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勇 《检察风云》2011,(11):1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社区矫正首次写入我国刑事基本法律之中,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这必将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发展,也将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对新形势,未成年社区矫正工作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兰 《中国司法》2010,(4):67-70
200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召开会议,提出在全国内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这标志着我国6年来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局部试点步入全面试行阶段。目前,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质量成为社区矫正全面试行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而社区矫正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三个方面的统一,因此,如何把握和实现这“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是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目前正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科学地对矫正对象适用个性化的教育矫正,有助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圳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戴艳玲 《中国司法》2011,(12):106-106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第一次对社区矫正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把实践中的有益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既是对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为这一刑罚执行制度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行,但是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无论理论还是实务的社区矫正过程中的法律疑问自然很多。学界和实务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加快社区矫正立法的呼吁,尤其是实务工作者,对通过法律明确社区矫正的性质、矫正范围、工作程序、法律依据等期待尤甚。本文以社区矫正实务为视角,试图通过阐释社区矫正实践中的法律障碍,提出社区矫正立法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彬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6):135-137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此形式对在北京、上海等省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做出明确规定。这是司法实践中的有益尝试,较监禁矫正有非常大的进步。将社区矫正以刑事立法明确规定,与仅把此项措施以《通知》的形式布置开展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我国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社区矫正的推动,国家依然停留在决定或指导层次上。要想把社区矫正工作从根本上纳入法制轨道,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弥补现行刑事立法中的不足,发挥刑事法律的整体效能,以立法的形式推行社区矫正这一新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最理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挑选、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建立,二是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三是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心应当是第三个环节,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首先从理论层面看。美国学者曾指出,矫正这一术语是指法定有权者对判有罪者进行监禁或监控机构及其所实施的各种处遇措施。  相似文献   

9.
马振 《中国司法》2011,(12):65-66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了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这标志着经过8年多的试点,社区矫正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兵团已经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需要有效解决完善,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在总结全国各地试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要求。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修正案(八)》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其中,《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促进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立法还不够完善,难以完全应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适用范围方面,针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范围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1.
李果园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张集镇司法所所长。这名82年出生的小伙子从2008年开始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如今已是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以往,谈起社区矫正工作,人们总会想起那些苦口婆心劝导社区矫正人员改邪归正的老者形象,而眼前这个身材高大、风趣幽默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我国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探索工作。经过十年来的努力,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开展得颇有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深入,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规范与刑事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露。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最根本办法就是借鉴国内外社区矫正相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现在的社区矫正实行情况,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法制特色的《社区矫正法》,给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正确的方向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12,(10):92-92
自2003年7月我国开始试点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各地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05.4万人,累计解除矫正58.7万人。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这一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郝赤勇 《中国司法》2009,(11):17-19
一、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试点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批示精神,2003年7月,“两院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入手,阐述了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论述了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对于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操作规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2011年2月25日发布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矫正”概念,并在管制、缓刑、假释中做出相应规定。这意味着我国的社区矫正体系又发展了一大步,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执行活动也终于在我国刑法条文中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也说明我国刑事司法对罪犯以自由刑为主的改造思路有了重大调整.这既给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检察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给从事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社区矫正执法者提供全国统一的身份标志,是社区矫正规范化的重要方面。目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区矫正执法者及相关人员,都没有全国统一的服装和其他身份标志。为了顺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一些地方采取了不同的应对办法。应当认识统一服装和其他身份相关标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上而下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合理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谭豪慧 《法制与社会》2011,(13):218-219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社区矫正目前正在试点阶段,民众对社区矫正的认知程度还不高,社会志愿者的参与程度还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概念特征及优势、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意见这三方面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种类与名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宗宪 《中国司法》2005,(12):60-65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在社区矫正工作参与人员的分类与名称上,出现一些混乱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社区矫正发展的初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它与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认识的逐步发展、与社区矫正体系的逐步完善等,密切联系在一起。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也成为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发展和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障碍,应当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解决。本文在探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种类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探讨有关名称的英文译名,为开展对外交流做一些准备工作①。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种类与特征本文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