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队进驻赵庄村 1964年我正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四年级.是年春节过后,我从老家蠡县返校上课.入学后,学校并未安排上课,中文系开大会进行动员,要开赴抚宁县(当时抚宁县隶属唐山地区)参加"四清"运动.继而分班级学习文件,提高认识,谈感想,表决心.  相似文献   

2.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进一步部署在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前两年,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在河北抚宁县搞试点,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搞了“粗线条”‘社教”,  相似文献   

3.
周晓沛 《各界》2010,(9):22-24
马拉松边界谈判 中苏(中俄)边界谈判,谈了断,断了谈,断断续续,先后历经40个年头,算得上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谈判。  相似文献   

4.
彭树华  李菁 《各界》2011,(8):11-15
1962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刚上班不久,曾汉周的秘书过来通知我,说曾庭长要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有急事。那时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任助理审判员,曾汉周是刑一庭庭长。  相似文献   

5.
林晰 《各界》2011,(3):10-13
1958年的“大跃进”与1957年的“反右派”是紧密相连的。正是“反右派”的强大政治压力,压出来了“大跃进”的荒唐岁月。  相似文献   

6.
一 我是1965年11月入伍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卫生队,1967年4月调入二大队六中队。二大队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的警卫部队。1968年5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任命为六中队一分队队长,是林彪的“随卫”警卫员。林彪出行时,  相似文献   

7.
一 2011年7月21日晚上,我跟着青年作家卫功立来到了瓮安陵园旁的一座小小的黑瓦房前。房屋前就是马遵公路,不时有大货车从这里隆隆驶过。我们拍了好一阵木门,终于,门开了,一位老人背着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8.
吴世泽现在依然把"五条保证"记得清清楚楚:第一个是保证不打不骂,第二个是保证生命安全,第三个是愿意回家的,我们发路费,有立功的,我们授奖……  相似文献   

9.
赵世超 《各界》2009,(9):90-91
辩论的本意是辩难论说,是就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展开争论.在中国,辩论的历史十分悠久,起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了魏晋,玄学家开始讲究辩论的风度,常常是辩者幅巾奋袖,谈辞如云:听者或捧手叹息,或抚掌大笑,或一坐欢然.  相似文献   

10.
破除"四旧" 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文革"风暴在全国掀起,"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形成运动,席卷千家万户.什么是"四旧?"没有明确的解释,破什么,怎么破?没有政策界限.红卫兵走上街头,随心所欲,把自己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都作为"破"的对象,自由行动,谁也管不了谁.乱砸、乱抄的目光从店铺转向历史文物,一些庙宇、祠堂破坏了,匾额砸碎了,群众门楼上的浮雕铲掉了……据有关资料披露,北京红卫兵在20天内抄了10多万人的家,居民家中珍藏的古旧图书和字画被收缴,城内4000多处文物被毁.就连故宫也被改成"血泪宫".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好得很>和<不准抹杀红卫兵功勋>两篇社论,号召红卫兵"对那些吸血鬼、寄生虫动手,把他们的金银财宝、变天账,拿出来展览……"  相似文献   

11.
鲁利玲 《各界》2011,(4):6-9
近年来,我在做口述历史的时候,时常听到老人们提起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平反过程,但很少有人涉及天安门事件本身。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我觉得有责任记录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心路轨迹,以使后来者能够从一个侧面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前夜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2.
益民 《各界》2008,(11):14-17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后来统称为"四清"运动.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一波三折,时而配合默契,时而冲突激烈,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3.
王樟松  汪文忠 《各界》2014,(11):24-26
上海保卫战,即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抗战,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我军总伤亡人数达30余万人,上海保卫战中有许许多多誓死卫国的英雄,王樟松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4.
程郁 《各界》2011,(9):22-25
母亲王慕冰在《广西日报》任编辑,父亲程兴业在南宁一中任教,我家就住在报社。食堂前的大字报先提打倒报社社长,后又针对广西的第一把手韦国清,最后刘少奇的名字也被打大叉了。我回去问母亲,这样一个个打倒,最后会不会打倒毛主席?母亲大惊失色,叫我不要胡说。街上越来越闹腾,报社涌来一批批红卫兵,围成一堆堆大声辩论。某天打起来了,石...  相似文献   

15.
施燕平 《各界》2014,(6):66-68
施燕平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担任上海《朝霞》负责人之一,《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等职,后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人。《尘封岁月》是施燕平以日记为基础,在耄耋之年完成的回忆录,文字平实。该文就选自本书。  相似文献   

16.
1970年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当年,我是作为中央军委直属机关两位中央委员的随员上庐山的,现将这次会议过程中我的见闻做些介绍.  相似文献   

17.
邹正方  甘仲国 《各界》2011,(1):16-17
我是黄埔17期步科(42届)毕业生,毕业后分在陆军第76军新编第24师70团3营9连任少尉排长,1944年升任中尉连政治指导员,1945年任上尉营政治指导员。  相似文献   

18.
至气 《侨园》2009,(6):60-62
在国内,凡遇到投诉举报,提意等能会涉及第三了方面或利益的时候,选择匿名早己习以力常,在大家看来,只有这样.自己才不至于"浮出水面",从而避免了诸多是非与麻烦,尚若一旦要求"实名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打起"退堂鼓.   ……  相似文献   

19.
20.
我叫康登勤,出生于1935年2月,家在山东省金乡县化雨乡袁集村.1941年,我6岁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当时在我们山东老家有着闯关东的传统,当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亲邻们往往一起携家带口去东北谋生,闯关东虽然也很艰苦,大多都是干苦力活,但毕竟能吃上饭.在此之前,我们村里就有人到东北谋生,并在哈尔滨落下了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