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税收分配数量界限的几个问题○叶子荣自第二步利改税改革以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税收分配与国民收入分配相互作用,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形成了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引发了新矛盾。1985—1993年间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年份各项税收收...  相似文献   

2.
一是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国民消费水平直接取决于国民可支配收入,然而,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倾向于国家和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偏低,且收入分配差距正逐步扩大。为此,应继续加快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工作纳入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以考察,在分析我国改革攻坚阶段的凸显矛盾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按照“国家基本工资和地区附加津贴”两元结构模式,建立地区工资水平决定新机制和按照“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两元结构模式,建立个人工资水平决定新机制。进而规范分配秩序,实现收入分配的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4.
<正>国民收入宏观分配体系,包括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三大层次体系。完善的初次分配体系,能够平衡劳动者、出资人和政府三大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定合理的劳动者报  相似文献   

5.
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既是替代关系又是互补关系,这种关系要求保持适度的收入差距。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初次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出现了失衡和扭曲,突出表现为: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相对较低,普通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劳动报酬差距悬殊,垄断行业和普通行业的收入差距太大,不同身份职工之间工资收入差距较大等。矫正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需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重;调控职工内部特别是普通劳动者与管理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构建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化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公平分配的制度体系,应该深化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制度创新研究。推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劳动报酬公平协商、劳动工资最低标准、劳动报酬联动增长、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国家雇员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推进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居民税收、居民保障制度创新;推进国民收入三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慈善公益组织制度、捐赠制度、管理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国民收入分配形势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模式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居民倾斜。据有关部门测算,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果大体如下:1978年国家所得占32.7%,集体所得占16.1%,居民所得占51.2%;到1995年国家所得占14.1%,集体所得占16.8%,居民所得占69.1%。 在改革开放的17年间,国家所得的份额减少了18.6个百分点,集体所得上升了0.7个百分点,居民所得上升了17.9个百分点,其中有合理的因素,也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着政府和企业所占份额偏高的问题,这一问题与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出口比重过高、外汇储备过大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若愚在2006年6月19日《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近年来,无论是从我国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结果看,还是从再分配的过程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均存在向政府倾斜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背离。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17.5%上升到2003年的20.2%,而居民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68.1%下降到2003年的64.8%。最近两年政府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之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现象并没有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向政府倾斜的失衡现象,一方面,政府财政…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存在的基本关系,既包括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而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是通过企业产权的分配来实现的,马克思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企业产权的分配状况.马克思关注和研究产权问题,是在他1842年参加工作以后.到了晚年,马克思特别注意到了建立在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结构与形态演变基础上的内部财产关系的变迁,形成了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思想,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通过劳资对比,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划分了收入分配问题的三种形式。以劳资制衡为核心,提出加强企业内工会组织和破除社会内权力垄断的规划,形成本土企业崛起与国民收入提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一个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从而化解收入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存在相对割裂现象,初次分配中的劳动分配比重过低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突出"以劳为本",理顺初次分配各要素收益的比例关系,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政策,才能做大并切分好"财富蛋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权利、机会、条件、规则、过程、结果公平在内的系统公平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的体现,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之时应秉承出于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的政策目标,也应保有着对功利方面的诉求。分析了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对应有职能与实际效力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改变目前国家再分配情况不公的状况,体现和谐社会的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各界》2010,(7):95-96
一、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势在必行今年全国两会前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话题受到广泛关注,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就将“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在宏观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什么新问题,改善宏观收入分配政府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阶段后,在市场主体、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改革陷于停滞.只有成立专司改革的部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强化垄断行业监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宏观调控,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持久永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一、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一)社会总产品社会主义的社会总产品是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本全面考察和分析了中关村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劳动、劳动关系、分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指出:中关村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的以“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基础的“民营机制”,为推动高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初步形成的以“知识劳动”为特征的新型劳动,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的以平等、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关系,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一个新的生长点;在分配中兼顾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探索出了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势不容乐观,收入差距日益增大,国民收入分配已经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纠结在一起,正在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社会转型期间权力运行机制不完善、权利制度供给不充分等因素经过一连串演化过程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作为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权利的宪政,或许能为破解收入分配的难题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而工资收入是劳动者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经济利益。目前市场经济日趋复杂和多元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权责失衡、矛盾加剧的特征,在这种环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