立专门行业委员会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设计并实施个体出租司机的保险制度,促进北京整个出租车市场的有序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发展迅速,出租车司机的人数也迅速壮大,成为了最普遍的一种行业之一。出租车经营模式的特殊性,行业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了出租车司机与公司间冲突不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关系不清所致。本文通过对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间关系的特征进行分析,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非标准劳动关系,并针对现阶段出租车公司与司机间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刍议出租车异地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法制与社会》2011,(10):187-187
所谓的出租车异地经营,是指不具有本地区营运证的出租车在本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目前,出租车异地经营在大部分城市受限,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本文试图就"出租车异地经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杨萌  郑志柱 《政法学刊》2010,27(2):48-52
出租车经营中存在的垄断问题,包括:出租车公司与交通主管部门之间存在政企同盟、出租车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形成垄断协议、自由资本对低效管制体制的冲击等。解决问题的路径除了现实主导的行政力量外,还可以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法院的反垄断司法。  相似文献   

13.
陈三石 《法人》2005,(5):92-95
江苏太仓的出租车改制风波和北京市出租车管理的种种 弊端,仅仅是出租车行业垄断局面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公交客运事业不断发展,治安保卫工作日益复杂、繁重的情况,南京市1993年9月成立了专司打击公交车上的刑事犯罪、管理出租车行业、维护公交客运治安秩序的治安分局。在南京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公交公安分局白手起家、励精图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不仅形成了打击、遏制公交车上刑事犯罪的有效机制,而且摸索、创立了一整套管理出租车行业的方法、制度,在力戒出租车从业人员参与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租车及司机遭恶性侵害的同时,充分利用出租车行业广泛接触社会,易于发现违法犯罪的特点,为构筑全市的防控体系,及时打击、预防、制止严重刑事犯罪,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仅1995年,公交公安分局通过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462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8起。其中尤为值得称道的是,1995年他们就先后成功地制止了7起预谋杀害出租车司机、抢劫出租车的恶性案件,并在侦破"9.11"特大劫持人质、勒索巨额赎金等大要案件的过程中,提供了导致破案的重要线索,在全市刑侦工作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黑车"数量庞大,屡禁不止。"黑车"的大量存在,与我们饱受诟病的出租车管理制度也有很大关系。文章欲从完善出租车管理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市场之手,压缩"黑车"的生存空间,实现打击"黑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租车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出租车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散性以及服务对象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出租车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与出租车相关的犯罪正逐年上升,利用出租车计价器的不同功能,成为破获案件的重要途径,以保证出租车司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出租车计价器的功能也正在日益完善,除具备基本的计程、计时、计价功能外,还有IC卡交费功能、车票自动打印功能、语音提示功能、在不打表的情况下也可以记录行走里程、停留时间等,有的还有GPS卫星定位功能,防抢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纪亮 《法人》2006,(6):54-56
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除了现行的“出租车公司”这一模式外,是否还有一种更经济、高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出租车行业目前已成高危行业。2007年2月,郑州警方在全国率先推出一项出租车遭抢“违法自救”措施:出租车司机遭到抢劫时,可采取逆行、闯禁行、开启双闪或大灯、轻微撞车等方式寻求救助,警方将不予处罚。一石激起千层浪。出租车司机、广大网友、法学专家等纷纷对“违法自救”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到底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举措,还是对法律刚性的一种无意识侵犯……  相似文献   

19.
出租车行业作为中国一个新兴的行业,同时又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一直备受关注。在一连串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中,在人们都把指责的声音指向出租车公司时,我们应该看到导致现状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源。  相似文献   

20.
《法人》2008,(12)
至11月4日晚,重庆市出租车司机集体停运事件基本平息,大部分出租车已上路运营。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出租车公司擅自提高"份儿钱"是导致停运事件的主要原因,市政府已责成各出租车公司将"份儿钱"降回到去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