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甲申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历史的回音壁在隐隐作响: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当年毛泽东为了“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改革开放以来,新形势,新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仍要牢记“两个务必”,优化执政环境,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我革命具有两个方面的实践形式,对于整个党组织而言,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对于每一个共产党人而言,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走好新征程新的赶考之路,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三个务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突出的挑战,对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思想警示。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国际环境深刻变化考验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进行了深邃思考。“三个务必”的提出,不仅总结了历史经验,立足对长期执政的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更是从自我革命的新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具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意义。“三个务必”作为一个整体,就是要锤炼好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保持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中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3.
李河水 《理论探索》2006,4(1):67-69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大事来抓,而“两个务必”思想始终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实践之中。“两个务必”思想运用于建国初期的反腐败斗争,采用“运动反腐”的方式,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艰辛探索。“两个务必”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局,倡导“法治反腐”,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突破。“两个务必”思想贯穿于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致力于“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伟大创新。“两个务必”思想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邹玉杰 《理论探讨》2015,(2):128-131
"两个务必"思想是站在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高度、围绕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的主题,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适应中国革命历史发展和党的执政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里程,它已成为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传家之宝。"两个务必"思想具有永续不变的政治本色、防腐御险的内在律令、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等价值内核,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仍闪烁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即坚持"两个务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可丢掉的法宝,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自从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共产党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以来,赶考精神一直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忧患意识,成为我们党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进京赶考",源于毛泽东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进京前和周恩来的一段著名对话。毛泽东说:"我们就要进京赶考了,我们一定要考及格,不能被退回来,决不能当李自成。"这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和长期执政怀有的深刻忧患意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的结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号召。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重申“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8.
胡军 《理论视野》2003,(3):43-44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1949年3月在西柏坡提出的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执政意识,自觉加强执政党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月慧 《学理论》2011,(34):45-46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对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我国革命斗争胜败曲折的科学总结,是适应革命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它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两个务必"的理论力量将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0.
熊辉 《求知》2006,(10):10-11
一、树立“赶考”意识,是执政兴国的内在要求 早在新民主主义胜利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要求。在随后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赶考”、“考试及格”、“考个好成绩”来自勉、自励。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相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精神”和“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等。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心,出现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充分展现了百年大党的历史清醒和理论自觉。新时代新征程,深刻体悟“三个务必”的情感意蕴,有助于彰显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和敢于担当的使命责任,有助于擦亮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底色,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相似文献   

12.
袁浩 《党政论坛》2011,(17):63-63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改进作风就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力戒心浮气躁,防止急于求成,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一告诫可谓意味深长。笔者以为,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当力戒“四躁”:  相似文献   

13.
“三个务必”作为彰显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论断之一,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深度凝练,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何以接续推进党的建设的深切回应,对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具有重要价值。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向度进行考察,这种价值体现在凝聚了“为谁而长期执政、何以能长期执政、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之政党意识,丰富了“建设话语、宣传话语、叙事话语”之政党话语,塑造了“为民造福、务实清廉、担当有为”之政党形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系统分析“三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价值,有利于更好理解“三个务必”提出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是在即将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形成的,凝结了毛泽东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忧患思考和清醒认知。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及勇于担当的历史自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赶考”精神,要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忘人民“考官”地位,以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破解“两个大局”的时代考题。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迎来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的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尤其"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对接下来如何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发挥着主导、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成败和人心向背,始终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提高干部选任工作"两个满意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当前影响干部选任工作"两个满意度"提高的深层原因,必须有的放矢,多措并举,向选人用人领域的痼疾开刀,真正解决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两个满意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要去"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决不做李自成"。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毛泽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坚定和自信?习近平为什么如此关注"赶考",最根本的一点要归结到  相似文献   

18.
岳秀峰 《学理论》2012,(13):157-158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也曾经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两个务必"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对习近平关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进行伟大斗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凝练,体现结合新的形势弘扬“两个务必”的理论创新逻辑。“三个务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统一于坚持自我革命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构成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前提条件,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传统光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本领锻造。“三个务必”保留“两个务必”的思想因子,在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增加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新内容,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立了新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0.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