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京 《中国公证》2005,(7):31-34
将已设定抵押的不动产转让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法律事务.由于抵押房产在转让时涉及到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与第三方买受人之间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在未解除抵押登记时,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如何确定,抵押物上的抵押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抵押权人是否对抵押物有物上追及力,而能够对抗买受人的所有权?这是我们必须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法学杂志》2005,26(1):89-91
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是国际法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决非是唯一特征。关于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问题,一直是在争论中的话题。传统的国际法学者认为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但现代国际法已经承认个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当前,在一些国际性法律中,个人已经成为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处分抵押物对确保抵押制度具有担保效力至关重要。一方面,抵押物如能顺利而快捷地得到处分,就能及时补偿其所担保的债权,从而实现抵押制度的担保作用。这涉及到抵押物处分的程序问题。另一方面,在处分抵押物时,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抵押物的价值,必然有利于其他担保债权的全部补偿,从而保证抵押制度完整地起到担保作用。这涉及到抵押物处分的方式问题。另外,在处分抵押物的过程中,应注意维护抵押人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涉及到抵押物处分的条件、抵押人在处分抵押物中的权利、处分抵押物的费用等问题。本文拟就抵押物处分中的上述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5.
一、抵押物拍卖的实务研究作为实行抵押权的方法之一,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以拍卖方式实行抵押权应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物的拍卖问题达成协议。协议不成,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实际上表明了抵押物的拍卖是采取任意拍卖和强制拍卖两种。(一)抵押物任意拍卖的问题研究1.拍卖协议问题。虽然抵押权作为一种对抵押物价值享有支配权、变价权的物权,抵押权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该权利的实行方式作出选择,但是在实践中,抵押物一般由抵押人或第三人占有。抵押物进行拍卖时,需经抵押人协助方能顺利实行。因此,为了保证抵押物的顺利拍卖,法律就明确要求应由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物的拍卖问题达成协议,这是启动抵押物任意拍卖程序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改革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面铺开。作为股份制经济必然产物的股票,不断升温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育,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一些股民法律意识不强,致使围绕股票问题引起的各类纠纷不断增多,并作为一种新类型案件进入了人民法院的审判范围中。本文就我国当前的股票纠纷案件审判中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的房地产按揭是指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关系。由于贷款的清偿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抵押期间往往长达十年以上,在漫长的抵押期间,抵押人希望转让抵押物是在所难免的。我国现行立法虽未绝对禁止抵押物的转让,但却加以严格限制,其结果使抵押人实际上很难转让抵押物。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原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顺利发展,很有必要加以重新认识,尽快修改和完善有关立法。一、现行立法使抵押人对抵押物的自主转让权受到严格限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颁布施行之前,我国的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欢 《中国律师》2021,(10):50-51
在司法实践中,破产企业在破产财产变价时,原则上应当通过拍卖方式进行,特殊情形下采用变卖方式.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探讨财产变卖情形下的法律依据、法律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向承包单位借用的运输工具作为抵押物的行为是否有效?编辑同志:我们在审判实践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向单位借用运输工具油罐货车承包运输汽油业务,并依承包合同上交管理费。但在承包期内,该人欠了加油站1.7万元的债务后,即以借用来的油罐货车做抵押。由于其...  相似文献   

11.
请求法院拍卖、变卖担保财产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捷、高效、低廉的实现方式是担保物权制度的关键。我国《物权法》关于权利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担保财产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的规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达致这一目标。但与此同时,要使这一实体法上的规定付诸司法实践就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性规则与之衔接。考察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无论是普通诉讼程序还是特别诉讼程序都无法适应其需要。为此,构建一个既能符合民事诉讼法、强制执行法基本原理又能最大程度契合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担保财产制度价值的程序便成为理论和实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抵押物转让制度关系到抵押权人、抵押人和抵押物受让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本文在剖析我国关于抵押权转让的立法演变的基础上,以“物尽其用”和“利益平衡”两大理念为指导,提出建议构建我国抵押物的转让.  相似文献   

13.
杨硕 《法制与社会》2010,(25):109-110
本文对我国现有抵押物转让相关立法的沿革通过比较分析,说明《物权法》在抵押物转让效力之规定上的倒退倾向。在物权法已经颁布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以后的司法解释寻求新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法理分析,把握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正> “攀供”能否据以定案,是长期困惑着刑诉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一大难题。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对此仍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个中许多问题甚至随着探讨的深入而愈显混乱。笔者认为,该问题虽属老生常谈,若能避免蹈常袭故,便仍有“新探”之必要。“攀供”现象出现在共同犯罪案件之中,存在于共同被告人的口供之中,这是学界同仁的基本共识。然而,据以认识“攀供”的两个概念——“共同犯罪案件”和“共同被告人”——的基本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呢?目前为止尚未完全一致,甚至略显混乱,所以,首先有必要予以澄清。考诸刑法学理论,在一般情况下,共同犯罪被认为是围绕一个目标而展开、指向同一的特定犯罪,因此,共同犯罪不仅犯罪是同一的,而且犯罪构成亦是同一。并且“各个共犯对同一个罪行所负责具有一致性。”故刑法学者主张  相似文献   

15.
学说是否是我国国际私法渊源,没有统一的结论。从立法上看,学说不是我国法的渊源,自然也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从法学理论上看,不能简单地认为学说是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必须先对“学说”和“法律渊源”的含义予以清晰、必要的界定,再从理论上分析;从司法实践上看,学说不适合作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总之从实然角度看,至少立法和司法上,学说不是我国国际私法渊源;从应然角度看,学说也不应该是我国国际私法渊源。  相似文献   

16.
当犯罪行为人主动实施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对妇女进行强奸时,"其他手段"应当使妇女达到不能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程度;犯罪嫌疑人事后对受害妇女进行赔偿等取得受害者的谅解或受害者基于保护自身隐私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意公安机关介入时,公安机关就没有介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张韬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其中的国民待遇问题则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作为投资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待遇问题又被提上了日程。国内对之的讨论是见仁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担保法第33条规定: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上述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法院对抵押物的执行  相似文献   

19.
在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案件证据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案件证据,它有哪些属性和特点?一直存在着分歧,尚未作出真正科学的论证,必须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求得到正确的结论。一、关于案件证据的定义什么是案件证据?有着不同的说法。英国法学家边沁说:“在最广泛意义上,把证据假设为一种真实的事实,成为相信另一种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理由的当然事实。”  相似文献   

20.
身份权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民法教材对身份权论述篇幅有所增加,但多限于介绍身份权的概念和具体种类,而从民法原理的角度对其作技术分析则比较少见,甚至还有部分学者持过去的观点,即认为只要是民事主体基于一定身份所享有的权利都是身份权,既包括配偶权、亲权等,也包括荣誉权和智力成果权中的人身权,这种看法是受前苏联民法的影响,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什么是私的,提倡人们无偿地为社会做贡献,智力成果当然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从而也就不能成为财产权的客体,但又不能否认它是民事主体的权利,既然它和民事主体的身份有一定联系,于是就把它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