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常说:一切权利都是法律赋予的。那么权利是个什么概念呢?权利就是公民、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权限和利益,表现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要求他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然而权利总是和义务相对应的,也就是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法律上把权利分为公共权利和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6,(8):9-10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尊敬的罗豪才副主席,尊敬的吴爱英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这里聚会,隆重举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律师业发展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律师协会建设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和司法部的领导,向新闻单位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律师事业发展做出宝贵贡献的老领导、老前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不断开拓进取的全国律师和辛勤工作的律师协会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3.
“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意味着律师是一名经济人.他的服务通常是有偿的商业行为。与此同时,律师也被赋予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使命。这就是说,律师也是负有社会责任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6,(8):7-8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20周年,同时研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律师事业发展问题。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从不同侧面回顾了全国律协的发展历程,抒发了对律师事业的热爱之情,讲得都很好。在这里,我代表司法部,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中国律师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同志、老律师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向全国的广大律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律师工作的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在经历了10余年法院审判工作后。于2002年来到深圳成为执业律师。2006年,作者在执业的同时,开始对中国律师业进行潜心调研和思考,在与各地同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写出了一份有数据、有分析的调查报告。对于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引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一枝独秀,但也难以完全独善其身。曾经令不少律师趋之若鹜的业务领域,如今寒风阵阵、凛冽袭人。面对因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剧烈震荡,律师界应发挥抗击汶川大地震时的豪迈气概,同心合力,共同应对。我们不妨把这次危机作为一场大考,以检验律师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6,(6):21-21
中国青年律师论坛脱胎于中国律师论坛,诞生于中国律师论坛的大旗之下,首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与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同时在安徽合肥举行。创立中国青年律师论坛的初衷,就是今天为青年律师搭建一个平台。明天为青年律师撑起一片法治的天空。在充满激情和自由氛围的北京大学校园内,第二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诠释了“青年”即青年律师和青年学子的内涵,发出了“未来有我”的呐喊。同时,也定下了中国青年律师论坛的基调:今后每一届论坛都与国内各大法律院校联办,让青年律师与中国青年学子携手共创未来。青年学子是未来的青年律师,青年律师是未来的成功律师。青年律师将年龄优势与职业选择结合起来。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执业生涯中尽情演绎。第三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从未名湖畔移师歌乐山下,之所以选择西南政法大学,是因为西政务实的学风与中国青年律师论坛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本届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律师制度诞生百年、《律师法》颁布10周年。“十年情·百年梦”理所当然成为论坛的主题。本刊将节选论坛上的精彩片断,陆续发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4,(12):5-6
今天,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美丽的合肥举办“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来自全国各地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和律师们共聚一堂,就“律师行业建设与事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谨代表司法部,对本届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律师以及全国广大律师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9.
移植与播种——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树臣 《河北法学》2011,29(9):10-21
中国古代形成了以"仁"和"礼"为内容的法律价值观,其共同特征是忽视和压抑个人价值。清末修律中出现的人格、个人本位思想十分可贵,但只是昙花一现。中华民国时期拒绝了传统的家族本位和西方的个人本位,确立了国家社会本位的法律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阶级本位"占统治地位,后三十年逐渐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将成为指导当今法律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使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凤山县三个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少数民族农村例,从婚俗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与民族婚俗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农村城镇化建设产生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合同到政策、从政策到法律的复杂过程。如果说1984年的1号文件标志着其政策体系的成熟,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则标志着法律体系的成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过程、约束条件和改革方式进行法律经济分析,可以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和丰富、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贾午光 《中国法律》2008,(5):25-26,88-91
1994年初,中国司法部提出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之处开展了两年的试点工作。1996年,司法部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中关于法律援助的原则性规定,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建立中国法律援助制度。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法律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之后,当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瑞典等国家的福利制度弊病迭出时,后发展中的国家却在为福利与社会安全制度的如何构建劳神不已.在中国,与福利制度有关联的"福利权"、"福利国家"和"行政法的任务"等关键词不断地呈现在学者的论著、政府的工作报告甚至大众媒体之中,在相当程度上成了当下社会主流话语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江西律师》2002,(3):5-9,4
这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律师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三天来,大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律师业的发展经验,充分认识和把握律师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了律师改革、发展、管理的基本思路,选出了新一届全国律协理事会及工作班子,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这对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云新  刘然 《公共行政评论》2016,(4):147-170,209
社会创新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逐渐引起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创新活动不断涌现,然而国内研究依赖国外现有理论的复制与消化,难以满足社会创新的发展需要。论文整理三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全部的69个获奖项目,采用多案例文本分析法对中国社会创新的时域分布、主体、领域、内容、方式等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性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创新的主体参与、动因机制、绩效评估、模式扩散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探讨,全面考察了中国社会创新的特征、动因与绩效。当前的社会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需要重新思考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各方定位,探索多主体参与下的协同治理成为未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赵秉志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1):8-10,57-61
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是当代刑法的两大机能。保护机能强调的是刑法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免遭犯罪侵犯的作用;而保障机能则重在防止社会成员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免遭国家刑罚权之不当行使的侵犯。而无论是保障机能还是保护机能,都蕴涵着保障公民人权的问题。应当充分肯定,中国1997年的新刑法典与此前的刑法规范相比已经较多地关注了刑法的人权保障问题,并在此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学研究中广泛运用"国家—社会"这一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法学界目前主要是利用这一框架进行范例研究,论者试图通过这种范例的研究对该框架的效力进行证明,并在打通市民社会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在渐进的过程中构建起中国的市民社会或者为实现现代化法治进行论证。"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是中国法学运用"国家—社会"框架取得成果颇多的领域。法学界在运用这一框架时并未保持必要的警醒,对该框架的理论前提或预设很少质疑,而对于框架的作用和限度也没有深刻的把握。站在反思和批判的立场对中国法学研究中的"国家—社会"框架的作用和限度以及相关研究进行检视,并对这一框架背后的理念支撑进行分析,这或许是推进相关研究的一种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既具有世界各国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是人类法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构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样式的显著特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是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西方式法治现代化的不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以及党和国家二元并存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法治的现代化,没有法治这一方法作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总方法,具体需要遵循两种法治方法:一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非洲法律与社会发展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大学举行。这是第一次以非洲法律为议题展开的国际性学术研讨。来自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的专家学者,非洲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中国外交部、教育部的官员以及我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