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朋友们:全国各族人民刚刚欢度了1995年元旦,又迎来了乙亥年春节。在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在京的台湾同胞和有关人士欢聚一堂,共话两岸关系前景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两千一百万台湾同胞祝贺新年,祝愿台湾同胞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  相似文献   

2.
《民主》2008,(1):F0002-F0002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福的时刻。好一派祥和乐融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之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之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春节为"一元之始",所以又称元旦、元日、元辰、瑞日,北京人叫"大年初一"。腊月三十为除夕,叫"大年三十",是送旧迎新的"年禧"之日,自然热闹非凡。《清稗类钞》:"除夕之日,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和谐、整个道德教育都在这个节日体系里得到了体现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能在除夕举家吃团圆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一天按规定仍然要去上班。但这种情况在2008年春节发生了改变,随着国务院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包括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在内的传统节日成为了国家法定假日。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6,(Z1)
编者的话:“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也最为国人所看重的传统节日。自汉代确立每年的四时八节以来,春节,便一直是中华民族岁时节令风俗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章节,一直传承至今。时至今日,春节仍然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早  相似文献   

6.
王佐书 《民主》2008,(3):8-8
代表们一谈起春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思绪万千。大家深情地说,这些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欢 《各界》2010,(1):22-24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自此,“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除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和共产党的敌后斗争外,隐蔽战线上,国共两党也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心连心。节日期间,他们来到全国各地,和人民群众一起欢度佳节。新春特稿报道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政协春节团拜会,胡耀邦同志在广西边防前线法卡山,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特区,陈云同志和曲艺界著名人士共度春节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众多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对比分析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的比较,探究如何通过强化传统节日认同来维系中国民族文化安全,最后总结出从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节日行为的沿袭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三方面去强化文化认同,实现保护民族文化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越南一直使用与中国一样的历法——阴历,两国人民有着许多共同的传统节日。每年阴历元月初一的春节,是越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民间节日。届时,桃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越南政府从一九六八年起修改传统阴历。按新历法,自一九六八年到本世纪末共有二十六个月份和二十九个节气与传统阴历不同,其中变换两个闰月和三个春节。新历法规定,最近这次闰月,不是甲子年闰十月,而是乙丑年闰二月。这样,乙丑年的春节将是公历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  相似文献   

11.
弘传中华节     
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在当代人的记忆中,大概只有春节,而且除夕还不包括在内。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和"黄金周"长假制度后,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实行休假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除夕团圆、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敬老,等等,无论放不放假,大家都要过,都要挤时间过;其次是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对都市年轻一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致不少年轻人只过洋节,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而许  相似文献   

12.
育文 《民主》2011,(6):44-46
一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兔年春节记者在美国的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中国的春节包括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了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有方式。除夕夜记者在美国路州参加一个华人家庭举办的除夕party,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放花炮……和在国内过春节毫无二致.只是多了十几位美国朋友。  相似文献   

13.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经历史考验发展传承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当前,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宣传力度尚显不足等问题,应该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实施、营造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氛围、抓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4.
徐耀东  尹忠华 《侨园》2020,(1):22-23
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其安定和谐、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已渗透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在朝阳地区,春节则更为强劲、富有激情。春节期间,数十万的朝阳百姓走出家门、踩起高跷、甩起手绢,以忘情的扭动和洋溢的笑脸温暖春节。正月里,我也走出家门与朝阳人共度佳节,亲身感受全民参与传统节日的浓浓热情,感受朝阳社火这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全民热潮。  相似文献   

15.
靳宣 《民主》2011,(4):13-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月1日至2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的前夕.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在山西介休绵山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6.
过年,是中化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第一餐不再是简单的吃一顿饭,填饱肚子,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愫和良好愿望,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尹忠华  栾芳 《侨园》2023,(1):35-37
<正>“逛花灯走百病”是历史悠久的民俗,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看花灯与家家户户心心念念的饺子一样,成为天南海北华夏儿女守候新年的一道独特文化大餐。“花灯好看技高难”,人们看见的是五彩斑斓的各式彩灯,看不见的是支撑花灯璀璨夺目的手工技艺。在沈阳,便有一项传承了300多年的扎制花灯的手工技艺。2020年,沈阳花灯制作技艺入选辽宁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相似文献   

18.
冯骥才 《民主》2005,(2):4-5
又一个春节就要到了。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们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有这么长的节日。但这些年却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它前后紧挨着两个舶来的“洋节”,前为圣诞节,后为情人节。在市场和媒体的炒作中,这两个“洋节”红红火火,传统的春节夹在中间倒显得有一点落寞。最要紧的是人们在长达七天的假日中,不知该怎么“过”。于是商家出了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2月16号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大年初一,为增添春节喜庆的气氛,给旅客营造温馨的出行环境,全日空航空公司沈阳支店的工作人员,在沈阳桃仙机场候机大厅,同将要登上全日空航班的旅客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是这次活动的主题。全日空的柜台前悬挂着红红的灯笼,张帖着大红福字,工作人员身穿红色的旗袍,无不洋溢着年的味道,全日空沈阳支店还为乘客们准备了精致的礼品,整个联欢活动高潮迭起欢乐和谐,过往的顾客纷纷拿出手  相似文献   

20.
环球侨讯     
《侨园》2003,(1)
生活在美国的大部分华裔,无论是过西洋的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保持着自己的过节习俗和传统。从感恩节开始,美国便进入一年中节日最频繁的时期。感恩节、圣诞节和元旦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接踵而至。这段期间的气氛与中国春节之前的气氛十分相似,美国的民众在准备过感恩节的同时,也在为欢度圣诞节做准备。华人元旦一过,就都准备过春节了。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