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子华是与毛泽东认识比较早的一位山西籍将军。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认识了毛泽东,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以后,程子华一直追随毛泽东。在毛泽东的眼里,程子华是一个大老实人。他的军事才华、政治工作水平,以及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受毛泽东的器重。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剿”程子华,1926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底,领导湖北大冶兵暴成功。1930年6月,在率部攻打江西瑞昌时负伤,到上海治疗。1931年4月,从上海经汕头、潮州、闽西根据地,到达江西东固红军总…  相似文献   

2.
1984年8月,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毛泽覃同志纪念碑”,在瑞金烈士纪念馆落成。每当人们瞻仰毛泽覃的铜像时,不由得想起他与大哥毛泽东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战斗的风雨岁月1932年10月上旬的一天傍晚,叶坪村西的谢长海家里,迎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客人。那男的身材高大,脸盘方方,浓眉大眼,宽宽前额,浑身透着英武之气。他便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那女的即是毛泽覃的妻子、贺子珍的妹妹贺怡。1905年出生的毛泽覃比大哥毛泽东小12岁。几天前,毛泽覃接到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通知,要他移交公略中心县委书记的工作,立即赶赴瑞金就任苏区中央局的秘书长;同时…  相似文献   

3.
唐润 《北京党史》2011,(6):47-49
毛泽东主席生前常常以赋诗、写诗、吟诗、解诗、学诗等独到的方式同许多党外民主人士.共唱新曲,肝胆相照,建立了纯真的友好关系。其中,毛主席与著名的民主人士柳亚子的诚挚友谊就是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4.
陈军莲 《湘潮》2004,(2):4-8
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以及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总是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孜孜不倦地发奋读书。书,陪伴他走完了光辉灿烂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抗日军政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这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是催人奋进的抗战之歌。多少年过去,音犹在耳,教人不能忘却那艰苦的延安岁月,那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摇篮———抗大,那抗大的缔造者和良师———毛泽东。本文以全新的视角记叙了这位开国领袖与这所培养抗日干部的摇篮的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读后定会令君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运筹帷幄,亲自指挥三大战 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打垮了国民党蒋介 石的八百万军队。新中国的曙光从东方冉冉升起。党中央将要向京城转移了。 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 这时,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及时而严肃地向身边的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进城以后干什么?他谆谆告诫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要教育战士,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北平已…  相似文献   

7.
陈仕文 《世纪桥》2001,(4):49-52
张文秋,乳名张前珍,学名张国兰,湖北省京山县人。因大女刘松林(思齐)、二女邵华(少华)先后与毛泽东主席的长子岸英、次子岸青结为伉俪而成为毛泽东主席的双重亲家。  相似文献   

8.
9.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不动武而能胜敌人,这才是用兵的上策。毛泽东、朱德都是现代中国的军事家,深谙用兵之道。在他们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不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1943年和 1948年,他们就曾分别以一纸电文挥退国民党重兵,被传为军事佳话。 一   1943年 5月,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趁机掀起抗战时期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一面鼓噪要解散共产党,一面密电负责国民党西北军事的胡宗南,要他趁此机会袭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遂秘密调兵遣将,于 6月间在离延安不远的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10.
江华 ,190 7年 8月出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的一个瑶族农民家庭。早年读书时取名虞上聪 ,后来改名黄春圃 ,1938年夏又改为江华。“江华”这个名字还是毛泽东为他定的。江华打从上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干革命起 ,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一直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 ,毛泽东与江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份特殊的友谊 ,在江华心中珍藏了几十年——— 192 8年初秋 ,黄洋界保卫战激战正酣的时候 ,时任茶陵县委书记的江华病倒了 ,住进了红光医院。一天 ,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专程…  相似文献   

11.
霞飞 《世纪桥》2005,(8):7-10
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重大历史关头,每一次都起到了无以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他不愧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统帅。毛泽东的“放蒋”决策重新整合了中国的抗日力量到1936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已经大暴露,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而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想要先”剿灭”共产党,然后再对付日本人。正是在这种情势下.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把前来西安督促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进攻红军的蒋介石及其随行国民党高级将领扣了起来.并通电全国.提出了改组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2.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13.
在长达30年的岁月中,毛泽东与彭德怀一直是帅与将的关系,两人之间的合作是主流,毛对彭的倚重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革命斗争的曲折复杂,个人的主见以及性格上的差异,毛泽东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对彭德怀产生过一些嫌隙和误会,以至于1959年庐山会议上震怒之下翻出陈年旧账,不够冷静地说过: “30年来,你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事隔四十多年,冷静地回顾当年这段是非恩怨,客观地说,毛泽东在有些方面,确实误解以至于冤枉了彭德怀。  相似文献   

14.
龙正才 《湘潮》2006,(2):4-10
他俩是小学和中学的同窗,先后就读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湘乡驻省中学 易礼容,比毛泽东小5岁,1898年出生于离韶山不远的湘乡县新研铺一个农民家庭。易礼容的青少年是苦难的。父母离异后,他的学习得不到家庭的支持,过早地用柔嫩的双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在亲戚的帮助下,他念完私塾,并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刘善本原为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因飞行技术过硬曾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和器重。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虽在国民党军中任职,却对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心向往之,并暗中进行着起义的准备工作,最终成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的第一人。投奔到革命队伍后,刘善本立志在共产党领导下成就事业,大展宏图。毛泽东对刘善本在起义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敢极为赞赏,多次荐举,并委以重任,使他成为人民空军的缔造者之一。斯诺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访问记》,使刘善本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坚定了“航空救国”的决心1915年,刘善本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泊庄村(…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写了一首《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以答复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而同人知道柳亚子大多也正是得助于渎毛泽东的诗词。  相似文献   

17.
尹正萍 《世纪桥》2001,(5):54-57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历史巨人,他曾主宰和支配了几亿人和几代人的生活、命运与悲欢。他的一生无论是胜利与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毛泽东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曾多次回顾遵义会议,内容涉及遵义会议的筹备、会议上的争论焦点、会议召开的时机、策略考虑以及一些与会领导人的贡献等.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发来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中共中央认真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这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孟红 《世纪桥》2005,(7):8-11
引子1972年2月21日,一个春意萌动的特殊日子。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从大洋彼岸飞抵北京,开始了他后来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的中国之行。此行成功地打破了中美关系二十余年来的坚冰。这次访华期间的某一天,在正式会谈的间隙,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钓鱼台国宾馆散步。在随意笑谈之后,尼克松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我这次访华还有一项日程,那就是向总理阁下提出一个历史问题。”说着,将恳切又带有一丝狡黠的目光投向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