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伊始,时国民党内部反对"合作"者的态度不坚决,与共产党"合作"具有强烈的利己主义思想,又选择了影响两党关系健康发展的非平等"合作"方式--党内合作,且其政治纲领与中共的政治主张存在一定的分歧.孙中山的这些个人因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共产国际贯彻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和实施"东方战略"的必然结果。 共产国际通过多种渠道同孙中山国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沟通国共两党合作关系中发挥 了桥梁作用。共产国际采取一系列实际步骤帮助改组国民党并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这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统一广东财政,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期关于国共合作的形式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组成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深得人心,得到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的支持与合作。其结果是大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合作的讲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此次合作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最突出的是联合抗日,但具体联合的组织形式是什么?一直没有很好地达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广州党组织与国民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究其原因,中共中央对国共合作的认识和陈独秀与国民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广州党组织与国民党的关系;广州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两党之间的关系有较大影响;孙中山及国民党政治倾向的变化是影响广州党组织和国民党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党內合作”形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一、加快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促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迅速到来。因为孙中山是反对“党外合作”形式的,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旗帜下进行民主革命。中共若拒绝孙和共产国际提出的“党內合作”形式,国共合作时间必然推迟。二、共产党员置身于国民党组织,一定时间内有利于扩大政治影响,有利于壮大国民党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打击右派。三、向中外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加入孙中山第三次在广东建立的革命政权。革命政权下设大本营宣传委员会,陈独秀、谭平山等共产党人领导和主持这一宣传机构。陈独秀等人利用大本营宣传委员会,积极从事出版宣传、慰问演讲、争取学生参加国民革命等工作,试图改变革命政权军事优先的局面。然而,因经济困难和中共内部的分歧,尤其是孙中山的消极态度,使大本营宣传委员会未能"有所作为"。1923年底,孙中山撤销大本营宣传委员会,成立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加速了国共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一、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决定加强宣传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经三次来穗。192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来穗,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1924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来穗,出席国民党一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来到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由于在上海积劳成疾,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于1924年12月回湖南休养。就在毛泽东回湖南前1个月,孙中山北上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谋求国内和平统一,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日益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0,(6)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他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担任工人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然而,1927年,在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之时,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长达三年之久的国共合作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尝试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出发,探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共产国际三方之间的矛盾,并从中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有一桩大事,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对国共合作曾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这在今天史家们的笔下写得清清楚楚,可在当时却非简单的易事。并非任何人都能顺应时代发展的。1921年12月底,孙中山在会见列宁委派的代表马林时,就不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同盟。为什么?因为这时的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已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有20万党员,遍及全国及东南亚的大党,并领  相似文献   

12.
"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又一次失败,孙中山处于一生中最低潮的时期,由于列宁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赞赏,以及苏俄在十月革命后面临国内国外反对势力包围、封锁的严峻局势,使得孙中山成为苏俄寻找中的盟友。由此,孙中山和共产国际建立了联系,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扩充了军队,实现了国共合作,对国民党自身以及与共产党的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在帮助中国革命确定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方面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它不仅推动了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同时在北方推动了冯玉祥加入国共统一战线,使国民军走上了援助北伐战争的道路。冯玉祥原是北洋军中的一位将领,但具有一定的爱国民主精神。辛亥革命后,冯玉祥加入了同盟会。此后,他在带军进驻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5.
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孙中山革命事业遇到挫折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毅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孙中山视共产党人为改组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第一次合作。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纲领文件及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的相关指示,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直接理论渊源;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党外联合实践、印尼社会民主联盟同伊斯兰教联盟的互相加入经验以及英国共产党与英国工党进行党内合作的典范,共同构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鲜活实践依据;中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世情、国民党大圈子需要新鲜血液的国情和中共尚处幼年的党情,则是这次合作绕不开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实践依据和现实背景共同成就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相似文献   

17.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20~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有了国共合作才促使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从合作伊始到分裂之前,中国国民党方面,始终存在着对合作对象中国共产党的限制策略。这个策略在实质上反映了国民党巩固和加强自身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的基本意图。了解和研究国民党限共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对于深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关系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曾使中国革命发展成为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和北伐胜利。在这次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和青年组织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探讨和研究这次国共合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作为第三次国共合作青年运动的借鉴,无疑地是非常必要与十分有益的。为此,《中国青运史研究》丛书之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战争状态一直笼罩全国各地,社会混乱、军阀大肆掠夺,人民苦不堪言,"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当时国民党内部组织的涣散和政治动摇让其无法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担,而作为新兴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有领导力量但是影响力却不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在双方都抱有一颗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下促成了双方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开始到1927年7月结束,历经3年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