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怀中 《当代世界》2013,(12):40-43
2013年10月3日,安倍自民党联合政权成立后的首次日美"2+2"会议在东京举行,日方外相岸田文雄及防相小野寺五典、美方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出席了会议,这也是日美两国外交及防务负责人首次齐聚日本召开此种会议。会议以应对所谓的21世纪"新的威胁"为口号,声言要"基于日益严峻的亚太安全环境"和"日本周边安全环境","协商中长期的日美安全合作和驻日美军整编等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这四大因素是:中国加速崛起因素;美国因素;区域化因素;非传统安全因素.在此四大因素影响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趋于积极,但也面临不少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3.
受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步伐加快,中国崛起势头慢劲、周边国家借美抑华意图加深等内外因素影Ⅱ向,中国周边安全环境FJ趋复杂。其中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小断上升,尤其在恐怖主义、核安全、网络安全、水源争端、能源安全、毒品走私等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妥善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对中国未来维护周边稳定、赢得战略主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遵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军事交流,为和平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2006年周边安全形势会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东亚峰会为契机,我国与东亚各国的区域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今年的周边形势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多层面的,涉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等等诸多内容,一般来说指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安全环境,主要指周边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由于中国周边行为体及其与中国的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现象。  相似文献   

6.
今年入春以来,我国等东北亚国家沙尘暴现象频发.沙尘暴的肆虐,不仅直接影响了这些国家正常的社会生活,对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周边邻国要求开展环境安全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中美教育交流已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在改善中美关系和中国国际环境方面意义重大,为我国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大力发展对美教育交流是我国崛起和民族兴旺的重大举措,在发展教育交流中强化国家意志是保证中美教育交流健康发展并促进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这是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思想进行一些分析,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邓小平关于稳定周边的论述很多,本文主要就如下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球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水安全、气候变化、公共领域、环境难民和军事与核扩散等方面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在几个方面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形象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突出体现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在周边有新的动向,世界其他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对周边地区安全产生外溢性影响,周边热点问题有效管控的难度有所增大。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对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产生多方面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稳定的合作增加国与国关系的确定性,提振周边国家的合作信心;从小事做起,强化合作路径的稳定性;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展现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态度;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避免地区安全问题对地区发展问题产生过大干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提升引领和塑造周边安全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